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doc_第1页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doc_第2页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doc_第3页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硬联合麻醉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袁建蓉 泸州市合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省合江县646200 【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病人作好术前、麻醉前准备。入手术室后心电监测,面罩给氧2L/min。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根据手术侧肢体选取左/右侧卧位,L23为穿刺点,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等比重0.375%布比卡因3ml,调整麻醉平面,控制麻醉平面不超过T8。对照组,全身麻醉,以0.1mg/kg咪唑安定、35g/kg芬太尼、0.050.12mg/kg维库溴铵和12mg/kg异丙酚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术中微量泵入510mg/kg/h的丙泊酚和1012g/kg/h的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根据手术要求酌情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手术方式均为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固定术,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完成;麻醉实施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完成。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早期功能锻炼和抗深静脉血栓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组别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对比用X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为(78.620.0)h、术后住院时间为(9.13.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其中1例呼吸系统感染,1例心血管疾病,1例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为(106.335.1)h、术后住院时间为(11.64.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0/30),其中3例呼吸系统感染,1例心血管疾病,2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认知障碍。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渐上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高达35.7%,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不是骨折本身,而是一系列并发症。积极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麻醉方式起到关键作用,可影响手术效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是AO/ASIF在PFN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型髓内固定系统,由于PFNA配有精确的定位装置,操作更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2,可作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首选方法。本研究中对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PFNA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方法。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椎管内麻醉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3;本研究中,观察组均选用腰硬联合麻醉。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早期功能锻炼和抗深静脉血栓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