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观察.doc_第1页
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观察.doc_第2页
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观察.doc_第3页
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观察.doc_第4页
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自由体位纠正枕后(横)位的效果。方法:选择xx年1月-xx年12月本院收治的枕后(横)位的初产妇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20例及对照组166例。观察组由助产士进行体位指导,行自由体位;对照组让产妇平卧于产床上,仰卧或侧卧,不行体位指导。比较两组转位成功率、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中用药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转位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缩宫素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于第一产程通过自由变换体位,能有效解决枕后(横)位、头盆倾势不均、俯屈不良等问题,促进和支持了自然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并使分娩更加个体化、人性化和自然化。医院在有条件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自由体位,让分娩回归自然。【关键词】枕后(横)位;自由体位;骨盆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头多为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枕部在下降过程中,向前旋转成枕前位,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自然分娩,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临产后仍位于母体骨盆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发病率为5%左右。持续性枕后(横)位容易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容易导致第二产程延缓及胎头下降停滞,常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容易发生软产道损伤,增加产后出血及感染机会,常出现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增高1。在孕晚期或分娩早期,如发现胎头位置异常如枕横位或枕后位,可以利用母体姿势改变来纠正2。选择适当的时机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国外学者认为,临产早期的枕横位、枕后位多数(63%90%)将自然转至枕前位3。所以纠正胎头方位时机应该在活跃期的加速期,即宫口开大6cm左右,因此时胎头尚未深嵌于骨盆,有旋转余地4。回顾本院近两年来在活跃中期采取自由体位纠正胎方位异常情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xx年1月-xx年12月于本院住院分娩并在活跃中期经腹部检查配合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横)位的初产妇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120例及对照组166例。两组产妇均无头盆不称,均为正常范围女性骨盆,无内、外科疾病及产科并发症。观察组:年龄2235岁,身高1.51.7m,估计胎儿体重2.53.6kg;对照组:年龄2335岁,身高1.491.72m,估计胎儿体重2.53.7kg。两组产妇年龄、身高、胎儿大小及骨盆条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入院后对两组均进行分娩知识宣教。两组产妇在宫口开至46cm时通过腹部扪诊配合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横)位,同时骨盆各内径检查,排除明显头盆不称。观察组由助产士告知可行自由体位,可以听音乐、看电视等,同时产程中由助产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助产士向产妇介绍自由体位方法,包括卧位(屈腿半卧或屈腿侧卧)、走位(下床在待产室或附近走动)、站立位(站在床尾以床尾栏为支持扶手,臀部左右摇摆或背靠墙站着,双手扶在床尾栏)、坐位(可正坐,也可反坐,即双手趴在靠背椅的软垫上坐着)、跪位(双脚分开跪在矮床软垫上,臀部翘高或臀部左右摇摆)、趴位(双手抱棉被趴在软垫上)、蹲位(双手扶床沿或扶椅子,两脚分开蹲在地上)、前倾位(保持上身前倾,身体可支撑于床、分娩球或其他支撑物上)、手膝位(双膝着地,身体向前倾屈,双手掌或双膝着地支撑自己)、上马位(取站立位,一脚抬高置于椅子或矮床上)等,让产妇自己选择最舒服的体位,可一种或多种体位变换使用,期间常规每30min听胎心1次,每12h行肛查或阴查了解产程进展情况,至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开始采取膀胱截石位屏气用力分娩。对照组让产妇平卧于产床上(仰卧或侧卧,不行体位指导),行持续胎心监护,每12h行肛查或阴查了解产程进展情况,第二产程开始采取膀胱截石位屏气用力分娩。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产程中使用缩宫素(持续性枕后(横)位容易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故产程中常需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及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等情况。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产妇转位成功率及分娩情况观察组中有98例胎儿由枕后(横)位转至枕前位由阴道自然分娩,7例以持续性枕后(横)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指征分别为:2例胎儿窘迫,4例活跃期停滞,9例持续性枕后(横)位。对照组87例胎儿由枕后(横)位转至枕前位由阴道自然分娩,11例以持续性枕后(横)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指征分别为:6例胎儿窘迫,24例活跃期停滞,38例持续性枕后(横)位。观察组转位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使用缩宫素情况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胎方位是整个分娩过程中判别头位分娩难易度的重要指标,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因此,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防治头位难产的重要课题。临产时胎头入盆的方位各不相同,但胎儿能否以枕前位娩出,产程中胎头的内旋转机制特别重要,不论胎头入盆时是什么胎位,只要内旋转正常,那么胎头就有可能顺利下降,由阴道分娩。因此,及时纠正胎头异常位置,正确处理,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首要任务5。发生持续性枕后位的原因,虽然还不十分清楚,但就产道、胎儿、产力三大因素的相互关系看,持续性枕后位的形成,绝非单纯某一个因素而决定的,常常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下列几个方面:(1)骨盆形态及大小异常是发生枕后位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男型及猿型骨盆;(2)头盆大小不称妨碍胎头内旋转;(3)胎头俯屈不良使胎头通过产道径线增大往往造成胎头通过骨盆的径线与骨盆大小不称,使胎头的内旋转及下降均发生困难,以致胎头持续于枕后位。根据正常分娩机制,胎头在下降过程中完成内旋转,使胎头以最小径线娩出。而持续性枕后(横)位时胎头俯屈不良,以较枕下前囟径(9.5cm)增加1.8cm的枕额径(11.3cm)通过产道,影响胎头在骨盆内旋转。在我国,传统的分娩姿势一般采取仰卧位,但仰卧位分娩不是分娩的最佳姿势,产妇处于卧位时,重力作用使胎儿背侧向下旋转,致枕后(横)位发生率增高,特别是宫缩欠佳时,胎头不能转成枕前位,另外,仰卧位分娩时骨盆可动性受限,骨盆相对狭窄,胎头下降助力增加后继发引起产力减弱,导致产程延长6。骨盆是分娩中重要的相对可变因素,产妇于第一产程通过改变体位,能使骨盆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使胎头移动到更合适的有利位置。如由仰卧位改坐位可使坐骨棘间径平均增加0.67cm,出口前后径增加12cm,出口面积平均增加28%7;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与骨盆的形态、大小、倾斜度有关,正常骨盆倾斜度为608。坐位或半坐位时胎儿重力与子宫、骨盆轴及产力一致,由于加大骨盆倾斜角,使胎头更适应骨盆入口平面,有利于胎头下降入盆9。同时,由于坐位时能充分发挥胎儿的重力作用,所以纠正枕位异常的效果满意10;蹲位和手膝支持俯卧位时,骨盆出口径线和坐骨棘径线要长于仰卧位,蹲位时骨盆的坐骨结节径线长于其他体位11;上马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