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土肥基础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ppt_第1页
夯实土肥基础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ppt_第2页
夯实土肥基础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ppt_第3页
夯实土肥基础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ppt_第4页
夯实土肥基础助推农产品质量安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夯实土肥基础助推农产品 质量安全,报 告 人:赵永志 研究员 单 位: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报告时间:2014年1月11日,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上牵中央,下连百姓,任重道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主要内容,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土肥工作存在的问题,土肥工作发展的思考,四,北京市土肥技术实践,对相关单位的建议,一、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一)影响公众的健康,(二)影响政府公信力,(三)影响农民的增收,(四)易引发贸易争端,(五)农产品安全是都市农业的基本目标,1、优良生态 2、优质产品 3、优美景观 4、优势产业,危害的直接性: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危害的隐蔽性:仅凭肉眼难以判别,需开展检测 危害的累积性:长时间积累,往往造成较大伤害,1、农产品安全危害的特点,产地环境:土壤健康状况、环境状况 投入、生产环节:农药、化肥、其他投入品 流通、消费环节: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 其他可能情况: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污染,2、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源头,3、土肥是影响“舌尖上的安全”的源头,没有干净健康的土壤、安全优质的肥料及养分合理利用不可能保证百姓“吃啥有啥、吃啥啥安全”,绿色食品对土肥水的要求,(1)对土壤肥力要求 生产AA级绿色食品时,土壤肥力要达到l、级,绿色食品对土肥水的要求,(2)对土壤环境要求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所列的限值,表来源: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绿色食品对土肥水的要求,(3)对灌溉水要求 绿色食品产地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所列的浓度值,表来源: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对肥料投入品的使用建议,禁使用类:没有登记及不合格的肥料产品,以垃圾、污泥为原料加工的肥料,禁用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限制使用类:依据氮、磷风险控制指标,限制农田化学氮肥、磷肥的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 鼓励使用类:商品有机肥、绿肥、天然矿质肥、配方肥、缓释肥等绿色环保肥料。,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就提出了农业的八字宪法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提 升 四 个 能 力,4、土肥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二、土肥存着多项严峻问题,(一)土壤健康状况不理想 (二)肥料投入品参差不齐 (三)养分资源利用不科学,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 京郊耕地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京郊有机质含量低:为15.6g/kg,低于全国的23.5g/kg 京郊高中肥力面积少:中等肥力48.5%, 高肥力17.6%,(一)土壤健康状况不理想,1、耕地土壤质量水平低,2、土壤酸化,全国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pH平均 下降0.5个单位 华东区土壤pH值平均为5.9,与二次 土壤普查下降0.2个百分点,危害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 如细菌、放线菌适宜在中性、微碱性环境 影响养分的转化和有效性 pH6.5左右,大多数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都较高。pH5.05.5时,铝和锰的溶解度升高,对作物产生毒害 影响土壤物化性质 pH值高时,土壤胶体负电荷数量增多,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土壤保肥性、供肥性增强。 植物生长与土壤酸碱环境有关,作物适宜的pH范围,3、土壤障碍因子增多,土壤板结,次生盐渍化,耕层变浅,根结线虫严重,土传病害多发,4、土壤污染严重,目前,我国面临土壤环境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固体废弃物如秸秆、塑料、生活垃圾、干性有机肥等处置不当,均可成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固体废弃物。5000万亩不宜耕种。,京郊耕地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与1985年耕地环境背景值相比,86.1%的监测地块发现含有汞、镉、铅、砷、铬等重金属元素;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全市耕地中清洁级占97.8、尚清洁级占2.0、已污染级占0.2。