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方言“闹热”的话语分析.doc_第1页
宁波方言“闹热”的话语分析.doc_第2页
宁波方言“闹热”的话语分析.doc_第3页
宁波方言“闹热”的话语分析.doc_第4页
宁波方言“闹热”的话语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方言“闹热”的话语分析 谷淑雨冯铁山 摘要:受普通话的影响,宁波方言中“闹热”一词不仅带有普通话“热闹”的语义内涵和类似的使用语境,而且随着现代汉语组合形式的变化以及语境的变化,还保留了独特的方言韵味。对“闹热”作话语分析,既能够把握词语的内涵,又能够把握其言语行为,从而获得有效的交际价值。 关键词:闹热话语分析言语行为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孕育着深厚的农业文化。在传统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中,人们经久不变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逐渐养成了喜“闹”不喜“静”的民族文化。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总要聚在一起“热闹热闹”,家有喜事,也必定呼朋唤友前来庆贺。普通话中的“热闹”即沿用了此意,但在宁波方言中,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宁波人创造性地用“闹热”形容场面气氛的活跃,在不同的语境下还可表示别样的话语内涵,保留了独特的方言韵味。因此,有必要通过话语分析理论,对“闹热”一词进行话语分析,把握其言语行为,以厘清其语义,获得有效的交际价值。 一、“闹热”的现代汉语组合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暗含着不同的内隐含义,造成微小差异的语义理解。普通话“热闹”前加“非常”“很”或“有些”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时往往能传达出超乎寻常的“热闹”或仅表示气氛热烈;加否定词“不”则表示冷清或安静。宁波方言中的“闹热”也有其自身的话语组合模式,借此传达出迥异的语义内涵,构建其情景。例如: 1.“闹热”不加修饰词,单由“闹”和“热”自由组合,“闹热闹热”“闹闹热热”。这里的“闹热”用法和“热闹”类似。 (1)噶啦屋里造房子子贼,阿拉一到闹热闹热。(他们家里盖新房了,我们去凑凑热闹。) (2)一个人多少冷清,闹热闹热多少好。(一个人很冷清,要是有人来说说话,热闹一点多好啊。) (3)就晓得闹热闹热,闹热好贼啥宁收奏啦。(就知道热闹,热闹过后家里谁收拾?) (4)闹闹热热过大年。(热热闹闹过大年。) (5)小宁顶欢喜闹闹热热贼。(小孩子最喜欢热热闹闹。) 2.“咋噶”+“闹热”根据具体语境,既可以表示现场热闹,也可以表示斥责。一般是说话人对亲眼所见(闻)之景表示赞叹。 (6)那屋里咋嘎闹热啦,我啊类相相看。(你们家里真热闹啊,我也来看看。) (7)额头咋嘎闹热啦,侬握类侬河西啦?(那边好热闹啊,你说会在干什么呢?) (8)乃个小居头,咋噶闹热,窝里侬得噶风。(你们这些小孩子,太吵了,家里弄得那么脏。) 3.“佬佬”+“闹热”表示现场的热闹景象,不一定是亲眼所见(闻)之景。 (9)嘎啦窝今朝广场高头佬佬闹热,侬晓得伐?(他们说今天广场上很热闹,你知道吗?) (10)庭养头菜场里佬佬闹热,有光老大个嗯!(一大清早菜场很热闹,有条很大的鱼呢!) 4.“伐忒”+“闹热”+“哦”一般表示说话人希望听话人信服自己的想法,以引起听话人的共鸣。 (11)噶啦窝里小宁已生了个,伐忒闹热哦!(他们家又生了一个,肯定更热闹啦!) (12)广场里要是侬个音乐喷泉,宁更多了,伐忒闹热哦!(广场里要是新增一个音乐喷泉,人就更多了,肯定很热闹啊!) 二、“闹热”的话语分析 从词源来看,宁波方言中的“闹热”和普通话“热闹”虽然在语序上有变化,但构词的语素都是“闹”和“热”。首先,从“闹”的内涵看,据说文解字,“闹”属会意字,从市,从門(斗),意为市场上的争吵。而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闹”共有7种释义:人多而喧哗。市。吵嚷;争吵。连吵带。搅乱;扰乱。大天宫。表现或发泄。情绪。发生(动)。了一场大病。戏耍,耍笑。着玩。从事某种活动。罢工。可见,“闹”的主要含义趋向于:缺乏秩序,场面混乱。其次,从“热”的内涵分析,据现代汉语词典,“热”共有8种释义。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物质燃烧产生“热”。温度高。水。使热,加热。生病引起高体温。情意深厚。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受很多人欢迎的。货。放射性强。原子。从这些释义来看,“热”不仅具有形容词性,也有使动用法,其中心含义则侧重于形容场面的盛大热烈。 话语分析理论认为“通过生产那种为集体所承认并且因而能够被实现的关于存在的表征,语言生产着存在。”也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而言,人存在的表现形式决定于话语交流。主体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社会身份,在不同情景中明确自己的立场,借此表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实现与话语实践环境的“相互依赖性”。 “闹热”依赖不同的社会情景构建的独特的语境内涵。例如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一诗写道:“又不见西京浩浩唯红尘,红尘闹热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此处“闹热”一词用来形容“红尘”世俗流灯异彩,纷纷扰扰,和诗人内心的祥和形成对比。鸾鎞记第二十出:“【净】奴奴蒙公主娘娘召请赏花,怎么不多设些鼓乐,吹的吹打的打,做他几个杂剧剧本,闹热一闹热,倒是这般静悄悄的?”“闹热一闹热”意思为让场面闹热一些,“使闹热”。此处的发话者希望引起接受者的注意以活跃当时的场面。喻世明言卷9:“这六个人,只凑得闹热,相国那里便看在眼里,留在心里。”