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学观_第1页
我的语文教学观_第2页
我的语文教学观_第3页
我的语文教学观_第4页
我的语文教学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我的语文教学观 现在 ,许多的教育刊物都在探讨创新 ,各级各类的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 ,不断地推出各种所谓创新教学优质课 ,与此相关的音像制品也不少。这充分说明创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语文以其广、博的特点 ,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了全面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提高道德 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 (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教科书新教材语文说明 )。我们不难发现 ,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和容量等发生显着变化的时候 ,我们为每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仍旧包含有提高道德品质、加强思想修养、培养某方面能力等几个目标。 当前的语文教学是较为死板的 ,缺少激情 ,缺少活力。制约语文课堂教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填鸭式、封闭式、强受式和分析式教学 ,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生没有真 正成为课堂的主2 / 8 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哪 ?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怎样激活语文课堂。 一、如果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语文有什么用 ?有学生用这种怀疑的口吻问我这个问题。 我无以回答。我总觉得 ,以有用无用来评价语文 ,实在是难以看出有多少合适的答案。 论考试得分 ,语文远不如数理化那样来得直接。论学习热情 ,母语赶不上外语已是不争的事实 -会外语已经成为某些招聘中必须跨越的门槛。论学习效率 ,语 文学习永远不可能速成 -它如细雨润物般的耐心已经让快节奏的现代人不能适应。 语文当真这样没用 ?我心的确难平 ,为自己有职业 ,更为了语文。 有人说 ,人必须面对三个世界 :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 如果为了满足生活和知识两个世界 ,语文的确是有很多不和时宜。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境界 ,语文学习的确也只能是味同嚼蜡。熟记再多的作家的名字而不去读书知人 ,记忆在大脑里的概念除了能给你在考试时换来可怜的几分和装点一下自己谈吐外 ,确是没有什么用处。在探求未知世3 / 8 界上 ,语文总是被多次 质问 :你有什么用 ? 但是 ,你的世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心灵世界。如果把语文学习与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联系起来 ,语文学习才可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 ,这种时候 ,我才会很自信地说 :学习语文吧 ,它会给你一个丰富的世界 ,一个关乎心灵的世界。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敢质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现在语文课教师口若悬河 ,不是最重要的。好的语文课 ,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 ,创设学习情境 ,促使学生爱读书 ,爱表达 ,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 ,语言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 ,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实话实说 ,因为主持人创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平民化环境 ,观众感到愉悦、才轻松善谈。我们的教师大多是传统的教法 ,拿起书在讲台上讲 ,类似一种打针注射式的教学 ,学生不喜欢 ,只有消极抵抗。这个责任不在学生 ,比方说开演唱会 ,观众不愿听 ,难道能怪观众吗 ?上宋定伯捉鬼时 ,我让同学们评论 ,大胆质疑。果然有同学说 :尽管这篇文章的课前提示中说表达的是人的智能怎样战胜鬼 ,但我认为课文反映的这个鬼是个很老实很善良的鬼 ,既没有伤害人的动机 ,也没有伤害人的行为 ,却被人所骗 ,将人背了一路 ,没想到遭人暗算 ,被弄死 ,卖掉 ,我觉得人的所作所为还不如这个鬼诚实磊4 / 8 落。气氛宽松了 ,有价值的问题接连提出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001 年 10 月 30 日中国青年报头版文章福州小学生质疑语文课本 ,我觉得这类事在我们中国是很难得的 ,这位老师给学生创造大胆质疑的宽松环境值得我崇敬。 作家王安忆有一句话 :森林 ,也许你一辈子都不会见到 ,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你的呼吸。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正是这样一座森林 ,这样的森林滋润着你的呼吸 ,联结你的心灵世界。 走近这片森林吧 ,成为森林的主人 ;扩张这样的森林吧 ,让自 己的灵魂充满绿色。 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 ,学生才会质疑。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 ,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 ,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 ,只习惯于老师讲的单向活动 ;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开始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 ,对此方法失去了信心。我觉得 ,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做法是要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 ,学生才会质疑。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范文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明白了这一点 ,既摆正了教材的位置 ,也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范文不过是个例子罢了。 