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实用)篇一【教学目标】(多媒体)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能力目标: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励学生的报国之志。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教前准备】1、学生预习朗读课文,搜集作者生平及我国近年来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掌握生字词。2、多媒体、配乐朗诵视频【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是心系祖国,博学多识的好少年吗?(是)口说无凭,老师考考你们,请看这几张照片知道这些画面是什么内容吗?答案预设:2016年8月2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排以3比1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2012年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是我们山东高密人啊!2016年9月,我国发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10月,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师:真厉害,看得出同学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啊!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谁谈一下。生回答师:说的真好!我感受到了你们真挚的爱国情感。最后一幅图是2016年11月,新西兰南岛发生7.5级地震,强震让新西兰南岛沦陷为“孤岛”。中国驻新西兰总领馆得知有十余名中国游客受困于此,立即租借五架直升机前往救助。这是接受救援的同胞走下飞机后高高的举起护照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画面。最后他激动而自豪地说:无论我身处何地,祖国都是我坚强的后盾!多么的铿锵有力,多么让人振奋。(教师可以加握拳手势)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能在国际社会有发言权,才能理直气壮,挺直腰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爱国学者,他对封建专制的黑暗腐败、对满清统治者的老朽昏庸深恶痛绝,对国家的落后十分痛心,因而从内心爆发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曾写下一篇文章,猛烈抨击这一切令人厌恶的东西,并热情呼唤一个充满生机的“少年中国”尽快到来。它就是少年中国说(师板书),作者是谁?生答:梁启超。(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环节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几张反映我国体育、科技、文化、国际救援的照片,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二、出示目标:(师:请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表达效果。三、走近梁启超:师: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这个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根据课前我们搜集的资料,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梁启超?生2人交流,师:这些同学课下搜集资料很全面,为你点赞。师出示幻灯片强化重点文学常识。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一生著作很多,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四、雅音雅韵读得准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看看这些生字词你会读会写吗?鹰隼(sn) 恶( w )澌亡( s ) 矞矞皇皇( y )干将发硎( jing xng ) (qi )怯 懦(nu ) j(瘠)牛师: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符号,准确的读准汉字字音也是一种爱国行为啊!同学们课下预习很棒。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梁启超先生博大的爱国情怀以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师:出示幻灯片,引导:一读:请同学放开声音,自由朗读。师:读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生自由朗读。二读:师:同学们投入地朗读,老师很欣慰。你认为哪一部分最铿锵有力,最能表达作者的爱国情?师屏显 :古文朗读要注意:(1)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2)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3)要以声传情,活化出作者的感情。师:谁来展示?学生展示读。师:哪位同学可以评价一下?师总结:读的用情,评的用心。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让我们共同欣赏朗诵者的精彩朗读,一起感受国学经典带给我们的情感共鸣。三读:放朗读视频。【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让学生多读多悟,而且很全面地体会到了朗读给理解文章所带来的益处。朗读后背诵也成易事,理解情感更成易事,所谓“品读易达情”就是这个道理。五、整体感知明文意师:好的经典就需要反复吟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刚才的朗读很多同学都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怎样疏通文意?答案预设: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2、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双音词多,可以增减法翻译。3、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师: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归纳总结得还不错。接下来,请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注意,不懂的地方要做好记号。师巡逻指点(3)各小组选代表来提出问题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疏通文意。师:有疑问吗?请提问。谁能解决?(师生释疑)(4)师引导,回顾“其”的用法:(代词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2、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的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反问,推测的语气。例句: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难道 恐怕 )出示幻灯片。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了,那我要考考大家了!(5)屏显一下内容作为课堂小测:考考你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假使)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本来)(这样)彼老朽者何足道(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称道)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名词做动词,称雄)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难道)【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本文虽为文言文,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文,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疏通文意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修正,从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六、品读经典悟深情师:有人评价梁启超的文章“笔锋常带情感”, 爱憎分明; 音节韵律, 铿锵响亮,气势滔滔而不可遏制,下面,就让我们擦亮慧眼,通过品读来进一步感悟作者的爱国情吧。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老师温馨提示(屏显),可以从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赏析,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赏析。生交流。师结:同学们谈得很独到,我们读他一连串的“少年”如何则“国”如何, 读他的二十余句押韵四字句式, 想不被这篇文章感动都很难啊!