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_第1页
《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_第2页
《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_第3页
《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_第4页
《郑义门》观后感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郑义门观后感 1000 字 郑义门观后感 1000 字(一) 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清正民风 郑义门观后感 文 /郭航伟 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的郑氏义门经历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共食达 350 年,有家规郑氏规范 168 条。鼎盛时期,郑家 3300 余人同食一锅饭, 173 人为官而无一贪腐。在郑义门,家训传承绵延不绝,美德传家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家教家规已内化为家族成员的思想言行,熔铸于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流传的处世之道,也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 ,或成册,或言传,但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都是长辈对子孙后代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子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子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子孙步入歧途。一家之风,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坚守,需要传承,更需要弘扬。 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直接影响党风、政风、民风的一件大事。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毛泽东同志在2 / 6 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就把他送到基层一线接受劳动锻炼。刘少奇同志 的长女在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他知道后严肃地批评说 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 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多年的李先念同志不许孩子经商。这些家风家规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相反,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的甚至把家庭当成 权钱交易所 ,既影响党的形象,又败坏社会风气。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家庭结构从过去的 四世同堂 走向 小家庭时代 ,而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传统家族日益消解,家风影响也逐渐弱化。有位哲人说过,历史中总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我们如何挖掘传统家风中 核心价值,并在时代变迁中坚守与丰富,构建起这个时代的清正民风呢? 以德立家风,构建起弘扬美德的民风。中国历来重视以德业遗子孙 .这种德既包括个人品德也包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律己要 勤 ,事父母要 孝 ,待他人要 恕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与节约型社会同频,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视民如子 与清正廉洁共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则依然跳动着深深爱国情怀的时代旋律。 以学立家风,构建起重视学习的民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学习是我党永葆活力的秘密。在学习力就是3 / 6 竞争力、发展力的当下,重学习、能 学习、会学习无疑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读书成才,文化兴家,知识治愚,我们如果能继承 耕读传家 的良好家风,必将有助于形成勤学习、重知识的民风,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以规立家风,构建起遵纪守法的民风。依法治国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把 法治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大要素,就是要让法治成为全民的真诚信仰,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成为想问题、找方法的重要手段。我国历来重视家规、家训,它是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是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行为标准。有了家风的基础就有了民风建设的深厚土壤。 如果 说民风是一座大厦,那么家风就是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如果说民风是一片森林,那么家风就是这片森林的一枝一叶。如果说民风是一条大河,那么家风就是这条大河的泉眼涓滴。优良家风需传承,清正民风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 小事 ,更是利民的 大事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风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当然,家风建设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榜样力量,需要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金华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党支部 郑义门观后感 1000 字(二) 4 / 6 无规矩,不成方圆 文 /周小军 浦江 郑义门 , 15 世同居,历经 3 个王朝,长达 330多年,最盛时 3000 多人同锅吃饭,这是中国家族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也是中华 5000 年文明史上的一则大同神话。明太祖朱元璋敕封其为 江南第一家 , 宋、元、明正史为其列传,三朝传颂不息,不禁让人喟叹不已。细想之下,确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南宋绍熙四年,也就是公元 1193 年, 75 岁的郑绮自感不久于人世,召子孙来到郑家祠堂,刺指出血,滴入酒杯,命大家共饮,并立下遗嘱: 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 ,天实殛罚之 .这是郑老先生的 死命令 ,也是郑氏家族最原始、最粗线条的硬规矩。这些家规逐代严密规范,传至他的六世孙演变到 58 条,最终发展成 168 条郑氏规范,成为 郑义门 的治家宝典和支撑其家族的精神支柱。 这是一个坚守规矩的家族,一代代子孙始终恪守着家规祖训。他们就像是一群高空穿越的行者,坚持以严密的家规为钢索,以忠孝仁义为平衡,以一种训练有素的姿态,严谨而又从容地穿越了 330 年的跨度。虽然这三百余年间,有硝烟与战火,也有灾难与浩劫, 郑义门 都得以安然度过。因此,郑氏规范对于这个庞大的家 族来说,就是一种长效的黏合剂,有股神秘而又无比强大的力量,将一代又一代5 / 6 的郑氏族人严丝合缝地组建在一起。 规矩者,方圆之器也,矩以制方,规以制圆,依规矩而方圆乃成。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就象巧锤自己制作画圆和方形的工具留给后人才使后来的工匠们知道圆应该怎么画,方形该怎么做。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家不可一日无规,单位不可一日无纪,国不可一日无法。 以往的家族规矩与当时的国家法律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很多家族法得到国家肯定。当代,传统的家族和大家庭的家族法治理 模式被彻底否定。新型的家法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1、家庭民主,强调家庭成员地位平等,共同参与家庭事务决策; 2、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抚育子女; 3、不得违反国家法规,不得损害公序良俗等等。 没有良好的社会风尚,没有正确的家法理念,没有普遍的道德规范,家庭关系就会紧张,社会关系就不能和谐,必然影响经济发展。 青年时期,大家都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自由,很多年轻人认为,多了约束便没了个性,一味地遵规守纪,会影响科研灵魂的自由。其实,我们要学会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固然很重要,但从社会和单位角度来讲,规矩 和纪律是为了维护整个社会利益并保证国家有序运行、乃至单位科研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6 / 6 认为: 纪律能够创造集体的美。 只有按照规矩来做,才拥有和谐的集体。追求学术自由不能等同于不讲规矩和不遵守规章制度。自由与规矩,犹如行车与交规,两者互为倚重,并不矛盾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