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1、燕子一、学习目标:1 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三、教学准备:1 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2 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人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 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 子怎样的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2)说说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4、汇报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1)“凑”是什么意思?(2)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3)背诵第1自然段。第二课时、复习引入 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究第3自然段 1、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3、指导感情朗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五、总结全文,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教育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六、拓展延伸,自由创造1、“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想一想,然后写成一篇短文。七、记忆生字,指导书写1、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倦”、“添”等字。八、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教学反思: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这堂课气氛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然后我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2、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二、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二、检查预习: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2、抽读。小老师教写生字。易错音:妆、滨、裁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3、抽读、齐声读三、学习咏柳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咏柳:咏即赞美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四、学习汇报(第一、二句)(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3)朗读五、学习汇报(第三、四句)(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六、朗读全诗,感悟诗境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七、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2、解题: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春日即在春天里二、初读古诗,初通诗意三、自读全诗,再抽读。1、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2、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3、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4、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四、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1、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2、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五、再读,感悟诗境。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六、指导朗读、背诵。七、指导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指导书写“裁剪”两个字。3、学生练习写字。八、课外延伸:1、背诵两首古诗。2、搜集古诗。教学反思: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从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就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春天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佳境,随着诗人畅游,享受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大好春光。3.荷花一、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二、教学重难点: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2、理解重点语句。三、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出示课题:荷花。问:你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二、初读课文,正音。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名读,正音。3、分小组读。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文章条理。第一节:“我”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节: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节: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第一节告诉我们赏荷花的时间,人物,地点。 问:这一节看出荷花的什么特点:(花香)从“赶紧”看出“我”想看荷花的急切心情。3、朗读。五、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学生练习写字。六、课堂作业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语。 2、读2课文。二、学习第二、三节。1、自读二、三节。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出示“如果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3、引导读第三节。指导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4、你喜欢哪句?为什么?荷叶:像大圆盘(比喻)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5、想象荷花的姿势。三、学习第四、五节。1、齐读第四节。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2、读第五节。思考:“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被美景所吸引,忘了自己在做什么)从这儿你看出什么:(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四、学习写作特点。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生在文中找出。)2、抓住荷花的特点进行描写。3、用词准确。4、写实与想象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五、小练笔。师;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教学反思: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4* 珍珠泉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二、学习重难点:1、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自学课文;1、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说说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3、学生分组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自学。(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课文是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 )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 )“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 )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2、读书检查自学情况:想一想,读出有关语句。(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2)潭水是什么样的?(3)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 说一说:珍珠泉有什么特点?交流总结:(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3、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4、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四)拓展学习;写一写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教学反思:珍珠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景美情深,情景交融。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美丽有趣,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热爱的感情,我在本课的设计上注重自读自悟,力求让学生潜心自读,先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每一自然段的大意;我还特别重视让学生认真研读,在品词分析中欣赏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景色;而且我在课堂上注重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读中品尝到美的愉悦,同时得到美的熏陶。5、翠 鸟一、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二、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3、分段读课文,可以同桌互读。4、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默读,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学习交流。