心中满满的爱国情!再读经典感悟爱国情:让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朗读,同学们再次体验一下作者所表达的浓浓的爱国情。4、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答案预设:(生1)我们是幸福的新一代,也是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我们的今天决定着中华民族明日的复兴。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生2)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的精神,学知识,练技能,强体魄,时刻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学生会跨越了时代的障碍,历史的障碍,语言文字的障碍,直接抓住文章的精髓,也牢固地完成了学习的目标。七:学以致用诵国魂一代代文人武将用他们的诗词表达着爱国报国之情,许多瑰丽的诗篇、高贵的心灵共同成为浸润我们民族精神的血液,让我们用铿锵有力地声音读出来吧!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可以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展示一下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夜阑卧听风雨声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师范读:配音乐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俥(j),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师总结:读文章更深层次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学们感悟到了浓浓的爱国情。这也是品读文章的更高层次。加入德育教育内容:梁启超先生的“富强、民主、独立、自由、进步”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国,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人。【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把距离学生年代久远的爱国诗词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八、课堂小结明真情:虽然我们是平凡普通的中国人,可“位卑未敢忘忧国”,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将梁启超先生可贵的民族精神传承!让中华民族响彻四海八荒,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九、课后作业导阅读:必做:背诵默写“使举国之少年国雄于地球”选作:推荐阅读七子之歌。篇二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2理解文章的主旨。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教学难点:历史地分析梁启超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二 教学设想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可以重温一下1840年之后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历史和进步知识分子探求救国图强道路的过程。2本文的语言特点是通顺畅达,气势淋漓,并且多有恰当的比喻,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三 教具准备:音频朗读图片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听歌曲男儿当自强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有个人在100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知人论世:看视频戊戌变法 走近梁启超提到梁启超,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2疏通文意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怎样疏通文意?(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还有文言文单音词多,我们现在双音词多,可以采用结合语境组词法)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品读课文诵读,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1大家齐读,谈谈你读后的印象生畅所欲言,师最后请学生总结:2知人论世:看视频戊戌变法 走近历史3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感情朗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请同学们采用下列句式回答:我从“u001fu001fu001fu001fu001f” 句 , 读出了作者“ ”之情。学生分小组品读讨论,老师巡查倾听或激趣点拨(五分钟)相互释疑,明确答案4、读课文,找出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1学生勾画后,举手回答:2全班一齐朗读,说说你读后的总体感受。多是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多是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少年中国特别美;用了许多比喻句,写的形象生动;还有排比句,气势淋漓,充满强烈的赞美之情和自豪感。大家或毛遂自荐读或推荐咱们班的朗诵高手读,其余同学评价朗诵,再次体会。者的强烈赞美和无限向往之情。5、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中国少年)6、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作者为什么把这一重任让中国少年来肩负?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答案及其依据。(圈点勾画法、讨论法,品读法)7,大家分角色朗读读第二段(除第一句和最后两句)8通过以上学习,作者告诉我们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可作者没有说出中国少年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少年中国。大家根据近百年的历史史实帮作者出谋划策吧。9、展社会主义新貌 探究异同正是有了先烈们前仆后继的奋斗,才换来了我们美好的社会主义中国。下面大家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不是梁启超的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播放视频:香港和澳门回归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嫦娥一号升空10、播放歌唱祖国的视频音乐,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做法。11、师小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布置作业:以“我为祖国做贡献”写一段话一导入戊戌变法过渡到梁启超以及课文。由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由梁启超怎么会想到变法的思想这一悬念来阅读本文,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二、阅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1、重点字、词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果真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惟进取也故日新日图更新故常敢破格打破常规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本来应当为缘结为一体天戴其苍,地履其黄顶着踏着2、正音:恶w澌s硎xng三、提出突破口什么是少年中国?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四、朗读第一、二段导入1、少年人与老年人性格有何不同?1)老年人常思既往留恋心保守永旧少年人常思将来希望心进取日新老年人思既往照例少年人思将来破格2)老年人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少年人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3)老年人常厌事一切事无可为少年人常喜事一切事无不可为4)老年人如夕照瘠牛少年人如朝阳乳虎2、归纳用比喻、对比,将少年人与老年人的不同性格比喻国家的强弱,以整齐的句式层层深入,形象鲜明。少年人充满朝气,积极进取,敢于破格创新的性格就是少年中国的特点。3、朗读,背诵。注意语势,情感充沛。五、重点研读第三段:(1)、朗读导入(2)、阅读第三段,思考作者如何展望少年中国的美好前途的?1、分析这个段落层次2、把握关键句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说说二三段的关系。