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从 “ 文化操作 ” 看 “ 文化研究 ” 作者按:此文曾投读书,被拒发,这是 10 多年的老读者第一次向读书投稿,这里重发,以此证明我这样的 市场知识分子 想在主流的人文媒体发表不同意见是多么困难,所以我特别珍惜 思想的境界 这样的 网络 媒体。 我看完读书 1997 年 2 期 大众、文化、大众文化 一组文章,心中颇感 别扭 ,此前也读过文化 研究 者的文章,早想写篇文章表示 关注 ,却迟迟未能 如如愿,一是忙于公司新 迁迁,二是怀疑我这种 文文化操作 者 也就 是是 文化研究 者所称 的的 白领 ,在读书 能否有 发言权。这里 提提出的 文化操作, 完完全是针对文化研究而 言言,没有任何考证,不 敢敢轻易下定义。大体想 法法是,如果文化研究者 研研究的是大众文化,那 么么,文化操作者操作的 也也是大众文化,从文化 研研究者的文章来看,他 们们研究的是大众文化, 而而他们心中的大众,就 是是指 中国 今日的白 领领 阶层。 笔者长期 生生活工作在广东,从事 大大众杂志的编辑 8 年, 近近 8 年下海,为太阳神 、北大方正、李宁牌、 E NVSION、 NEC等做过一些 CI、广 告告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工 作作,某些案例经常被 文文化研究 者提及,那 种种感受可能像萨 摩亚人 看看到人类学家米德介绍 自自己种族的专著。文化 研研究者凭什么代表文化 操操作者说话?或者说, 文文化精英有什么资格代 表表大众文化?2 / 9 我深信他 们们惯用的后殖民话语可 以以作最响亮的回答。 在有的文化研究者的 文文章中, 1993 年 是是中国知识分子致命的 年年头 。 他们曾经拥 有有的知识在这一时刻已 经经全盘崩溃和失效。 因因此,文化研究者们通 常常将 1993 年看成是 中中国大众文化从边缘走 向向中心的一年,同时也 是是中国的文化研究正式 诞诞生的划 时代 的一 年年。尽管他们承认自己 曾曾经拥有的知识已经全 盘盘失效,也提醒那些死 抱抱传统知识和立场的人 ,不能以 俯瞰、不屑 的的精英姿态 看待大众 文文化。可是我们发现他 们们自己却在文化研究中 仍仍然使用大量 失效 的的知识,并且照样采用 俯瞰、不屑的精英姿 态态 。 我想,无论 中中国大众文化究竟何时 从从边缘走向中心,都不 能能根据文化精英立场转 变变的那一刻、知识失 效效的那一刻来定。人 为为地将 1993 年作为 中中国文化研究划时代的 一一年,更是标准的精英 姿姿态。有的精英强调用 非非定量的 方法 来研 究究 大众 ,认为 单 是是着眼于人口统计中的 多多数,并不能给大众赋 予予多少意义 。这种观 点点咋 一看好像很全面, 实实际上仍然企图用精英 眼眼光俯瞰大众。倘若大 众众文化果真具有巨大无 比比的时代力量,那么, 大大众的意义在于大众, 没没有人可以居高临下地 给给大众赋予尽可能多、 或或少的意义。尊重统计 学学的多数,是保证大众 的的声音不被精英 盗用 的基本前提,同时也 是是制衡文化精英随意代 表表大众举手的最朴素的 方方式。3 / 9 我怀疑今日的文 化化精英即便很想尊重统 计计中的多数,也没有多 少少人真正掌握复杂的抽 样样调查技术,即便掌握 了了,又有多少人下得起 功功夫和成本进行操作? 对对统计学中多数的偏 见见,有可能是对陌生 知知识和技能 的敌意 。 文化研究者今天 面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 尴尴尬局面。经历了一场 对对中国式的后 现代 思思潮讨伐之后,这批精 英英 (非前一批 )深知再 一一次照搬西方的文化研 究究必然失去 市场 。 可可是出于这样那样的原 因因,他们又不能不交代 出出一条文化研究的国际 旅旅行路线:英国、伯明 翰翰、对工人阶级文化的 再再度发现 美国、 作作为跨学科、准学科的 文文化研究、多元文化论 、后殖民 理论 及表 意意实践、关于公共空间 的的讨论及其族裔研究、 性性别研究 第三世 界界、中国。这一条登陆 路路线再清楚不过了,眼 见见重蹈覆辄,于是 立刻 声声明: 我们借重文化 研研究的名字,并借助某 些些英、美、澳大利 亚以 及及其他亚洲国家文化研 究究的理论与经验,更重 要要的是尝试广泛涉猎当 代代文化现象。不是依据 既既存的文化研究或文化 评评论理论,亦非试图以 中中国文化现象印证西方 文文化理论,而是努力对 丰丰富而复杂的中国当代 文文化作出我们的解答。 直直面九十年代中国 社 会会 转型对人文学科所 提提出的挑战,一个必须 警警惕的危险陷阱,便是 再再次创造或挪用一套全 能能的命名与玄妙的术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 化化研究的前提之一,在 于于我们拒绝以理论的权 威威话语及 元话语 作 为为唯一或 唯二 、 唯唯三 4 / 9 有效范式。