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pt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pt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pt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pt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段一】窃读记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昨天读过的那本书。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饿狼,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B ) (2)选的都是高才生。( A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喜爱) 培养(栽培)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贯通的人才。 拓展运用 1、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这里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经验,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2、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不行,应该在学有余力的课外闲时看。,【文段四】梅花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大多;大都。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使自己屈于别人。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是贫穷,愈是饿着肚子,他学习愈努力,愈用功这种人才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因为梅花最具有品格、最具有灵魂、最具有骨气,它是中华名族的象征,所以外祖父非常喜爱梅花。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文段十六】梅花魂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n ch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 y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 y),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 g)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_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第一层:单纯地赞美梅花。第二层:外祖父借助赞美梅花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情感。 第三层:外祖父想让莺儿学习梅花的秉性。 2.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外祖父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或者结合梅花的品性来谈。) 3.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气节”在课文中是不肯低头折节、坚贞不屈的意思。 5.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 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6. 这段话赞扬了梅花,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声。,【文段十七】梅花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支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2我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3文中“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句若改成“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意思有没有改变?两句对比有什么不同? 不同,原句更具体地写出外祖父拭擦梅花图小心细致的样子,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4. 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文段五】桂花雨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1、这个文段选自桂花雨。 2、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小) 早(晚) 短(长 ) 乐(苦) 香(臭) 前(后) 3、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4、桂花有什么用途? 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5、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6、“好香的雨”指的是:(纷纷落下来的桂花。) 7、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一个“浸”字,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_,【文段六】鲸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1、1-2句为第一层,3-5句为第二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体积巨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重量)。 4、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 ) (3)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作比较) 5、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拓展运用】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蓝鲸、长须鲸、齿鲸。,【文段十一】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这个文段选自_,作者是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立刻( ) 爱慕( ) 3、花生最可贵的是: 4、文章把花生和_-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1、这个文段选自落花生,作者是。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珍贵) 立刻(立即) 爱慕(喜爱) 3、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4、文章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文段十三】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我爸爸活着()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发生什么,你()会和我在一起!”,1、文段选自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4、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挖到第38小时。 5、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儿子在等着我! 6、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7、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 惊喜与激动。 8、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责任感,信守承诺。 9、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 有爱心,坚韧、有责任感。,【文段十四】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文段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3、按要求写句子。 (1) 那支从敌人手里多来的枪被他砸碎了。 (2)脸上露出了喜悦。 4、“这声音”指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5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 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6、这段话主要写了五壮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崖的事迹。,【文段十八】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这段话出自落花生。这篇文章以花生为线索,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赞美 花生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议花生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做对人有好处的,默默奉献的人。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桃子、石榴 、苹果 进行对比。 3爸爸告诫我们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要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贡献的品格,要做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4. “有用的人”指有真才实学的人,指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整个句子的意思:父亲借花生喻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做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贪图名利、追求体面,光彩而不学无求的人。,6.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犹如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教师等,他们是默默为别人带去好处,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8.(改为转述句)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9.我想做花生一样的人,我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美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文段十九】钓鱼的启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zng zhng)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 y)动着。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4、“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C ) 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5、缩句。(4分)(1)孩子是设计师。 (2)我遇到了“鱼”。 6、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2分) 答:“我”想到:我的运气真好,居然能钓到这样大,这样漂亮的鲈鱼! 7、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我”好不容易才钓到鲈鱼;鲈鱼大而漂亮,诱惑很大;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批评。(2分) 8、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3分) 答:捕捞的时间没有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时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就需放弃个人的利益。 9、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4分) 答:因为正是当年那件“沮丧”的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这道理能使“我”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后来能成为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文段二十三】地震中的父与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 ,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 ,真的是你吗 ?” “是我 ,是爸爸 !我的儿子!” 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 3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4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1这样写可以突出他挖的时间长。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亲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更能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 2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 因为一开始有人试图阻挡他,都没有成功,人们认为他因为失去孩子,精神失常了。 3外貌描写表现了他挖掘的过程很辛苦。体现了父亲坚忍不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4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 儿子会想:父亲终于来了,他果然没有食言。 父亲会想:儿子还活着,他一直记得我的话,真是好样的。,【文段二十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