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2016 初一语文上第 17 课古诗五首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17 古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各自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 1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 幽渺的意境、精炼优美的语言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像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一支美妙动听的歌,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如同奔涌的热血,棱角分明的脸庞。欣赏2 / 9 五首古诗,感受 “ 这边风景独好 ”! 设计 2 先播放周华健的朋友,后讲述友情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今天学的五首诗就是这样的。 合作学习 探究与交流 (一)学习杂诗 1作者简介 王维(约 701 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2解题 “ 杂诗 ” 是指写一些零星感想的诗。不只是说诗作偶然, 还流露诗人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情思。 3内容分析 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便欲知家乡事的分外急切的心情。那么,身在异地的异客,最想知道什么样的事呢?最令诗中主人公亲切怀念的却是花窗前那枝梅花开了没有。用梅花作为繁多家事的借代,不但更加生活化,而且也诗化了最普通的家务事,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独钟情梅花那种清高超脱的品性。全诗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 3 / 9 4小结 诗人以白描手法来写,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二 )学习夜雨寄北 1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 813 约 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2内容分析 一、二句:诗人从对方来信写起,对方问 “ 归期 ” ,而诗人只能以 “ 未有期 ” 作答,无奈之中转而写巴山秋水萧瑟之景,寄托离别愁绪。 三、四句: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想象:终会有一天回家与亲人重逢的,同时也道出了离愁别恨。 这两句诗是由当时的苦况所激发出来对于未来欢乐时光的憧憬,诗人想象日后与亲人重逢,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不免因现在的形单影只而感到孤寂与痛苦。用相聚的欢乐衬托出今夜 的痛苦,曲折委婉,余味无穷。 3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游人羁旅他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作者把情与景紧密结合,把现实与想象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构思独特,耐人寻味。 (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 4 / 9 1作者简介 郑谷(约 848 约 909),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 2解题 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 “ 淮上 ” 即扬州, “ 别 ” 在这里不是送别,而是握别,即友人去 “ 潇湘 ” ,诗人自己去长安。 3内容分析 一、二句:交代与友人握别的时间、地点,表达彼此分别时愁上心头的心情。 三、四 句:写两位好友在笛声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风中传来数声笛声,好像在说着别离时刻就要到来。离亭送别,愁绪万千,情深酒酣,欲言又止,握手告别,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心情,情景交织,深切感人。 4小结 本诗通过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板书设计 故乡人说故乡事 杂诗白描手法 异张人心系家乡 5 / 9 孤寂 夜雨寄北回环往复 思乡 依依惜别 淮上与友人别情景交融 难舍难分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友谊的名言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 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纪伯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二、合作学习 探究与交流 (一)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 9 1王勃与 “ 初唐四杰 ” 王勃(约 650 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2内容分析 首联点出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上任的地方。两个好朋友即将分别两地,为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调。诗人出于对朋友的依恋和关心,借描写两个地方的地势与风貌,在展现雄浑开阔的境界中隐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写劝勉友人,不作哀伤之别,同时也是自勉,既蕴含着作者送行的深情厚意,又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 颈联抒写真挚的友情,劝慰杜少府不要为远离朋友而伤感,因为山高水远不能阻隔知己朋友的感情。 语言形象凝炼,饱含深情,富有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伤感,代之以豁达的感情,给友人莫大的安慰鼓舞。 尾联,以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互勉。劝友人要心情舒畅的到任,不要像青年男女那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3小结 这是一首赠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慰勉,歌唱了真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朴素无华,自然流畅,用质朴的语言写壮阔的胸襟,于质朴之中蕴含警策,在豪语之中饱含关怀体贴,读来亲切感人。 (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 9 1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 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2内容分析 首联:直抒对二十三年来被朝廷 “ 弃置 ” 在 “ 凄凉 ” 之地的愤懑与苍凉。点明自 己在巴山楚水这荒凉之地度过了二十三年之久。 这两句是承诗人白居易诗尾 “ 二十三年折太多 ” 而来,诗中用 “ 巴山楚水 ” 概括他被贬之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一句,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不平。 颔联:借用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悲痛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借用两个典故,暗示因被贬时间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心情及对当时生活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 颈联:以 “ 沉舟 ”“ 病树 ” 自喻,表示坚信新事物终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这联突然振起,一改忧伤低沉的情调。 尾联:照应白居易赠诗一事,表示自己 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同时也是激励友人。 此诗是诗人对二十三年来被贬生活的总结,也是诗人对友人赠诗的一首和诗。表达了诗人虽被贬多年,但仍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引用历史典故贴切,是本诗的一个成功之处。巧用对比,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事物之中,创作出 “ 沉8 / 9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的千古名句。本诗写得起伏跌宕,沉郁之中见豪放。 3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这两句诗千年流传,你是怎么理解的? “ 沉舟 ” 和 “ 病树 ” 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 “ 千帆 ” 和 “ 万木 ” 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佳作得意的新贵们。 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白居易称赞这一联 “ 神妙 ” ,就是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价的。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可以不必以 “ 沉舟 ” 和 “ 病树 ” 相比,则只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自然是无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专项归类复习卷(四)《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含答案)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教育咨询招生方案范文
-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城关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真题化学试卷(含答案)
- 动态测试方法-洞察及研究
- 常州市委托物业管理合同5篇
-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试题题库测试卷和答案
- 预算考试题及答案
- 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题库及答案
- 《新能源技术与应用》课件
- 肾错构瘤知识课件
- 合同账户变更协议
- ICU发热与体温管理课件
- 肺癌护理查房新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老年护理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学生心理健康一生一策档案表
- 跌落机操作规程
- (高清版)DBJ33∕T 1319-2024 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技术标准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
- 酒店餐饮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