对于 现现象的丰富性与事实间 的的差异性的关注,要求 我我们间或需借助某种人 类类学、 社会学的方法及 成成果。 (读书 19997 年 2 期 11 页 ) 据我了解,人类学 、社会学的方法及成果 220 世纪 80 年代前在 国国内外已经十分成熟和 丰丰富, 问题 就出来 了了:那些突然感到曾经 拥拥有的知识全盘崩溃和 失失效的文化精英, 19993年前难道并没有拥 有有过人类学和社会学知 识识?或者反过来说,人 类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及成 果果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失 效效? 我宁愿相信人 类类学、社会学方法及成 果果并没 有失效,并且真 诚诚地希望文化研究者们 能能老老实实地、直接地 而而不是间接地采用社会 学学的抽样调查方法和人 类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也许,当今文化研 究究者第一步要做的事, 并并不是指责别人仍然用 俯瞰、不屑的精英姿 态态看待大众文化,而 是是检讨自己曾经对大众 文文化有过什么敌意 的的言论和行动,并且重 新新评价许多人在 1993 年前对大众文化所做 的的研究和操作,即使他 们们没有打着 文化研究 这个洋牌子。因为早 在在20 世纪 80 年代的 广广东及我国东南沿城市 ,大众文化便已形成强 大大的规模,许多人已经 做做过研究。否 则别人会 认认为,过去你以精英的 姿姿态对待大众文化时, 大大众文化便一文不值; 而而你的知识在 1993 年年那一刻崩溃失效后, 你你便巧妙地接过文化研 究究这类国外强势话语, 猛猛然回首 (回国 ),高 举举大众的旗帜,领导着 、代表着大众向自己过 去去的阵营开火。转贴于 论5 / 9 论文联盟 http:/ 高大威猛的大众 文文化早就走过来了! 沈昌文先生 1996年 问问我的话此刻来回答正 好好合适。 什么是 无 厘厘头 文化? 沈先生 问问我的时候语气十分诚 恳恳,当时在场有五人, 有有位朋友替我作答: 无厘头文化就 是是无意义的文化! 这是我决不同意的! 无厘头文化起源 于于香港,尤以影视明星 周周星驰主演的作品表现 得得最为充分。穿古装的 中国 人满口洋腔, 历史 人物变成流行 歌歌星,高 科技 搬进 古古代场面,孙悟空与白 骨骨精谈情说爱,唐三藏 莫莫名其妙地再次降生, 市市侩哩语喜笑怒骂,唱 念念做打随意穿插。大众 喜喜欢 无厘头 文化, 一一次次被打破的票房记 录录实实在在地记录了 无无厘头 的意义。我本 想想告诉沈昌文先生,自 己己看过一篇香港学者写 的的文章,他认为 无厘 头头 文化是香港人现实 生生活的真实写照。百年 来来,香港人便在各种复 杂杂 的 政治 文化背景 下下生活,满清的遗弃, 英英国的殖民,日军的攻 占占,国共两党 的 影响 ,十多年的中英谈判 ,一国两制的创举,彭 定定康的政改方案,以及 上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背背景, 无厘头 文化 决决不是 无意义 三个 字字可以囊括的。当人们 武武断地、简单地将香6 / 9 港 大大众文化中的 无厘头 现象判断为无意义时 ,高高在上的、价值给 定定者的精英面目便暴露 无无遗。 高大威猛的 大大众文化早就走过来了 ,如果真心以 研究 她她、观赏她为荣,难道 我我们不应当为曾经有过 的的 敌意 检讨吗? 也许,文化研究者第 二二步要做 的工作就是, 走走出象牙塔,用 社会 学的 方法 ,对改 革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从 南南向北的 发展 做全 面面调查,最好用数据说 话话,并尽可能以客观的 心心态,将精 英文 化 的的脉络与大众文化的走 向向按两条线索,进行交 叉叉、对比 分析 。 第三步也许就是跨文化 的的田野调查了。这 里里的跨文化即是从精英 文文化跨入大众文化。文 化化研究者应当抛去启蒙 者者、价值建构者和评判 者者的精英面具,直接进 入入大众生活,成为大众 文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 ,文化精英要进行田 野野调查必然碰到许多 无无法逾越的障碍。其困 难难程度有时比人 类学的 田田野调查还大。比如, 人人类学家带着课题到边 远远区域的少数民族中进 行行田野调查,无论如何 尊尊重当地的民俗,如何 愿愿意与他们打成一片, 甚甚至被完全接纳后被推 举举为部落的头领,但他 最最终必须离开少数民族 社社会,将自己的调查结 果果向外部报告,否则调 查查的目的将被解构。文 化化研究的田野调查 可可能会碰到无法解决的 现现实悖论。