本段热烈讴歌少年中国,将希望寄托中国少年,层层深入。3、朗读感受第三段,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1)红日初升横有八荒熟读背诵。2)比喻的作用:红日般的灿烂前景,河出伏流的壮阔发展,有如潜龙、乳虎的巨大声威,有如奇花的壮丽前景,有如干将的勇武形象;3)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4)美哉与国无疆既赞颂少年中国,也讴歌中国少年,表明两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六、朗读感受,背诵,概括中心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表现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篇三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有个人在100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2、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1895年,中日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刺激爱国知识分子干预国事,要求维新变法,拯救国家。梁启超与其师康有为是变法运动的领导人物,时人称“康梁”,建议支持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由于维新派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封建官僚的利益,而且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权威,因此,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也由天津东渡逃亡日本。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康梁等爱国知识分子怎么会产生变法思想呢?105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他写的一篇少年中国说,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他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3、出示学习目标二、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一)朗读课文: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评价提出要求:1、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2、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3、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二)疏通文意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三、品读课文,感受感情,体会语言特点白板出示问题1、大家齐读,谈谈你读后的印象生畅所欲言,师最后请学生总结:(1)、文章写得热情奔放,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振奋人心。(2)、句式整齐,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还有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3)、读起来很顺畅2、朗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感情(1)、朗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以声传情,活化出鲜活的人物感情,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请同学们采用下列句式回答:我从“u001fu001fu001fu001fu001f” 句 , 读出了作者“ ”之情。学生分小组品读讨论,老师巡查倾听或激趣点拨(五分钟) 相互释疑,明确答案预设学生的回答情况(1)从“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读出作者“对东西方帝国主义的强烈愤慨和斥责之情。”从“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 读出作者对东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偏见和蔑视的否定和斥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从“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这一反复句式,读出了作者对东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偏见和蔑视的反感和气愤。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老师归纳总结:对东西方帝国主义的愤慨和斥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师过渡语: 大家觉得品读课文难吗?你有什么诀窍,请露一手。学生小结:读准字音、停顿要恰当、联系写作背景,在背景情景中用心读出作者的感情。师小结并引出下面问题: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大家总结得太好了!下面我们就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学习课文其余部分。3、大家思考:作者认为 中国是老大帝国吗?学生讨论后明确答案:从本文的写作背景中,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处处显出衰老贫弱的老大迹象。从文中“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可以看出作者也认为当时的中国是衰弱贫困的老大中国。回顾1840年1912年清朝灭亡的历史,请举例说明,你认为造成老大中国的是什么人?(慈禧、李鸿章)再现历史,老师播放八国联军进北京电影片段4、读课文,找出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1)学生勾画后,举手回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2)全班一齐朗读,说说你读后的总体感受。a多是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多是对偶句,读起来琅琅上口;b、写出少年中国特别美;c、用了许多比喻句,写的形象生动;d、还有排比句,气势淋漓,充满强烈的赞美之情和自豪感。e、“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句告诉我们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5、自由读其余部分,边读边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金光;汹涌的黄河从地下涌出,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奔向汪洋大海。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跃起,在云中飞舞鳞爪;小老虎在山谷里咆哮,成千上百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奔逃;雄鹰才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冈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企业间的借款合同范本
- 第8课 写意花卉-荷花的画法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化肥厂原料仓库温湿度规定
- 化肥厂复合肥质量检测规定
- 2.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高教版(第三版·李广全)
- 第9课 吉祥物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赣美版六年级上册-赣美版
- 二年级体育下册 正向投掷轻物说课稿
- 中医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校教师请假管理办法(2025修订版)
- 2025年潍坊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知道智慧树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满分测试答案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讲义 课件
- 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模型优质资料
-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进场验收记录表
- 军事训练教学法模板课件
- 物流设施与设备ppt课件(完整版)
- 安检员X射线机培训-共86页课件
- (作业辅导)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班队原理与班主任工作》作业考核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