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精神病理学-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_第1页
发展精神病理学-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_第2页
发展精神病理学-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_第3页
发展精神病理学-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_第4页
发展精神病理学-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发展精神病理学 :儿童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发展精神病理学兴起的背景、研究主旨、领域划分等 ,重点评价了其独特的研究方法 ,包括部分总体参数建模、阶段特征模型、动力系统模型和主体 客体相互作用模型等建模方法。本文认为发展精神病理学不仅是儿童发展研究的重要应用性分支学科 ,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对儿童发展研究的其他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发展精神病理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一、发展精神病理学的兴起 “ 发展精神病理学 ” 这一术语缘起于 20 世纪 70 年 代Rutter 和 Garmezy 所写的一篇文章 :发展病理学 1。它是一门从发展的角度来阐释儿童和青少年发展适应性行为问题的学科 2。七十年代以后发展精神病理学有了很快的发展 , 出现了众多学者、大量的论文和专著 , 如Achenbach1974 年的精神病理发展学 3、 1990 年的发展精神病理学手册 4和 CharlesWenar 同年出版的发展精神病理学。其中 CharlesWenar发展精神病理学的出版标志着发展精神病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学 5。 2 / 7 由于发展病理学的研究涵盖了儿童 医学、精神病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因此对其研究对象和学科界定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视角 ,如表一。尽管如此 ,几乎所有的界定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共识 :第一 ,发展心理学家并没有把发展精神病理学视为一个单独的理论 ,而是一个整合的框架 ,是多学科的融合观点。第二 ,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策略是关注儿童发展成长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第三 ,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 ,更是两者的融合。 二、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领域 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清晰 ,既包括异常心理发展的研究 ,也 包括临床精神病学的研究。 按研究的目的和视角 :从事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的研究者来自于不同的学术背景 ,也就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具体的说 :(1)心理学家主要揭示儿童精神疾病的心理过程、心理特质和心理环境 ;(2)医生主要关注儿童疾病的治疗、生理基础、药物治疗等 ;(3)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是社会环境和弱势群体 ;(4)政府部门的视角是人民普遍的生活质量和政策的制订。由于目的和视角不同 ,研究者们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近几年 ,这些领域之间得到了很好的融合3 / 7 和广泛的发展 ,形成了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互补和融合的局面 。 按研究的问题 :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参照于正常儿童发展模式的研究 ,主要关注异常儿童的病理研究。但在儿童病理研究的同时 ,也十分注意与正常的发展模式进行对比。所以 ,在广泛的发展精神病理学中 ,仍然包括两个研究领域 ,一是对儿童发展不适应问题的研究 ,二是对儿童正常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双方面的互补 ,力图完善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 除了以上领域 ,广义的发展精神病理学还有更广泛的研究范畴 ,即所有研究儿童病理发展的研究都属于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领域。经过以往的发展 ,很多的研究领域开始融合 ,相互补充。 从这一点说 ,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广泛的相互联系的系统。 三、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取向和原则 1、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取向 发展精神病理学主要研究儿童的不适应性发展和异常发展的模式和机制。从特点上看 ,发展精神病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 ,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发展精神病理4 / 7 学实际上整合了行为适应研究的两个传统思路 :一是关注发展 ,另一是关注精神病理学。因此 ,对于儿童的适应问题 ,发展精神病理学也采取了更为综合的观点 :(1)大多数心理疾病由多重因素导致 ;(2)为探明病理起源 ,既要儿童的研究“ 不适应 ” 问题 ,又要研究儿童的 “ 适应 ” 问题 ;(3)心理疾病发生于发展中的有机体中 ,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经常会发生发展和变化 7。基于这些认识 ,在面对儿童适应问题时 ,发展精神病理学要求对更广泛的因素进行分析 ,尤其是要研究适应问题发展过程中潜在的情结、动力和转变过程。 2、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原则 发展病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 : 发展性原则 :精神疾病产生于发展中的有机体。发展的观点对理解问题 ,预防疾病和治疗问题及其后遗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准化 (相对性 )原则 :精神疾病 是相对于文化历史发展的规范而界定的。 系统性原则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有活力的系统。因此精神疾病发生在一系列交互作用中。这包括 :个体系统自身的交互作用 ,个体间的交互作用 ,以及个体与他所生活的多元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多层次原则 :精神疾病在多个水平上都会发展 ,涉及分子、基因到文化、社会系统的多个水平。欲全面理解疾病5 / 7 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就要使用多水平的研究分析方法。 代表性原则 :个体就是人类发展的有效代表。 互补原则 :互补的变量 ,包括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不成功、正常和反常行为、适应和不适应 ,对于理解病理发展和正常发展十分重要。 纵向原则 :纵向原则对于理解发展以及其他病理演变的内部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0。 四、对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的评价和展望 发展精神病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 ,有新兴学科的共有问题 ,也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发展精神病理学是一个具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的学科。由于学科的独立性和交叉性 ,在它的研究中具有不少矛盾和问题 ,表现在研究方法的简单化和问题的复杂化 ;简单的理论问题鉴别和复 杂实际表现之间的矛盾 ;有限制性的研究、统计方法与无限制的系统关系之间的矛盾 ;研究广度和深度之间的矛盾 ;不断发展的问题状态和研究现时性之间的矛盾。 但以上尚待解决的学科矛 (下转 37 页 )(上接 36 页 )盾并不影响这一学科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这些价值表现在 :(1)完善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提供了常态与变态、偏态的6 / 7 比较 ,使儿童发展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填补了儿童精神病理研究的空白。 (2)发展精神病理学完整研究了精神病理的发生发展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 ,发展精神病理学能够为儿童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 层面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经验 ,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 ,发展精神病理学要 :提倡学科之间逐渐融合 ,相互交叉 ;寻求多学科融合的模式 ,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 ;关注跨文化研究和本土研究的结合 ,尤其是发挥跨文化研究在概念和方法上的优势 ,使研究分析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 1 Rutter M, Garmezy 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iv: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1983:775-911. 2Achenbach T M. Conceptualization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Ronald, 1974. 3Charles Wenar, Format.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From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McGraw Hill Education. 1990,2. 7 / 7 4Cicchetti D,Toth, S L.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maltreated children. In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46: Child Maltreatment. Lincoln, NE:University of Nebraska, 2000. 5 Luthar J J, Burack, Cicchetti D, Weisz J R. (editors).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Perspectives. on adjustment, risk, and disorder.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1997:317-349. 6Sroufe L A. The domain of 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1984, 55:17-29. 7Hill L G, Lochman J E, Coie J D. Conduct probi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