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ppt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ppt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ppt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ppt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的发展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异同 都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来净化污水; 前者为悬浮生长系统,后者为固定生长系统; 生物膜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运行操作稳定性好; 微生物膜中生物相更丰富,且沿水流方向具有一定分布; 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量少。但生物膜法有可能发生堵塞; 生物膜法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生物膜中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面小些,BOD去除率差些。 生物膜法分类: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等。,生物膜净化污水的原理,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 细菌、菌胶团、丝状菌、原生动物、灰蝇等。 微生物在生物膜中按层次分布,高等原生动物分布在底层。 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的过程 (如图4-54) 移动水(有机物、O2)附着水层生物膜中 代谢产物附着水层移动水中 生物膜外层为好氧代谢,内层为厌氧代谢。,生物滤池(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滤料 质坚、耐腐、抗冻、比表面积大、空隙率大、价廉易得; 拳状无机滤料:粒径25-100mm,滤层厚0.9-2.5m. 人工有机滤料:波纹状、多孔筛状、蜂窝状、环状等。 池壁 多为圆形、方形、矩形砖石结构。用于围挡滤料,上部高出滤料0.5m左右。池底有坡度,底部四周有通风孔。 排水系统 作用:排水、通风、支承滤料 组成:渗水装置、排水沟渠 布水系统 旋转布水器(示意图),基本流程及分类 低负荷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滴滤池) 参数 水力负荷q:13m3污水/(m2滤池d) 有机负荷Fw:100250gBOD5/ (m3滤池d) 有机物去除率:8095% 滤料:碎石、炉渣等,粒径2540mm ,厚1.31.8m;承托层厚0.2m,粒径70100mm。 布水系统:多采用固定喷嘴式布水系统。 特点 负荷低,处理效果较好(出水BOD5为20-30mg/L),对有机物有吸附、氧化、硝化作用。但有机负荷低,占地多;水力负荷低,水力冲刷小,易堵滤层、影响通风。,高负荷生物滤池(流程) 参数: 水力负荷q:1030m3污水/(m2滤池d) 有机负荷Fw:8001200gBOD5/ (m3滤池d) 有机物去除率:7590% 滤料:颗粒粒径40100mm,厚24m,自然通风时不超过2m;塑料、树脂滤料可增大滤层厚度,并可自然通风。 布水系统:多采用旋转式布水系统。 特点: 有机负荷高,微生物代谢、增长快,处理效果稍好(出水BOD530mg/L)。水力负荷大,冲刷作用强,滤层不会堵塞,生物膜更新快,故污泥稳定性较差,产泥量较大。 运行改进:出水回流,降低有机负荷,增强水力负荷,既保证出水水质,又防滤层堵塞。(流程) 两级生物滤池 (流程),塔式生物滤池(示意图) 结构: 塔径13.5m,塔高为塔径的68倍。 塔身为钢板、钢筋砼或砖石,设测温孔和观测孔。底部设通风孔或接风机。顶部可敞开,也可封闭。 滤料为塑料单元体,在塔内组装而成,孔隙率比拳状滤料高得多,且质轻。为防止上部压坏下部滤料,且便于装卸,常将滤料分层,每层2m,用钢制格栅支承。上层格栅至下层滤料0.20.4m,以便观测、取样、清洗。 采用旋转布水器(圆形塔)或固定式穿孔管(方形塔) 特点: 塔体高,抽风强,多采用自然通风,但也有通风机备用 水力负荷、有机负荷都很高,污水在塔内停留时间短,BOD去除率只有6085%。但耐有机负荷、有毒物冲击,故多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生物转盘,构造(示意图) 盘片:质轻、耐腐的圆形、正多边形塑料或玻璃钢的平板、波纹板、蜂窝板等,直径一般23m。片间距23cm,大则有效面积少,小则通风不好且易堵。每串常有100多片。 转轴:长一般56m,轴径35cm。 氧化槽:钢板、钢筋砼或砖砌半圆形槽,与盘片间25cm 传动装置:电机-减速器;气动(压缩空气推动转盘)。 技术条件 转速0.83rpm,线速1020m/min 布置方式 单轴单级;单轴多级;多轴多级(示意图1)、流程1 、2 多级可提高处理效果。但一般最多34级(有机物去除率9095%),再多效果提高也不显著。,生物接触氧化,接触氧化池结构和形式 结构: 池体及进出水装置 填料:蜂窝型、纤维型、塑料与纤维结合型。(图片) 曝气系统:鼓风曝气、表面曝气 形式: 直流式:直接在填料下面曝气 分流式:污水先充氧,再流入填料间 内循环式:污水在同一隔间内循环流动 外循环式:污水在不同隔间内循环流动 典型流程及特点 一级:初沉池接触氧化二沉池出水 两级:初沉池接触氧化中沉池二沉池出水 多级:多级串联,出水水质逐步提高。,Back,生物流化床,提高生物处理效率的措施: 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活性生物量增大微生物生长的面积,并提高充氧量; 加强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加强微生物与污水相对运动。 生物流化床的基本原理: 让细小、比表面积大的颗粒在污水中处于流化状态,并让颗粒表面逐渐长出生物膜。利用颗粒表面大量的微生物与污水间的相对运动,促使污水中有机物得到吸附和降解,同时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生物膜增厚并不断新陈代谢。 工艺特点: 表面积大,生物量大,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多。 载体流化,与污水能充分接触,强化了生化反应效率。 载体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生物流化床的类型,二相生物流化床 (示意图) 充氧与流化分开,完全依靠水流使载体流化。为保证流化,也为了克服压缩空气供氧不足以满足有机负荷的要求,往往需要出水回流,以加大水力负荷、降低有机负荷。 回流率较高,动力消耗大。 若以纯O2为氧源,则DO能满足BOD负荷要求。 因流化程度不强,故生物膜不易脱落,工艺中需另设脱膜设备。 三相生物流化床 (示意图) 充氧与流化同时进行:充氧与水流共同使载体流化。由于三相搅动强烈,促进生物膜及时脱落,故不需另设脱膜设备。 为防止气泡在床内合并成大气泡逸出而影响供氧,可采用减压释放或射流曝气。,生物流化床的构造,床体: 钢制或钢盘砼浇制的圆形或方形筒体 载体 聚苯乙烯球、活性炭、焦炭、无烟煤、细石英砂,等。 布水装置(示意图) 作用:均匀布水保证流化,避免局部堆积。载体承托层。 装置:多孔子板、圆锥布水装置、泡罩分布板,等。 脱膜装置 叶轮脱膜装置(示意图1) 、(示意图2),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挂膜) 接种 生活污水的菌种 生活污水与活性污水混合液的菌种 工业废水排放沟里污泥中的菌种 挂膜:微生物大量繁殖,并牢固吸附在载体上 密封循环法(成膜时间:10d) 连续法(成膜时间:34d) (菌液+驯化污泥)循环12次后,连续进水(逐渐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