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考文献:外文文献:1太宰治,太宰治全集M,東京、新潮社,1967 2奥野健男,太宰治論M,東京、角川書店,1960 3相焉正一,太宰治生涯文学M,東京、洋洋社,19904渡部芳紀,太宰治心王者M,東京、洋洋社,19845磯貝英夫,太宰治反俗A,国文学解釈鑑賞,19726鸟居邦郎,人間失格桜桃A,東京,角川文庫,1972(7)7菊田義孝,太宰治罪問題M,京東,審美社,19898饗庭孝男編、鑑賞日本現代文学太宰治M,東京,角川書店,19719津島知子,回想太宰治M,東京、講談社,198310山内祥史,太宰治研究Z,大阪,和泉書院,2007中文文献:11陈潮涯,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J,湖北,文学教育,2010(8)12董雄尔,莫非唯独我是异类人间失格主题反思J,四川,锦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3任江辉,论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文学思想J,四川,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陈希我,太宰治的“生”,“罪”,“死”J,福建,名作赏析域外文苑,2010(3)15周平,宰治的生平与文学M,上海,日语知识,198516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J,北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7于金凤、李恒,躲在角落里的生命真实透过成长背景及作品对太宰治的性格研究J,科技信息,200918谢卫平,解念杰,一个自杀者的生存渴望对太宰治自杀之谜的解读J,天津,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12)19蒋秀,从人间失格解读太宰治的内心世界J,四川,金田励志报,2012(3)20贺耀明,“丧失为人资格”解读太宰治的一生与文学D,吉林,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21高兴兰,日本作家自杀现象探究J,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2陈建焜,人性的懦弱与骄傲有关太宰治的人生与作品D,200923焦欣波,太宰治战后小说的自杀意识J,海南,海南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6)24王秀娟,太宰治-文学的假面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研究背景: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颓废的虚无主义的态度面对社会,力图从中探寻到心灵释放的良药,从而让自己不安,空虚的心灵找到合适的安慰之所,他反俗,自虐的文风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日本的先行研究:太宰治死后,以井伏鱒二、亀井勝一郎、小野政等太宰治的前辈,友人的文献开始,随后有奥野健男,三枝康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后,山内祥史,相馬正一等为代表,到東郷克美,鳥居邦明,渡部芳纪等对太宰治及文学的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在日本,对太宰治研究最为活跃的学者有長部日出雄,安藤宏,细谷博等。一般来看到现在为止对于太宰治及其文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太宰文学潜在的恐惧感,绝望感及对自我的彻底否定等来看,将无赖派,即戏作派的太宰文学定义为“青春的麻疹”,病弱文学及毁灭文学。由于其中充满着的颓废,避世之美,死与破灭的诱惑等,常常将太宰文学视为魅力与危险共存的文学。另一方面,与之相对的是以渡部芳纪为代表,对病弱文学,毁灭文学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认为太宰文学表面具有软弱性,但从根本上,太宰是精神贵族,其文学拥有心之王者的积极的一面,作品中的上升意识与下降意识同时存在。太宰文学始终强调对物质幸福的否定及精神的幸福与丰富。中国的先行研究:中国学界对于太宰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期刊论文上,而大多数比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也主要集中在对于太宰治文学思想的研究上,其中较有学术价值的有:杨伟的太宰治思想发展论,焦欣波的太宰治战后小说的自杀意识,菜超的与太宰治的基督情结,陈希我的太宰治的“生”,“死”,“罪”等。学术论文方面,有王秀娟的太宰治文学的假面,邹乃馨的斜阳的人物像,王秋君的太宰治女性独白体作品的解析等。国内对于太宰治及其作品的研究没有日本先进,但相信随着大家的努力,大家对太宰治及其文学会有进一步的了解。欧美的先行研究:西洋文学界,虽对太宰文学给与高度评价,然其介绍的作品却很少。一般,西洋文学评论家将太宰治与加缪和卡夫卡放在一起。研究计划:人间失格作为太宰治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一直被认为是太宰治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奥野健男为标志的日本国内学者主要透过“自杀”的个人体验来探寻太宰治的死亡本质和生命之感,认为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绝唱,是丧失为人资格的现代人的孤独感的象征。中国学者以叶渭渠为主,主要从人物角度阐述“自我丧失”的精神历程,叶渭渠认为作品“以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为基础,用主人公大庭叶藏日记的形式,写出自己之所以“丧失为人资格”的故事。本文将以先行研究为基础,结合两者观点,以人间失格为中心,从作品中反映的虚无,恐惧,生死罪等思想,围绕大庭叶藏的成长背景,性格,经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国民性及太宰治的个人成长环境探讨太宰治的生死观。希望通过本文能使大家更好的解读人间失格,了解太宰治的内心世界。研究方法:首先,认真仔细地阅读太宰治的作品及相关资料,在了解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性强的方面即太宰治的生死观进行研究,确立研究方向。然后,收集有关太宰治生死观方面的文献,资料,作家评价,先行研究,开始正式的研究。研究目的:本文试图以人间失格为中心,从文学与人生,孤独与死亡的角度,深入太宰治的思想,探讨太宰治的生死观,使大家能更好的认识太宰治,认识太宰文学,无赖文学,能更好的解读人间失格的真正含义。研究的可行性及意义:太宰文学作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有着深刻至人心底的影响力和经久不衰的持久力,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较高的评价。鸟居邦朗评价“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太宰治正是以自身为原型创造了叶藏其人”,“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遗书”。本文选择以人间失格为中心探讨太宰治的生死观,正是因为太宰与主人公大庭叶藏人生经历及其相似:彼此都体弱患有肺病,自卑孤独而刚正不阿,曾服镇痛剂中毒,曾被强行送入精神病医院,曾以自杀辅助罪被捕,曾与有夫之妇投河自杀等等。人间失格可以说是最能代表太宰治晚期思想的作品。本文在先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宰治用自我为原型所创造的人间失格为中心,从作品反映的虚无,绝望,恐惧,生死罪的思想入手,从性格特征,人生观,时代背景等方面分析这些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将之上升为对太宰生死观的探讨,得出太宰治的死乃是对生的渴望的表现这一结论。论文目录:要旨(日本語)摘要(中国語)第一章先行研究第二章有关于人間失格中大庭叶藏2,1“道化”-虚无与恐惧感2,2“堕落”-绝望感与罪恶意识 2,3拯救与自杀-幸福感与自杀意识第三章这种情感形成的原因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高级实战模拟题集与答案详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初中体育专业热点分析及备考建议
- 2025年电子商务实战运营模拟题
- 2025年中级炼钢技术考试热点分析与模拟题解答集萃
- 请安装字体12课件
- 2025年全面解析物资储备管理局招聘考试模拟题集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电视信号传输服务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金属非金属矿山(小型露天采石场)-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核电站用过滤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职业技能健身教练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物流跟踪管理办法
- BIM建模(活页式) 课件 61.项目桥梁轴网创建 -70.视觉样式
- 巡察整改培训课件
- 学校竣工活动方案
-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
- 矿山巷道测量方案(3篇)
- 快板入门教学课件
- 《毕业班最后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GA 68-2024警用防刺服
- T/CCIAS 009-2023减盐酱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