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附答案)_第1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附答案)_第2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附答案)_第3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附答案)_第4页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2016 年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1 春导学案及课件(人教版附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元 1 春 【导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 【学习重点】 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精彩的语言。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时计划】 2 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 “ 自学互研 ” 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 ,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 / 11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 1 2 名代表展示环节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 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块写有 “ 自幼双目失明 ” 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给他。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话。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请同学们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话 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同学们,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认为春天是最美好的,这个人居然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自然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 ,具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3 / 11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步骤一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水涨 (zhng) 捉迷藏 (cng) 酝酿 (ynning) 应和 (h) 薄烟 (b) 黄晕 (yn) 蓑衣 (su) 抖擞 (dusu) (2)词义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宛转:同 “ 婉转 ” ,形容声音圆润。 抖擞:振作 (精神 )。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 ,迎风摆动。 2作者名片 朱自清 (1898 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4 / 11 步骤二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指导朗读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朗读时基本语调应该轻柔、缓慢、自然,并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采用范读、指名读、分组分段读、 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反复朗读,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学法指导: 针对步骤三中的赏析语言 语言赏析技巧 (一 ) 1描写句的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 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或从 角度进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 2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在句子的赏析:联系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从字词的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赏析。 3修辞句的赏析: 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 (拟人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具体形象地表现了 。 夸张:这个句子运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 事物 的特征。 对比: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 与 进行对比,突出了 。 5 / 11 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 。 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抒发 强烈感情 (或使 观点更鲜明 )。 2.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 (1)文中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交流点拨】喜爱与赞美 (2)课文主要围绕 “ 春 ” 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盼春、绘春、赞春。 (3)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4)这五幅图中的事物各具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春草图 生机勃勃 春花图 百花争艳 春风图 轻柔温暖 春雨图 润物无声 (绵长、细密、轻柔 ) 迎春图 精神抖擞 步骤三 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1作者在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 2要求用这样一个句式: “ 我认为 画面好,因为它写6 / 11 出了 ” ,从名称、特征、角度 (顺序 )、写法、修辞等方面对你喜欢的春景图进行分析评点。 【交流点拨】 (一 )盼春归 1 “ 盼望着,盼望着 ” 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 “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 “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先写 “ 一切 ” 画出春的轮廓。用 “ 朗润 ” 写春山光泽;用 “ 涨 ” 写春水涣涣;用 “ 红 ” 写春日暖人。这三个 “ 起来了 ” 照应 “ 刚睡醒 ”“ 张开了眼 ” 。 (二 )绘春图 春草茵茵图 1用 “ 偷偷 ”“ 钻 ” 写春草的情态;用 “ 嫩嫩的 ” 写春草的质地;用 “ 绿绿的 ” 写春草的色泽; “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 写春草的长势。 2 “ 偷偷地 ” 和 “ 钻 ” 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 偷偷地 ” 和 “ 钻 ” 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7 / 11 3 “ 嫩嫩的,绿绿的 ” 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的质地和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春花缤纷图 1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缤纷图的? (1)“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写花朵多。 (2)“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写花色艳。 (3)“ 花里带着甜味儿 ” 写花味甜。 (4)“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由眼前的春华联想到秋实。 (5)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6)“ 野花遍地是 ” 写野花的多; “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不仅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 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2)“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 (3)“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用比喻、8 / 11 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3 “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 如果把 “ 闹 ” 换成“ 叫 ” 好不好? 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 “ 叫 ” 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 “ 叫 ” ;而且用 “ 闹 ”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 闹 ” 字,境界全出。 “ 叫 ” 只能表明 “ 喊叫 ” ,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也不浓。 春风和煦图 1观 察景物必须 “ 五官开放 ” ,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 “ 春风和煦图 ” 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 (1)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2)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3)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 “ 春风和煦图 ”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 吹面不寒杨柳风 ” 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2)“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3)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 悦。 9 / 11 春雨润物图 1 “ 春雨润物图 ” 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 (1)“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 写出春雨的经常。 (2)“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写出春雨的细密。 (3)“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写出春雨的轻盈。 (4)“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 写出春雨的润物。 迎春图 1文章怎样描写 “ 迎春图 ” ?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2为什么要引用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这个俗语? 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三 )赞春 1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 “ 新 ”“ 美 ”“ 力 ” 。 2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这三句的顺序,从 “ 娃娃 ” 到 “ 小姑娘 ” 到 “ 青年 ” ,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所以顺序不能颠倒。如果把10 / 11 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步骤四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文中句式 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地、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增添了文章的形象性;排比句和 “ 了 ” 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2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春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2)仿写句子,赞美春天 请仿照课文中的 “ 春天像 _” 的句式,运用我们在课文中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或以春天来了为题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