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上诈骗行为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1、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的目的不同2、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方式与态度不同3、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 提起诈骗,大家一定不陌生,遇到诈骗,我们更要勇敢的捍卫自己的权利。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理解的诈骗行为与诈骗罪实际上是和法律意义上的诈骗行为与诈骗罪是有区别的。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区分二者呢?以下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诈骗行为与诈骗罪的区别的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两者都可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不法占有状态,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其中,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二者相区分的关键所在。除非常典型的情况下,非法占有的目的通常都是根据一定的客观事实来推定的。尽管“非法占有目的”属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但它必然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客观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根据其客观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效果推定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一般来讲,借助合同实施诈骗犯罪的行为,在诉讼证明和司法认定非法占有目的过程中,须综合考虑、审查分析以下几个要素:1.要看合同主体身份是否真实;2.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3.要审查行为人有无采取诈骗的行为手段;4.要审查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5.要审查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6.要审查行为人的履行态度是否积极;7.要审查行为人对财物的主要处置形式;8.要审查行为人的事后态度是否积极。综上所述,区分诈骗行为与诈骗罪,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所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碳酸锂转化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胶印版材工艺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八抽提苯乙烯装置操作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铁路信号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烟机钳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安全员考试通关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国企综合素质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用户体验评估报告
- 2025-2026学年度导游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企业规章制度的文明管理
- 餐饮食堂消防安全培训
- 肿瘤病人发烧护理常规
- 中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形式与政策:第1课 国际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 2025年高中化学教材20个常考实验总结
- 2025年国家普通话水平考核测试标准试卷(共20套)
- 内蒙古授权集中系统培训课件
- 危重新生儿救治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单选、多选题)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培训课件
- 《MTP管理训练课程》课件
- 创业入驻孵化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