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学生练习写字。五、课堂作业:1、 写生字。2、 抄写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抽读。2、 小组读。3、 齐读。二、品词析句,理解翠鸟活动的特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翠鸟是怎样活动的?找出相关的动词。 翠鸟又是怎样捕鱼的?它的捕鱼本领和外形有什么关系?2、师生交流: 学生找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 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听教师范读 3、学习翠鸟怎么捕鱼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翠鸟捕鱼的。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蹬”、“飞”、“叼”、“贴”等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快! 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4、比一比,两句有什么不同?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1)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疾”字写出了翠鸟飞得很快。)(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杆, 很快地飞过去。(“像箭一样”说明翠鸟捕鱼动作迅速敏捷)三、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2、学生合作、探究。3、 汇报交流四、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板书设计: 5、翠鸟 小爪:红色外形美 羽毛:鲜艳 眼睛: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贴 疾飞动作敏捷 蹬 飞 叼 贴 苇杆摇晃 水波荡漾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我引导学生学习后,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外形这一部分,理解了“鲜艳”一词,知道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然后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探究有关翠鸟的知识。而重点放在第二、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体会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除了理解课文内容,还要理解“我们”在老渔翁的启示下,喜爱翠鸟,应把它当作朋友。借助这一思想主题,培养了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6、燕子专列一、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5、归类结合(1)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2) 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1、 抽读、齐读、默读思考:(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运送燕子的专用列车)2、 分组读文(1) 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再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2) 相机渗透: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四、课堂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1小结过渡: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 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爱”呢?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1)居民: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2)贝蒂:脸冻得(),手冻得(),但她一点也()。(具体写)3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四段。(1)你觉得该怎么读?(2)学生练习后指名读。(3)评议,再读。4看图,引导想象,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会怎么做、怎么说呢?(先自己练习讲一讲。再指名说一说)5让学生看图,将课文第四节内容进行扩充、写具体。6交流总结。三、品读欣赏,迁移运用1创设情境,指导写话。(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些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2)学生自主写话。(3)指名读,评价,修改。2表情朗读,体会感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四、交流资料,拓展延伸1 写倡议书,呼吁全世界的人们都来保护动物。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学到这儿,谁能告诉大家什么叫“专列”?课题为什么叫“燕子专列”?2出示有关家燕的资料,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也写一首关于燕子的诗歌。 教学反思:燕子专列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增强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在课堂设计中,我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打动学生。这是一篇人文精感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各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在教育诗一书中把教育譬喻为诗,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无疑可以算是最真最美的诗,有爱就有梦想,有爱就有欢畅,有爱就有希望。教师从内心深处对学生有了这份诗一样美丽纯净的爱,我们的课堂就能酿造理想之蜜,营养孩子的全个生命;就能点亮理想之灯,烛照孩子的整片心空;就能种植理想之树,绿化孩子的每个季节。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教学要求: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3.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口包咆 牛利犁 木东栋比一比:广扩 有郁 甚湛 果裸三、检查预习。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3.完整地齐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3.各自抄写一遍。第二课时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然后理解: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2.学习第三自然段。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你想说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五、作业设计。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板书设计: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郁郁葱葱的森林美丽的 清澈见底的河水 斧头 什么都没有了?小村庄 清新甜润的空气教学反思: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只看眼前,为过上心目中美好的生活,乱砍树木,森林面积迅速缩小,环境严重破坏,最后在持续五天的雨水中被洪水卷走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 课前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训练重点、课后思考题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小山村曾经怎样美丽;2、了解小山村消失的原因。 3、给你的启示。教学重点是:读通、读懂课文,明白小山村由美丽走向毁灭的原因。难点是: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8* 路旁的橡树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2、 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3、 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有什么不懂吗?4、 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 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 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 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8、 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9、 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教学反思: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第六册略读课文,作者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娒林斯基。课文写人们在两座大城市间要修一条路。一棵橡树挡住了计划中的路,为了保住大树,修路的人把路弯曲成马蹄形。过往的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本文内容简洁,行文时有不少空白,比如工程师和工人们心里想的话。因此本课的教学以自学为主,利用教材,激发想象,填补空白,激发学生热爱绿色热爱生命的感情。在教学中我自认为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1、以旧导新,激发兴趣;2、自学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4、以读促悟,升华情感。教学中我始终将一个“读”字贯穿课堂始终:读通读懂读活,步步落实,层层提升。9.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二、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解题:“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二、感知全文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理解课文1、第一自然段。(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2、第二、三、四自然段。(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3、第五自然段。