,土壤污染,(二)肥料投入品参差不齐,1、肥料质量总体合格率不高,监督抽检的85个肥料产品中,合格产品62个,合格率为72.9%。其中: 有机肥料:合格率为60.7% 水溶肥料:合格率为78.0%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合格率为85.7%,2、有机肥料存在抗生素残留,部分有机肥中检测出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抗生素及抗菌药物,有机肥抽检结果,3、非法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部分水溶肥中检测出胺鲜酯、甜菜碱、矮壮素、复硝酚钠、萘乙酸钠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杀虫剂。,4、存在其它问题,产品标识不规范、不准确; 存在重金属超标、营养不全或超量; 法律依据与质量标准有相互脱节之处; 对不合格肥料管理和查处的手段有限。,(三)养分资源利用不科学,1、氮肥施用超量,氮素超量:N素纯量投入平均32.9公斤/亩,远超适合量26.7公斤/亩,暴饮暴食,番茄脐腐病,生菜干烧心,白菜心腐病,氮肥投入过多,影响了蔬菜作物对钙的吸收,引发缺钙性生理病害。,2、肥、水利用率低,肥料利用率:氮肥30%-35,磷肥10-20,钾肥4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 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的粮食不及世界的1/2,美国的1/3。,2005年玉米施肥量和产量比较,水肥用量大,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小麦、玉米的水分生产力,约1.0-1.7公斤/方,西欧达1.7-2.4公斤/方,2010年玉米施肥量和产量比较,农业有机废弃物养分资源丰富,2012年农业有机废弃物 1980万吨,可替代13万吨尿素,29万吨过磷酸钙, 11万吨硫酸钾 可利用资源量可观!,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秸秆、畜粪便肥料化利用率分别为30%、20%,造成土壤、环境污染 影响农产品安全!,3、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率低,总体问题,肥料施用结构、比例、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 化学肥料依赖度过高、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率低 水肥一体化等循环技术覆盖率低、应用面积小 肥料监管制度不完善、力度不够、安全风险高,给农产品安全带来巨大压力!,三、土肥工作发展思考,(一)充分认识土肥工作特性,基础性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母体,土肥基础好坏直接制约着农产品安全 长期性和艰巨性 土壤培育、肥料监管、技术推广等见效慢、周期长 人口增加与城镇化,至耕地数量质量下降,土肥工作长期性和艰巨性日益突出 科学性 土壤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土壤学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 对其利用管理具有复杂性、需要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以先进理论为依据,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公益性 事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是一项强农富民、具有很强公共属性的公益性工作,基础性、长期性、艰巨性、科学性、公益性,习主席:耕地不仅有数量红线,也有质量红线!,坚持观念创新,坚持管理创新,坚持产品创新,坚持机制创新,坚持推广方法创新,创新 思路,(二)创新土肥工作思路,观念 创新,服务对象,功能定位,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功能定位,由为农业生产功能服务,转变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示范、应急保障5大功能服务,服务对象,转变由为农村服务转变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为农民服务,向农民和城市居民共同服务,服务内容,由为生产服务,转变向产前、产中、产后加工的全方位服务,服务方式目标,由单一形式向综合化、系统化、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智能化和实效化方向发展,(二) 管理创新,3、技术产品创新,技术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高效、安全,要便于农民应用。 例如,推广配方专用肥,通过把 各种营养元素形成一袋子肥料, 像“中成药”、“保健品”,方便简单。,全社会关注 注重推动全社会对土肥技术服务的关注、支持、参与、实施,4、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制度结合,注重土肥技术推广服务法律制度保证、行政推动、技术支撑、政策引导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体系,注重建立行政、科研、教育、推广、企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多元化土肥服务体系,5、技术推广方法创新,绿色发展-增强土肥管理环境友好度,循环发展-促进土肥水作物的和谐,精准发展-提高土肥水利用效率,信息化发展-推动土肥工作 智能高效,低碳发展-加强土肥减源增汇能力,创新发展-增强土肥活力作用影响力,(三)创新土肥发展道路,绿色发展:增强土肥管理环境友好度 强化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提高耕地地力、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全力实现土和、肥和、水和、人和、财和、物和的和谐土肥目标 循环发展:促进土肥水作物的和谐 