“凑得闹热”中的“闹热”为名词,意在告诉听话者“闹热”的景象,从而构建“这六个人”的社会身份。 冯铁山教授认为“语境是交际双方共享。能在交际双方之间起作用的语境知识,一定是双方知识相交后重合的部分,也就是双方共享的部分。”也就是说,对话要真正发挥作用,说话者能言说出让听话者领会意图的话语,必须有一个前提双方共享一定的语境。在宁波方言语境场中,交际行为者之间共享宁波同一地域文化,也能共享“闹热”不同于普通话的语境内涵。例如: (13)妈妈:作业做好米?(作业做好了没有?) 儿子:么勒。(没有。) 妈妈:房干里嘎闹热啦!先做作业!(房间里怎么那么烦啊!先做作业!) (14)妈妈:作业做好米?(作业做好了没有?) 儿子:做好囊贼。(做好了。) 妈妈:房干里嘎闹热啦!勒嘎则同学蛮噢。 (房间里怎么那么热闹!在和同学玩哦。) 在这两个片段中,“闹热”显然承担着不同的语义。 两个片段都是母亲和儿子对同一情景儿子是否完成作业的对话,都有“热闹”义,却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例(13)中妈妈听见房间里有动静,猜测孩子作业可能还没完成,当得知儿子果然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玩耍时,非常生气。此时宁波方言中的“闹热”就发挥了其地域性特征,带有训斥的口吻。儿子接收到由“闹热”语音所同时带来的母亲的语气,以及当时自己的表现,做出推断:此时母亲在用“闹热”表示自己的愤怒,立刻知道自己错了。例(14)中,妈妈知道儿子是在完成作业后自主安排时间,心中比较满意。儿子从“在和同学玩哦。”判断此时的“闹热”仅是母亲对当时室内情景的形容,并不带有斥责语气。 三、“闹热”的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代表奥斯汀认为:“说话就是做事。”任何概念不仅具有描述、表征事物的功能,还可以用来行事。即说话人只要说出了有意义、可被听话人理解的话,就可以说他实施了某个行为,即言语行为。它关注人们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从隐性施为句来看,说话人往往借助语气、语调、副词等一些不明确、非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将该语言手段所实施的行为分成三类: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可以说是一个话轮的表达,言外行为则是通过“说话”这一行为所达到的目的,言后行为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往往指向听话人一方。根据言外行为的影响,其被分为五大类:裁决型,行驶型,承诺型,行为型和阐述型。 xx年12月20日,宁波新闻网“民生城事”栏目刊登了题为迎新年市民可到鼓楼“里厢(里面)”赶“闹热”一文。正文中:“从岁末到新年,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交关闹热。题中的“闹热”为名词,意为“闹热”的场景,正文中的“闹热”是形容词性。记者用宁波方言“闹热”替代普通话“热闹”,更贴近宁波老百姓的日常口语习惯,从而使宁波老居民产生阅读新闻的愉悦感,也间接地接受到了记者的言外行为希望老百姓们也来鼓楼感受“闹热”的文化气息。xx年浙江文明网的专题材料板块中的宁波:马年元宵去哪儿闹热活动等您来中,也采用方言形式引起宁波百姓的注意,文化专属感和亲近感油然而生。 再如前文中提到的妈妈和儿子的对话,在同一个“闹热”的话语环境中儿子的卧室里。妈妈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房干里嘎闹热啦”,例(13)中“嘎闹热啦”语调明显加重,起到警示作用,传达出说话人妈妈对听话人儿子不及时做作业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儿子在领会妈妈意图后,便可选择其认为合理的言外行为是否服从妈妈的指令。例(14)中的前提是妈妈知道儿子完成作业,仅通过“闹热”对室内情景做出恰如其分的描述。 总之,语言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维系着各个地域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串联着共同的地域情感,但由于政治经济活动的需要,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社会功能大的语言更易于普及。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方言也逐渐普通话化,方言的词汇、概念逐步向普通话靠拢。倘若从文化多样性角度审视,每一种方言都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精神,每一种精神里面均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那么,珍视这个价值就是珍视文化的独特性。“闹热”一词体现了宁波老百姓之间沟通对话的独特性,对其进行话语分析,了解隐藏在宁波方言中别样于普通话的独特内涵,更有助于我们获得有效的交际效果,同时,管中窥豹,以发掘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价值。 (本文系浙江省语言文字“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典雅语言训练机制与实践研究”批准号ZYxxA03的阶段成果。) 注释: 江怡.维特根斯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15. 施旭编选.语言学基础文献选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xx:188. 英奥斯汀著.如何以言行事:1955年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讲座M.北京:商务印书馆,xx:103.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探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