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_第1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_第2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_第3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_第4页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 周 第 1、2 节课次1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一部分:绪论一、关于旅游地理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了解形成与发展。了解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地理学概念 教学难点:学科性质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 关于旅游地理学(一)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形成与发展1、 概念 2、 形成与发展(二)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1、 研究对象 2、 主要内容(三) 旅游地理学学科性质1、 边缘性 2、 应用性讲授为主多媒体作业和思考题: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小结:小结:这是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入门知识,所以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 周 第 3、4 节课次2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绪论、一、关于旅游地理学(四)旅游地理学学习目的和方法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旅游地理学学习目的和方法,熟悉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教学难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关于旅游地理学(四)旅游地理学学习目的和方法1、学习目的:1. 旅游业的需要2. 旅游专业的需要3. 旅游从业需要爱国主义教育需要2、学习方法::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结合多媒体作业和思考题:1、为什么学习中国旅游地理要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为什么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小结:小结:坚持马克思辨证唯物论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学好中国旅游地理很重要,对学生将来的从业也很重要。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2 周 第 1、2 节课次3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二、关于旅游资源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四)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旅游资源特点。熟悉旅游资源评价。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资源赏析。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 教学难点:旅游资源评价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二、关于旅游资源(五) 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1、概念2、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六) 旅游资源特点1、地域性 2、综合性 3、永续利用性 4、无可代替性 (七) 旅游资源评价1、评价标准: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环境容量组合状况开发条件适应范围2、具体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八)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五) 旅游资源赏析1、旅游资源美感分析2、如何欣赏旅游资源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一)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二)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意义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对旅游资源应该如何进行评价?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意义?小结:小结:完成绪论教学,这是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入门知识,一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3 周 第 1、2 节课次4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熟悉我国地形特点 ,了解 地形差异和开发现状及前景。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主要地形区 教学难点:开发现状及前景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一章:地貌旅游资源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一、类型复杂多样(一) 我国地形特点 (二) 主要地形区二、地形差异大三、开发现状及前景(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三)开发前景广阔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一、我国地貌特点是什么?对旅游有何影响?小结:小结:此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中国地理基础,所以要督促学生复习中学的内容,更要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3 周 第 3、4 节课次5授课方式 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一、 花岗岩地貌二、岩溶地貌.教学目的、要求:熟悉花岗岩地貌概念,了解其分布、成因、特点;掌握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教学难点: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一)成因与分布(二)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二、岩溶地貌.(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1、 成因2、 主要类型:峰林溶洞(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1、 桂林山水2、 路南石林3、 主要溶洞.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岩溶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小结:小结:结合图片直观教学对于掌握各种地貌特点很有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4 周 第1、2 节课次6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 三、熔岩地貌 四、海岸地貌 五、流纹岩地貌 六、丹霞地貌七、其他地貌简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熟悉其分布,掌握海岸地貌分类,了解分布,熟悉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与分布,了解其他地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海岸地貌分类 教学难点:流纹岩地貌、丹霞地貌成因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 三、熔岩地貌(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1、 成因2、 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地下森林”(二)在我国典型分布1、 东北地区2、云南腾冲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一)海岸地貌分类1、山地海洋2、平原海岸3、生物海岸(二)我国海岸地貌分布 五、流纹岩地貌(一)成因与分布(二)主要景点六、丹霞地貌(一)成因与特点(二)在我国的分布 七、其他地貌简介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看风光片直观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什么是熔岩地貌?