因为我们是 在在同一种7 / 9 族、同一文化 背背景、同一生存空间进 行行调查。我们不能一方 面面在文化研究中抛弃 精精英与大众这种 截截然对立的表述,另一 方方又在田野调查时 坚坚守精英角色。说白了 ,你不能丢掉学院的饭 碗碗或其它公职、或国外 的的学术津贴进行文 化化研究的田野调查 。只要你的生活来源于 你你的文化研究或类似的 项项目,你就永远是文化 精精英而不是文化大众。 因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 体体系。反过来恰好证明 ,精英与大众 这这种截然相反的表述是 无无法真正抛弃的,抛弃 了了这种表述就等于背叛 了了生活现实。至此,文 化化研究中能否采用人类 学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也也受到质疑?这就是文 化化研究者的现实悖论。 我认为,解决悖论 的的最好办法就是放弃 文文化研究、文化批 评评此类西方知识谱系 中中的 命名,用文化操 作作去代颠覆它们、解 构构它们。恰好与戴锦华 女女士为引进文化研究这 个个命名作辩护的动机相 同同:文化研究之于中 国国的意义,与其说是又 一一种西方、美国左翼文 化化 理论 的 登陆 ,不如说刚好相反:它 不不仅表现了我们对繁复 且且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 现现实远甚于某种新 科 学学 、新理论的关注, 而而且寄希望这种关注与 文文化考察自身构成对既 定定理论与先在预期的质 疑疑乃至颠覆。 (读书 1997 年 2 期 11 页页 ) 真正具有生 命命力的原创性的学术命 题题不是来自书本,也不 是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 我我们独一无 二的生活现 实实和文化处8 / 9 境。如果说 ,文化研究是用于显 现现历史的维度及日常生 活活表象背后的社会发展 趋趋势,那么,文化操 作作则是用我们共同的行 动动来创造历史和预见社 会会的未来。 我对文 化化操作本身的未来持乐 观观态度。 首先,我 们们坚信今日中国的文化 操操作者早已具备深厚的 文文化素养。单从表面的 文文化标志学历和职 称称来看,许多文化操作 者者丝毫不低于学院派的 文文化研究者。更何况他 们们对大众文化的巨大影 响响主要不是取决于学历 ,而是取决于他们在当 代代社会分工中的岗位职 能能。不信,你可以从中 央央电视台开始数, 从 东东方时空开始数,然 后后再数遍布全国各地的 报报刊杂志,你能数得清 有有多少文化操作者已对 或或正对大众生活、大众 文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吗 ? 从影视操作到流 行行歌星的包装,从书稿 编编辑到报摊叫卖,从市 场场调研到市场营销,从 CCI 策划到广告运动, 从从联想 PC 推广到麦当 劳劳汉堡包形象,多少人 实实实在在地进行大众文 化化的操作?! 文化 研研究的姿态是一种观望 的的姿态,貌似客观实际 上上仍然无法避免主观。 一一个亲身参加五四 运运动的人和一个在旁边 观观察研究的人相比,其 生生存价值高下立判。改 革革开放 20年了,市场 经济 给中国带来翻 天天覆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业务佣金合同协议
- 郑州房车采购合同协议
- 买手房资金托管合同书
- 临时用工劳动合同
- 安装工程合作协议合同
- 车辆外包劳务合同协议
- 退货折旧费合同协议
- 路灯维修协议合同协议
- 软硬件采购合同协议
- 郑州市装饰装修合同协议
-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浙教版新)
- 室内批灰合同模板
- 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RhD抗原阴性孕产妇血液安全管理专家共识
- 2023年辽宁营口中考满分作文《你是我成长中的榜样》
-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
- 【《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后附问卷)》11000字(论文)】
- YYT 0316-2003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病例汇报课件(完整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与精练突破专题强化一 杠杠和滑轮组作图问题(附答案)
- “互联网+护理服务”探索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