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_第1页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_第2页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_第3页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 作者 邓锦枫 内容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例如:“我们八点钟上班。”“八点钟”是个时间名词,充当状语,修饰动词“上”。其他种类的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它直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血红”、“雪白”这些名词用作状语,实际上已经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组成了一个固定词组或短语。 然而,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其他种类的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过秦论一文中就是大量的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并收要害之郡。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 / 4 以上七例,有表示比喻的,如例()、例();有表示处所、方向的,如例() 例()。仅就过秦论一文,名词为状语, 其作用有二。其实名词活用为状语,还有表示对人态度的。如鸿门宴一文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即“我要象对待兄长一样来侍奉他”。还有表示用作工具的。如愚公移山一文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即“用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 名词活用作状语,表面上看来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很不一样。例如例()中“云集”、“响应”,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云聚集起来”,“回声应和着”。而原句中的意思实际是“象云一样聚拢来”,“象回音一样应声而起”,形容跟随 陈涉起义的人众多而快速。 通过上段的分析,可以知道,如果把文言文中充当状语的名 词 翻 译 成 现 代 汉 语 :“ 象 云 一 样 ”、“象回音一样”。或者翻译例(),就是“象卷席子一样”、“象包包裹一样”、“象装口袋一样”,都是形容秦孝公有夺取天下,兼并各国,统辖四海的大志,并吞八方土地的雄心。 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翻译出来的现代汉语,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介宾短语,它充当状语就是显而易见的了。那么,文言文中为什么不用介宾 短语充当状语,而要用名词充当状3 / 4 语?文言文中有没有介宾短语?原来,这就牵涉到文言文的另一个语法现象了。文言文中有介宾短语,但是却常常把它放到动词、形容词后面作补语去了。仍以过秦论为例: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当然,文言文中也不乏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的。如鸿门宴中“请以剑舞”、“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那么,为什么要用名词作 状语呢?关键就在于,文言文中的名词本身就具有这种功能。那么,如何判断这个名词是作状语还是作主语呢? 判断的文法是:如果是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另有主语。如“天下云集响应”,既然有“天下”作全句的主语,那么,“云”、“响”就不大可能是主语了。而在有些句中,主语根据上下文省略了,如前面的例(),“内立法度”,看似没有主语,其实,主语“秦孝公”承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