在我国有哪些典型分布?2、以武夷山为例,说说丹霞地貌的特点。小结:小结:注意各种地貌特点、成因的对比。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5 周 第1、2节课次7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节:中国名山一、五岳名山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五岳名山位置、特点、熟悉其主要风景名胜。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五岳名山位置、特点及其主要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一些人文景观涉及的历史背景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三节:中国名山一、五岳名山(一)东岳泰山(二)西岳华山(三)中岳嵩山(四)南岳衡山(五)北岳恒山多媒体教学讨论讲授作业和思考题:1、列表对比五岳。小结:小结:一些名山的组合要求学生要做整体把握,要学会列表比较。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5 周 第3、4节课次8授课方式实践课课时安排学时授课题目:山地的美感及其导游(以中国佛教名山和当地山地为例)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实践要求学生领略山地的美感掌握山地导游内涵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中国名山的直观理解,实习山地的具体了解 教学难点:掌握山地导游技巧,锻炼吃苦精神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 看教学风光片四大佛山二、 游北普陀山或锦州南山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列表对比四大佛山。2、谈谈山地实践的体会和收获。小结:小结:做导游或从事旅游业工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吃苦的精神是不行的,学习旅游地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也是不行的。实践课非常重要,但是课时和条件所限,只能在近处实习。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6 周 第1、2节课次9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二、四大佛山三、道教名山四、风景名山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熟悉道教名山的名称,掌握黄山四绝,熟悉庐山位置特点。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佛山的位置及主要名胜,黄山四绝,道教名山的名称 教学难点:相关的宗教知识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二、四大佛山(一)五台山(二)峨眉山(三)九华山(四)普陀山三、道教名山(一)青城山(二)武当山四、风景名山(一)黄山(二)庐山讲授与讨论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普陀山风景五绝2、 五台山五大禅处3、 什么是佛光?4、峨眉山为什么被称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小结:小结:慎重处理相关佛教知识的讲解。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7 周 第1、2 节课次10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二章:我国水景旅游资源第一节:海滨旅游资源第二节:江河旅游资源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三S景观概念、旅游价值,了解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胜地。了解我国河流概况,掌握主要江河旅游线。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三S景观概念、长江和黄河基本状况。 教学难点: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历史与意义。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二章:我国水景旅游资源第一节:海滨旅游资源一、三S景观(一) 概念(二) 旅游价值分析二、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胜地第二节:江河旅游资源一、我国河流概况(一) 数量和主要水系(二) 内外流区差异(三) 南方与北方差异.二、主要江河旅游线(一) 长江(二) 黄河(三) 京杭大运河(四) 漓江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什么是三S景观?我国此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2、 我国有哪些江河旅游资源?3、 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特点、流经省区?4、 长江、黄河游览线各有哪些重要景区?小结:小结:水景旅游资源填图练习很重要,多使用空白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7 周 第3、4 节课次11授课方式实践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水景旅游资源的美感分析及导游内涵、技巧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实践,使学生对水景旅游资源的美感有直观认识,掌握水景导游技巧。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水景旅游资源的美感 教学难点:水景导游技巧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 观看水景教学风光片二、 实地考察锦州笔架山海滨(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游览)三、 集体组织参观水上公园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水景的美感效应?2、 水景与旅游的关系?3、 实践教学的感想?小结:小结:通过两次山水景观的实习,真正能让学生体会为何古人把旅游称为游山玩水,以及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言的内涵。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8 周 第1、2节课次12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节:湖泊旅游资源 第四节:涌泉与瀑布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我国湖泊概况,掌握重点旅游湖泊,了解泉的类型,熟悉在我国分布、名泉与泉城。掌握三大瀑布、著名山岳瀑布名称位置。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旅游湖泊,名泉与泉城。三大瀑布、著名山岳瀑布名称位置。 教学难点:杭州西湖的背景知识。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三节:湖泊旅游资源一、我国湖泊概况(一) 数量、类型(二) 主要分布二、重点旅游湖泊(一) 青海湖(二) 五大淡水湖(三) 杭州西湖第四节:涌泉与瀑布一、涌泉(一) 泉的类型(二) 在我国分布(三) 名泉与泉城二、瀑布(一) 三大瀑布(二) 著名山岳瀑布讲授多媒体授课作业和思考题:1、青海湖、五大淡水湖的名称和位置。2、杭州西湖十景。3、湖泊按成因如何分类?4、我国名泉有哪些?我国温泉的主要分布地带?5、我国三大瀑布的名称、位置?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山岳瀑布?