在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 ,我先不做任何评价 ,让学生对文章的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以评论家眼光谈了十多点 ,如结构 ,选材 ,抒情等方面。可以说 ,凡是老师一般能讲到的地方他们几乎都说到了 ,更为可贵的是学5 / 8 生还提到了这篇文章的多处不足。一位同学说 :这篇文章出现用词上的重复是不应该的 ,作为名家名篇是应该避免的 ,在倒数第二段中 ,赞美志愿军战士时写到 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 ,其中美丽和宽广这个短语与开头第三段中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中的词语重复。另一位同学说 :文章开头说在朝鲜的每一天 ,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这东西两个字用的不妥当 ,东西一般指的是物 ,从全文看 ,感动作者的是诸多的事而不是物 ,所以应该改为事情。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更有价值 ,敢于质疑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精神的体现 ,不在于结果 ,而在于这种思考的过程 ,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没有批评家的眼光 ,就象教徒读圣经一样的顶礼膜拜 ,是断然提不出问题的。 三、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也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学习形式 ,新的学习方法。 1 2 下一页 我看过很多的观摩课 ,其中不乏组织有序 ,形式新颖 ,内容充实的好课。但也可有许多课 ,教师为了创新 ,整堂课花样百出 ,看起来形式新颖 ,也很热闹 ,但细细地探究6 / 8 一下 ,也许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创新的是老师 ,而不是学生。教师的创新 ,并不等于学生创新 ,相信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教师的花样再多 ,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加以接受并延伸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还是不起作用。因为这些花样只是为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其实很多教师也许本来就是这么理解的 :创新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吗 ?所以他不断创造新的教学过程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也引导学生 尝试新的学习形式 ,新的学习方法。这当然是有好处的。在知识传授的角度上讲 ,它当然好过满堂灌。但是 ,我认为首先应该阐明的是 ,创新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 ,包括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现在有些教师所做的则是恰好相反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 ,为了提高成绩。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习是很重要的 ,是学生成长所必需的 ,但学习都是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为了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是为了创新 !而一切在别人的安排下 ,只跟着别人花样繁多的指导就可以顺利得到一切 ,这样的学生何用创 新 ?何来创新 ?何言创新 ?要培养学生创新 ,必须先使学生主动起来 ,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没有主动意识 ,创新就是空谈 ,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种形式 ,学生的能力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创新是个体主动的行为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的能力 ,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只有学生主动了 ,才能在知识7 / 8 学习和身体成长的过程中 ,不断发展自己 ,素质教育才会不断前进。还学生随心所欲 (拉伯雷语 )的自由 ,不压抑、扼杀其创造天性 ,创新说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四、语文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重视点滴的积累。 语文的 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应重视点滴的积累 ,一节课就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了。对于要几节课才能完成的课文 ,可定出不同的目标分别在不同的课堂上解决。如祝福第一课时理清情节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 ,第三课时分析环境的作用。 荷塘月色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景中饱含的情 ,我与地坛中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米洛斯的维纳斯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灯让学生会用象征手法 ,雷雨理解戏剧冲突 五、希望我们大胆尝试 ,勇于探索 ,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革命。 改革创新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向了 教与学的堤岸 ,我们随便拾取一颗 ,都会将我们狭窄的讲台装饰得别开生面。从赫尔巴特的五段论 (预备 提示 比较 概括 应用 )到杜威的五环节 (情境 问题 观察 解决 应用 ),从魏书生的教学六步 (定向 自学 讨论 答疑 自测 自结 )到钱梦龙的三主方针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教材为主8 / 8 线 ),教学在一个个教育家殚精竭虑的实践中已翻开了尊重权威但否定模式的新篇章。在教学原则的旗帜下 ,各路人马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教无定法的实弹演练。但要记住 ,一节课只能恰当地运用一种教法或以一种教学方 法为主。要么进行点拨 ,要么组织讨论 ,要么进行辩论 ,甚至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 ,或者将课堂变成剧院 ,变成创作间 ,变成凭学生任意涂抹的画布 ,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