加强土肥循环模式研究与应用,统筹兼顾土壤、肥料和农田节水工作,力争把土肥水资源的增产增收潜力发挥到最佳水平 低碳发展:加强土肥减源增汇能力 重视土肥基础作用,加强土壤碳汇能力,减少土肥碳排放,促进农业低碳发展,(三)创新土肥发展道路,精准发展: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土壤资源、养分资源、水资源的精准化管理,严格控制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信息化发展:推动土肥工作 智能高效 不断加强数字土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土肥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土肥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创新发展:增强土肥活力作用影响力 不断创新人才理念和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体制和运行体制,创新推广内容和推广方法,走联合、整合之路,增强土肥工作的活力作用和影响力,(三)创新土肥发展道路,养分综合管理就是综合高效利用土壤、化学、有机养分资源,实现城乡系统中养分输入与输出平衡,保持农业生产、品质安全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相协调。,化学养分管理,有机养分管理,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合理高效利用,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减少化肥投入,土壤养分管理,采用土壤培肥改良、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土壤碳汇能力,四、北京市土肥技术实践创新,(一)土壤消毒改良技术,1 清洁地块,2撒施有机物料和石灰氮,3 深翻搅拌,4起垄做畦,5密封地面,6膜下灌水,7封闭温室,4080千克/亩石灰氮,深度3040厘米,高30厘米宽6070厘米,塑料薄膜密封,畦面湿透,持续20天,8揭膜翻耕,714天后,穴施约5公斤/亩生物修复菌剂,播种或定植作物,1、石灰氮-日光与生物菌剂联合修复技术,(1)夏季揭膜淋伏雨生物除盐土壤消毒 (2)双膜覆盖生物除盐/轮作土壤消毒 (3)“草莓高粱套种土壤消毒”,2、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集成技术,(二)培肥地力技术,不同有机肥培肥特点不同:鸡粪培肥土壤氮素、有效磷;牛粪培肥土壤有效磷;蘑菇渣培肥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鸡粪秸秆培肥土壤速效钾。 土壤有机质每提高0.1%,60厘米厚土壤每亩可增加0.615吨有机质,相当于减排2.25吨CO2,应用有机培肥地力技术 应用绿肥种植技术:二月兰等 应用美化果园景观技术,在昌平区生态园实施三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一个百分点,化肥投入减少近一半,苹果糖度提高12度,1、穿插间隔深翻技术 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或旋耕播种机的地块,间隔3-5年进行一次深松; 2、固定道轮作技术 农作物种植在固定道内,用间隔道将种植带分开,间隔2-3年种植带与间隔道互换。,(三)保护性耕作技术,(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央1号文件曾连续6年主推实施,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2010-2012年累计推广1454.64万亩,节肥(纯养分)3.47万吨,增产60.22万吨,增收节支13.54亿元,改善了作物品质,保障了全市农产品品质安全。,配方农产品品质好,受欢迎,(五)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推广应用高效化、长效化、功能化的新型肥料。 高效化:肥料养分利用率提高; 长效化:肥料养分有效期延长; 功能化:提供作物生长必需元素外,附加一些其他功能,缓控释肥优点: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与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六)节水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节水技术创新,构建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相结合现代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推广滴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的作物利用率,达到节肥、节水、保产、增产目的。,(七)特色作物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在草莓等特色作物上推广应用基质脱毒育苗、口味调控、立体育苗栽培、新型水溶肥料与滴灌施肥等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大大提升品质,含糖量增加1度多。,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主生物反应堆:在温室边建发酵池,将粉碎作物秸秆、蔬菜残茬置入池内,发酵产生CO2,并送到温室的各个角落,提高CO2浓度46倍; 副生物反应群:按作物定植行大小在温室每个畦面下开沟,放入牛羊粪、秸杆及菌种,覆土,浇水盖膜,在上定植作物。牛粪、秸杆降解矿质元素为农作物再利用,并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建立处理池50座,年处理6万方,(八)农业有机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技术,管道鼓风技术模式 卧式翻抛技术模式 条垛堆肥技术模式,畜禽粪便工厂化有机肥加工技术,条垛式堆机械,旋耕机式翻抛,建有机肥厂12家,年处理废弃物36.5万方,秸秆还田技术,趁青粉碎:及时还田,粉碎长度小于10cm。 添加氮磷肥:玉米秸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