小结:小结:此部分内容重在填图,掌握空间位置。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9 周 第1、2节课次13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章:气象、气候和动植物旅游资源第一节:气候与旅游第二节:气象与旅游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气候与旅游的关系,我国气候特点与气候资源分布,了解各种气象景观的成因及分布。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气象景观的成因及分布。 教学难点:气候资源分布。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三章:气象、气候和动植物旅游资源第一节:气候与旅游一、我国气候特点(一) 类型复杂多样(二) 大陆型季风气候显著二、我国气候旅游资源分布(一)东部季风区(二)西北内陆区(三)青藏高原区第二节:气象与旅游一、云雨雾景二、冰、雪、凇景三、日、月、霞光四、佛光、蜃景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我国气候特点及对旅游业的影响?2、 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气象景观旅游资源?小结:什么是小结:对各种气象景观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精神。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9 周 第3、4节课次14授课方式理论、讨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节:动植物旅游资源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动植物与旅游关系和我国动物旅游资源概况,熟悉珍禽异兽和著名野生动物栖息地,熟悉我国珍稀植物种类,熟悉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珍稀动物旅游资源概况,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三节:动植物旅游资源一、动植物与旅游二、我国动物旅游资源(一) 概况(二) 珍禽异兽(三)著名野生动物栖息地 三、我国植物旅游资源(一) 珍稀植物(二)森林、草原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一)自然保护区概念(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三)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讨论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旅游价值如何?谈谈自己对野生动植物保护问题的认识。2、什么是自然保护区?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小结:小结:此部分内容与环保教育要密切结合,多让学生讨论,搞自我教育。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0 周 第1、2节课次15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四章:城市、建筑类与工程类旅游资源第一节:城市旅游资源教学目的、要求:熟悉城市模式的中西对比,了解城市旅游优势,熟悉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城市模式的中西对比,六大古都 教学难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知识。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四章:城市、建筑类与工程类旅游资源第一节:城市旅游资源一、城市与旅游(一)城市模式(二)城市旅游优势1、 交通便利2、 文物古迹多3、 旅游设施完善.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一) 六大古都(二) 文化名城(三) 革命纪念地(四) 少数民族文化名城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我国六大古都名称、位置?2、 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小结:小结:从本章开始进入到人文旅游资源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作好复习。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1 周 第1、2节课次16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二节:建筑类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北京故宫,熟悉沈阳故宫,了解我国礼制建筑。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故宫。 教学难点:礼制建筑。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二节:建筑类旅游资源一、宫廷建筑(一)北京故宫1、 修建历史、规模2、 主要特点与主要建筑3、旅游价值(二)沈阳故宫1、 修建历史、规模2、主要建筑 二、礼制建筑(一) 我国礼制建筑产生、主要类型(二)礼制建筑主要遗存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点?2、 北京故宫的修建历史、主要特点?3、 故宫的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名称及其作用。4、 解释“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小结:小结: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外材料,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领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1 周 第3、4节课次17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节:古代伟大工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长城修建历史与规模、旅游价值。掌握四大水利工程、著名古桥,了解古道遗存。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长城、四大水利工程、著名古桥。 教学难点:古道遗存。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三节:古代伟大工程 一、长城(一) 修建历史与规模(二)旅游价值. 二、四大水利工程 三、道路、桥梁(一)著名古桥(二)古道遗存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长城的修建历史、三个筑城高峰及主要游览景点。2、列表对比四大水利工程。3、我国有哪些著名古桥?小结:小结:建议学生学习此部分内容,多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如历史、文学、美学方面。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2 周 第1、2节课次18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五章:园林旅游资源.第一节: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第二节:中国园林类型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中国园林特点,熟悉发展简史、成就,掌握按风格分类各类型特点,了解按性质分类,了解主要分布。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园林特点,按风格分类各类型特点。 教学难点:发展简史。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五章:园林旅游资源.第一节:中国园林发展简史、特点和成就一、发展简史二、特点(一)崇尚自然(二)追求三境(三)构景手法多样三、成就(一)数量多,分布广(二)集各种艺术之大成(三)是世界园林三大流派之一(四)是中国文化四绝之一第二节:中国园林类型一、按性质分类(一)皇家园林(二)私家园林(三)宗教园林二、按风格分类(一)北方园林(二)江南园林(三)岭南园林(四)少数民族园林三、分布(一)经济发达地区(二)历代都城及大都市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简述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2、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就如何?3、 如何对园林进行分类?