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引水渠下段雨洪利用分析-论文_第1页
京密引水渠下段雨洪利用分析-论文_第2页
京密引水渠下段雨洪利用分析-论文_第3页
京密引水渠下段雨洪利用分析-论文_第4页
京密引水渠下段雨洪利用分析-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京密引水渠下段雨洪利用分析(孙峰 刘延安 黄振芳 焦忠志) 摘要:通过对京密引水渠下段座山洪桥流域污染源调查以及降雨和雨洪的水质水量分析 , 得出研究区降雨和雨洪的水质变化规律 , 并对该地区雨洪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京密引水渠 雨洪利用 中 图 分 类 号 TV21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167-637(007) 01 - 001- 03 京密引水渠全长 110 km, 起自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以南的调节池 , 于怀柔区城北入怀柔水库 , 下游经团城湖 , 在海淀区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汇合。京密引水渠承担着密云 水库向市中心区输送水源的重任 , 不仅向门城水厂和田村山水厂输送饮用水源 , 对城市河湖的环境补水也决定了其水环境质量。但随着全市水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和持续多年的干旱 , 密云水库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 , 京密引水渠长期处于低流量运行状态 , 低于设计流量的 1 / 10, 渠道水环境极易受到外界污染因素的影响 , 城市河湖也因环境用水不足而导致 “ 水华 ” 频 发。 目前京密引水渠沿线共有山洪桥 11 座 , 所有的山洪桥近年均出现过过洪现象。大部分山洪桥过桥流量值都在 m3/s 以上 , 其中辛庄山洪桥的过桥流量 20 m3/s 为近年最大。山2 / 6 洪爆发时 , 大量的雨洪水白白下泄 , 得不到有效利用。为充分利用沿线雨洪资源 , 缓解 XX 市水资源紧缺特别是城区环境用水不足的形势 , 本研究选择京密引水渠下段后沙涧、后柳林和辛庄座山洪桥进行研究。座山洪桥流域地处海淀区西北部 , 其中后沙涧流域面积 11.km2,后柳林流域面积 13.km2, 辛庄流域面积 2km2。根据北运河水系山区降雨产流多年( 1980 000 年 )数据分析 , 研究区域平均径流深为 10mm, 后沙涧、辛庄和后柳林流域内多年平均年产水资源量分别为11 万 m3、 24 万 m 和 13 万 m3。如 果能对这部分雨洪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 每年将节省近 500 万 m 的水资源。 为了准确及时地观测到降雨及雨洪情况 , 研究人员在后沙涧、辛庄和后柳林分别设立了雨量观测站 , 同时在山洪桥搭建了测流浮桥 , 预先设置浮标测流断面 , 在监测雨量和流量的同时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1 污染源调查 流域污染源调查包括点源和非点源 , 由于流域面积较少 ,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 流域内没有产生污染的工业。因此本研究着重从生活污染源、畜禽养殖强度、化肥农药施用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对个小流域的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在总的污染强度中 所占比例差异很大 , 其中农药化肥和水土流失所占的比例最大。就总氮而言 , 农药化肥占到 54%,水土流失占 42%; 就总磷而言 , 水土流失所占的3 / 6 比例则高达 90%。在目前情况下 , 生活及畜禽养殖污染所带来的污染物浓度增加值对雨洪的水质类别影响较小 , 而水土流失和化肥使用影响巨大 , 其污染负荷足以造成流域产生的雨洪水失去使用功能。因此 , 要提高流域内雨洪的水质保证率 , 首先需从全流域的生态治理入手 , 作好水土保持工作 , 退耕还林 , 减少化肥施用量 , 从而从源头上削减雨洪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降雨过程及水质分析 .1 降雨过程 00 年 月期间 , 在研究区域内共发生降雨 1 次 , 其中有次产生了洪水。次降雨中以月 23日日累积降雨量最大 , 达100 多 mm, 属大暴雨。其他次日累积降雨量在 30 0 mm, 属大雨范围。 .降雨水质分析 本次研究中降雨及雨洪水质的监测项目主要有 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磷、电导率、铅和汞。监测结果表明 , 后沙涧降雨水质中除 pH 和氨氮项目以外其他项目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002) 类标准 ; 第 1 次和第次降雨 pH 平均值低于 6.0, 属于酸雨 , 第次降雨 pH 平均值 6.略高于酸雨 pH 范围 ; 氨氮平均值较高 , 大多在 类和劣 类 , 只有第 1 次降雨氨氮的平均值较低为 类。辛庄和后柳林次降雨的 pH 平均值为 7.1, 4 / 6 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符合 类标准 ; 氨氮浓度较 高 , 其中月 2 日氨氮浓度评价为 类 , 月 日氨氮升高评价为劣 类 , 详见表 1。 .降雨水质与累积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座山洪桥研究区降雨水质均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pH 值随降雨变化不大 ; 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初始浓度较高 , 且随降雨量增加逐渐降低 , 当累积降雨量达 25mm 后 , 各项指标趋于稳定 。 雨洪过程及水质分析 .1 雨洪过程 根据雨洪监测结果 ,00 年月 2 日和月 4 日后沙涧山洪桥共形成雨洪量 2.37 万 m3, 后柳林山洪桥共形成雨洪量 1.02万 m3, 辛庄山洪桥共形成雨洪量 1.90 万 m3, 座山洪桥共计雨洪量 5.306 万 m3, 详见表 2。 .雨洪水质分析 后沙涧山洪桥次雨洪水质 pH 平均值分别为 7.5 和 7.4, 且随雨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 基本维持在 8; 氨氮平均值为 1.4mg / L 和 1.9mg / L;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 5.8mg/L 和 7.2mg/L; 总磷平均值分别为 0.37mg/L 和0.32mg/L, 评价为 类。辛庄和后柳林雨洪污染物平均浓度氨氮在 0.6 1.6mg / L,高锰酸盐指数在 3.5 7.mg / L, 水质在 类 类 ,详见表 3。 5 / 6 .雨洪水质与累积雨洪量之间的关系 图 1 和图给出了次雨洪过程 , 后沙涧污染物浓度与累积雨洪量之间的关系 : 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随累积雨洪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 总磷变化趋势不明显。 .降雨与雨洪水质比较 (1) 降雨 pH 值多小于 7.0, 后沙涧前次降雨的 pH 值小于 6.0, 经过土壤的调节产流雨洪 pH 值在 7.0 8.之间。 (2) 雨洪中 , 氨氮浓度低于降雨。可见下垫面生态系统对氮元素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3) 雨洪中 , 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高于降雨。这可能和酸性降雨使下垫面中固态磷变成溶解态磷随雨洪析出有关 , 同时溶入了部分耗氧污染物。 雨洪可利用分析 雨洪的利用价值主要从水量和水质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水质方面分析 , 京密引水渠现状水质类别为 类 , 污染物浓度较低 ,00 年年均氨氮浓度为 0.1mg / L, 总磷浓度为0.01mg / L, 水环境容量较大。根据以上雨洪监测结果和目前京密引水渠的流量 ,采用相关河流 水质模型预测可知雨洪水进入京密引水渠后水体仍可达到 类 , 满足水体功能要求。但从水量方面分析 , 由于多年连续干旱座山洪桥流域的径流系数较低 , 在降雨量达暴雨水平时 ( 月 2 日 ) ,流域雨洪总量仅为 2.91 万 m3, 利用价值较低。因此 ,在当前条件6 / 6 下 ( 下垫面、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