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练习.ppt_第1页
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练习.ppt_第2页
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练习.ppt_第3页
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练习.ppt_第4页
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练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C,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 这是因为( )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 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C,我们之所以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因为它 A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巩固了工农联盟 D保证了军事胜利、巩固了政权,D,下列关于苏俄(联)农业政策实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实行粮食税 实行余粮收集制 推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A B C D,C,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实质是( ) A由社会主义倒退资本主义 B由无产阶级专政倒退到工农民主专政 C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D从超前的生产关系倒退到现实位置,D,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源不满所致,C,(09徐州三调)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A,(09广东高考预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是一项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而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主要是因为: A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B调整了生产关系 C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拆散了工农联盟,A,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政权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是 A、把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B,(09山东潍坊二模)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 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 D.加强了宏观调控,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 相似之处是( ) 都是在面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时候进行 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都在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方面采 取了措施 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政治权巩固 A B C D,D,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C,1929年经济危机横扫资本主义世界时, 苏联 ( ) A在实施新经济政策 B在进行“二五计划”建设 C在进行“一五计划”建设 D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C,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八一九”事件 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阿拉木图宣言,D,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A,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的共性是 A基本上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内进行 B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 C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A,苏联解体说明 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破产 西方和平演变阴谋已在苏联得逞 两极格局最终终结 A、 B、 C、 D、,D,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基本历史结论是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恢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A,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 和确切的是 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发展 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 B、 C、 D、 ,D,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A,(09山东潍坊二模)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1933年美国政府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消除了阶级予盾 B.调整了工农关系 C.制约了农业发展 D.加强了宏观调控,D,(09江苏高考)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08.11扬州期中)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D,“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89年 B、1991年 C、1999年 D、2001年,B,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的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C,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B.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D.忽视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D,(09广东高考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