(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六、作业: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学习南辕北辙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三、熟读自悟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3、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 朋友 楚国人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板书)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四、总结寓意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五、朗读全文。六、学习生字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七、拓展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学反思:因为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试演课堂剧。这样孩子们的兴致一下就提起来了。让学生自身读书、考虑、,自己要扮演的那个人该怎样说话,用什么样的语气比较好。克服了老师讲同学听、老师归纳同学死记的弊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同学,体现了同学的主体地位,同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带着自身的经验、知识、考虑、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当发现与文本的对话中、与同学的交流中有自身不能理解或者无法接受的看法时,便表达了出来,与同学老师交流。同学通过自学获得了知识,学会了学习。从而,课堂教学便出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天真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们硬是把他们演活了,既丰富了课堂,又增添了孩子们的兴趣。还有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再现了课文内容,寓意自然就懂得了。 10 、惊弓之鸟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本事”等词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即更羸说的话。三、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有关鸟的成语。(如:一石二鸟)2、理解惊弓之鸟的意思。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学法:自学、讨论交流。方式:小组学习。三、出示自学思考题1、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全班交流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主要是“弦”“惨”二字。2、谈谈自己理解了哪些新词的意思。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更羸放空箭射下一只大雁)五、质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六、指导书写生字提示:“魏”注意“鬼”中的撇折点;“猎”可换偏旁;“愈”不能忘记横;“雁”内是双人旁。七、朗读全文。八、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二、指导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1)哪几个自然段写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大雁?(2)六到九自然段写的是什么?(3)课文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先说事情结果,后讲事情原因。)2、集体交流。3、学习1到5自然段。(1)指读1到5自然段,思考: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经过吗?(3)指导朗读。 更羸和魏王说话时应是怎样的语气?(更羸很有信心,魏王怀疑;结果令魏王吃惊。)4、学习6到9自然段。(1)过渡: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2)集体交流。要引导学生理解:认真观察:看到飞得慢;听到叫得惨。 分析:受过伤、孤单失群、害怕。 推断: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6到9自然段的内容吗?三、小结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惊弓之鸟”一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比喻意义。)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2、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布置附: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 观察 分析 判断 飞得慢 受过伤 害怕 掉下来 叫得惨 孤单无群 高飞教学反思: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通过观察天上的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在教学本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通过充分的朗读理解,体会、学习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物品质,着眼点是学生的逻辑推理的思维的训练。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探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进行,和谐发展。板书设计也体现了更羸不用剪就能让大雁掉下来的推理过程,便于学生把握。课上没有进行繁复的“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但是学生也已经能够很轻松地掌握因果关系的句子。在训练朗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更羸的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最后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优秀品质。11、画杨桃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二、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三、教学准备: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四、教学时间: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学生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1.默读思考讨论:“我”(作者)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2.教师范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小学四年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 (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 1.指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叮嘱:再三提醒、嘱咐的意思。 想当然:指不顾实际情况,只根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 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本来的样子不同。 “肃”(s)):平舌音。笔顺:(共8笔) “诲”:是教导、诱导。受用:得到益处。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帮助、都有好处。2.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3.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父亲的话(出示写有父亲话的投影片或小黑板)。(2)出示投影,齐读并思考:父亲的话有几层意思?(两层。)2.学习课文第2部分。(1)分析“老师”说的话的第一层意思。指名读课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老师”说的一段话。“老师”说的这段话共有几句?(五句。)引导分析“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前三句话的意思。问:这三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2)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问: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有几个?(3)导读分析第3至5自然段。(4)讲读课文第6至12自然段。 (5)指导学生学习第13至17自然段。 (6)学习第18自然段,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体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含义。第一层,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第二层,告诉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应该怎样做。3、学习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三、指导完成“思考练习”第三题。四、完成课后第四题作业。启发学生用“严肃”、“熟悉”造句。五、指导学生抄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级”字不要丢了最后一笔“丶”。“肃”字下面的书写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晌”字与时间有关,是“日”字旁,不要写成“口”字旁。“悉”字中间是“米”不要看成“”字头。六、指导背诵课文的后两个自然段。教学反思:画杨桃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启发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也就是实事求是这个道理。本堂课我用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位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直奔中心,层层深入,用一个支点,支撑起整个课堂教学。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会不同,将重点围绕含义深刻的重点句加以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来了大家的“笑”。后来,老师走到“我”的座位,审视了一下讲台上的杨桃,再让大家各位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大家看到的杨桃确实是五角星的样子。最后老师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12*想别人没想到的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小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称赞的原因。 2、自读自悟,乐于交流,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