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的“乐”“悲”之辨.doc_第1页
《兰亭集序》的“乐”“悲”之辨.doc_第2页
《兰亭集序》的“乐”“悲”之辨.doc_第3页
《兰亭集序》的“乐”“悲”之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的“乐”“悲”之辨 王羲之的兰亭帖乃书中神品,其所撰兰亭集序同样也是文中妙品,二者可谓书文双璧,交映生辉。兰亭集序一文语言清新隽永,情感曲折深致,主旨因关涉“生死观”这一哲学命题的探讨而显厚重深沉。 兰亭集序的情感脉络十分清楚,王羲之在文中用了“乐”“痛”“悲”三字点出了自己的情感激荡和变化。通常注家们把这三种情感诠释为:在良辰、美景、贤人、雅事四美俱全的兰亭集会上享受到的诗意人生的快乐;面对胜景不长、盛宴难再的现实生发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之情;昔人、今人、后人千古同悲“生死难同”的生命感悟。 此番阐释单从结论本身来说并无什么不妥。但如将其置于文本对照细读,却仍不免有阻滞之感,令人生疑。问题症结主要出在文章第二部分结尾处,王羲之发出“岂不痛哉”的喟叹之前引用了一句古话:死生亦大矣。因为之前全文无一句话在论“生死”,此处出现的这句话似与前文割裂,无迹可寻,显得突兀。王羲之此处引用之由何在?不难看出,后文紧接的“岂不痛哉”的感慨,其依据正是“死生亦大矣”,质言之,“大”引发了王羲之的“痛”。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成了何谓“死生亦大矣”?它与前文有着怎样的联系? “死生亦大矣”的课文注释是:“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此注贴着原文字面义而行,悬置了“大”的内涵阐释,未免失之笼统粗泛。一般注家在分析“痛”之由时,或有意无意地跳过了“死生亦大矣”这句话,或直接将其与第二部分王羲之的“人生苦短”之悟等同,遮蔽了“大”的丰富内涵。细加品析,将“人生苦短”与“死和生也是件大事”二者划等号实在勉强。 将“死生亦大”作为解读全文的基点,循此思路,我们该思考的是:一、兰亭集序第一部分的“乐”、第二部分的“人生苦短”,它们与“生死”有无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二、“死生亦大”何以让王羲之“岂不痛哉”?三、昔人、今人、后人千古同悲的理由何在? 而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重返现场,重新审视那场名动天下的千古盛宴兰亭雅集,去追寻当年风流名士们的足迹,探寻“乐”之真谛,从而查找出王羲之由“乐”生“痛”而至“悲”的内在理路。 东晋中期,门阀世族专政的格局暂且稳定平衡下来。在相对和平的这段时期,士风有了新的变化,名士们悉心庄老,神往山水,任情适性,亦官亦隐,追求雅致、蕴藉、风流、超脱、逍遥、诗意。他们发觉一切,包括自己的精神家园都在山水之中,山水甚至就是他们自身。王羲之、王胡之、谢安、孙绰、支遁等,都是这种士风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山水中体味玄理,安顿精神,与秀丽的山水风月发生某种精神共鸣,形成某种异质同构和生命共感。而这种共鸣和共感就是他们以庄老心态为魂的“生死观”:在寄情山水中追求逍遥自适,达到物我两忘和生死等同的精神境界。 王羲之等人当年在兰亭雅集上所作的山水玄言诗正可佐证此种“生死观”。王羲之在他的诗中写道: 大矣造化功,万殊靡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庄子齐物论以山林群籁为喻,说明万物虽千差万别,但在“道”的面前它们都是齐同、平等的。王羲之深沐庄老之风,他笔下的万物均齐,平等地享受着自然的恩惠;孙绰用“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来感叹心与物会、物我化一;谢安更是用“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来表达物我均齐、生死两忘的生命意识和哲理感悟。在兰亭雅集上,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欣于所遇”中“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于无限和谐之中,体悟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适情悦意。至此已不难发现,兰亭雅集的“四美俱全”只是“乐”之表,而物我两忘、生死等同的“生死观”追求才是“乐”之内核。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确切时间没有定论,但这无论是他在盛宴曲终人散时的当场挥毫而就,还是在修禊事毕,沉寂一段时间后的反思之作,他写作这篇序文时对兰亭雅集有了重新审视,却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章第二部分开首即用“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来对这场盛会重新做了总结,定下了“好景不长,盛宴难再”的基调。接着王羲之展开了层层论述。他先对东晋“人之相与”的时风进行了描述:或在一室之内坐而论道,谈玄悟理;或遨游山林,不拘形迹。这两种生活方式都是王羲之本人熟悉并浸淫其中的。他曾听也是兰亭雅士的东晋高僧支遁讲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羲之遂“披襟解带,流连不能已”。而邀约好友啸傲山林,放浪清风明月间更是王羲之所好。他在彼时那样的生活中曾“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此时王羲之坦陈,人的情感是变化的,难以恒常,因此会“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一切都只是“暂得”而非永恒,“物我两忘”仍无法摆脱“老之将至”的如影随形,生命只在美好中静静流逝。所有的美好,都会迅速化为“陈迹”并“终期于尽”,而这一切,人类自身完全无法掌控。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现实面前,王羲之此时对“生死”已了然于胸: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死绝对无法等同,那种想通过寄情山水以求逍遥自适,从而在物我两忘中实现生死均齐的想法只能是虚幻的痴想和妄念。 这就是王羲之对“死生亦大矣”的“大”字之意真真切切的体悟。直面残酷的事实本相,王羲之顿感沉重,由不得出以“岂不痛哉”的沉痛之语。这“痛”,是王羲之从现实真相中产生的一种生命悲剧意识,是打破虚无生死观幻象,重建现实生死观的嬗变阵痛。而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世事无常种种都作为了论据,最后指向了“死生亦大”的现实生死观。正如“四美俱全”和“生死均齐”分别为“乐”之表里,“人生苦短”与“死生亦大”同样构成了“痛”之表里。一言以蔽之,王羲之“乐”得昏昧,“痛”得清醒,只不过,昏昧是有意为之,清醒则成不得已。 “痛”的实质厘清了,“悲”的真相也就水落石出。下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紧承“岂不痛哉”而来,昔人触动情怀的原因与今人王羲之如出一辙,正是“死生亦大”的现实生死观所带来的。明白了所谓“生死均齐”的荒诞本早被古人勘破后,王羲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何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里,王羲之用“虚诞”和“妄作”的结论清楚地阐释了“死生亦大”的内涵。想到这种对生死观的苦痛思考还将穿越时空,在一代代人中激发共鸣,王羲之不禁喟然长叹:悲夫!不难看出,王羲之的“悲”发端于“痛”,“悲”与“痛”同源并同质,都是基于现实生死观的痛苦求索而触发的情感,只是惯于玄想的王羲之将“痛”绵延、叠加、递进成“千古同悲”,升华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 兰亭集序一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