各类有何特点?4、 东西方园林有何明显差异?小结:小结:既要注重东西文化的对比,也要讲清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点的对比。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3 周 第1、2节课次19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节:我国现存名园 一、北方园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北方园林中的颐和园、避暑山庄,了解中国四大名园。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颐和园、避暑山庄 教学难点:颐和园构景手法。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三节:我国现存名园一、北方园林(一) 颐和园1、 修建历史2、 主要建筑、构景手法、景点(二) 避暑山庄1、 修建历史2、 主要建筑、景点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 以颐和园为例,说说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2、 中国园林的构景手法主要有哪些?3、 以避暑山庄为例,说说皇家园林的特点。小结:小结:此部分注重对学生即景导游能力的培养。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3 周 第3、4节课次20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二、江南园林 三、岭南园林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苏州园林特点,掌握拙政园,了解苏州四大名园和广州四大名园。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特点,拙政园 教学难点:拙政园构景手法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二、江南园林(一) 苏州名园特点举例1、 拙政园2、 留园 (二)苏州四大名园三、岭南园林广州四大名园.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我国现存名园中,“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广东四大名园”分别指哪些园林? 2、以拙政园为例说说私家园林特点?3、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继承我国古典园林文化?小结:小结:通过举例、对比方法,使学生分清我国不同园林类型的特点和构景手法。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4 周 第1、2节课次21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六章:宗教、陵寝旅游资源第一节:我国宗教旅游资源 一、佛教旅游资源(一)佛寺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佛教三大建筑,伽蓝七堂。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伽蓝七堂 教学难点:伽蓝七堂相关的佛教文化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六章:宗教、陵寝旅游资源第一节:我国宗教旅游资源 一、佛教旅游资源(一)佛寺1、 我国佛寺“伽蓝七堂” 2、我国主要佛寺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伽蓝七堂指的是什么?2、四大天王名称及分辨?3、什么是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小结:小结:对宗教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一要多阅览相关课外书籍,二要正确认识宗教政策和宗教知识。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5 周 第1、2节课次22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学时授课题目:一、佛教旅游资源(二)石窟(三)佛塔 二、其他宗教遗存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我国佛教四大石窟形成历史、分布和特点,掌握佛塔的类型,熟悉分布。了解其他宗教遗存。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佛教四大石窟、佛塔的类型 教学难点:四大石窟形成历史、分布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一、佛教旅游资源(二)石窟1、中国石窟主要分布2、著名四大石窟(三)佛塔1、 佛塔分类: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塔 2、 我国名塔应县木塔、大小雁塔、大理三塔、呼市五塔、杭州六和塔、开封铁塔等 二、其他宗教遗存(简单了解,基本要求自学)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我国佛教四大石窟形成历史、分布和特点。2、塔的类型、分布?小结:小结:对宗教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一要多阅览相关课外书籍,二要正确认识宗教政策和宗教知识。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5 周 第3、4节课次23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二节:我国陵寝旅游资源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古代陵寝沿革,了解陵寝的旅游价值,掌握我国著名陵寝名称分布。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陵寝沿革,我国著名陵寝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古代陵寝沿革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二节:我国陵寝旅游资源一、古代陵寝沿革(一)原始社会,葬仪极简(二)周代“封土为坟”(三)秦代“方上”(四)唐代“因山为陵”(五)宋代恢复“方上”(六)明清“宝城宝顶”二、陵寝的旅游价值 三、我国著名陵寝.(一)历代帝王陵寝黄帝陵、舜陵、禹陵、秦陵、汉茂陵、唐昭陵、乾陵、北宋皇陵、 元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 (二)历代著名人氏陵墓曲阜孔林、 陕西司马迁墓、 昭君墓、洛阳关林、 杭州岳坟、 中山陵。讲授多媒体教学作业和思考题:1、我国陵寝封土形式的沿革。2、为什么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3、汉王陵与唐王陵分别有哪些特点?其典型代表陵寝的名称与位置。4、我国著名陵寝旅游资源的名称与分布。小结:小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陵寝旅游价值问题,要求学生复习好中国历史,对陵寝主人应该有所了解。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授课时间第 16 周 第1、2节课次24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第七章: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第八章: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这两章的内容,为避免与旅游美学、民俗学课程的重叠,本门课程此两章略讲,不做重点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民俗旅游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主要旅游工艺品教学基本内容方法及手段第七章: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第一节:文学与旅游一、因文学作品而知名的旅游地二、著名文学家故居、纪念地第二节:艺术与旅游一、中国戏剧、绘画、书法二、主要旅游工艺品(一)特种工艺品:瓷器、丝绸工艺、景泰蓝、瓷器(二)民间工艺品:风筝、剪纸、泥塑、草编三、著名艺术家故居、纪念地第八章: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第一节:民俗与旅游一、民俗旅游的重要意义二、民俗旅游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一)特点:广泛性、自在性、体验性(二)注意事项:入乡随俗、入国问禁三、民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