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学基础高中生的情意发展.doc_第1页
高中教育学基础高中生的情意发展.doc_第2页
高中教育学基础高中生的情意发展.doc_第3页
高中教育学基础高中生的情意发展.doc_第4页
高中教育学基础高中生的情意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高中生的情绪情感发展1高中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特点 1、高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如下:从情绪表现形式看,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从情绪控制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以直接具体为主向以间接、抽象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来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社会性需要为主发展2、高中情绪发展及其特点 高中生面部表情辨认的发展水平,已经趋于稳定,接近成人的水平。高兴、愤怒的表情最易认知,其次是轻蔑,然后是惊讶、恐惧和厌恶的表情。 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高中生的情绪体验特点延续性(如幼儿发女不超过5分钟,高中生可长达数小时);丰富性;特异性。 高中生的情绪表现特点内隐文饰性(如爱慕人家时却表现出冷落人家);两极波动性(如情绪常出现激烈变化,一会儿得意忘形,一会儿又垂头丧气)。3、高中生社会情感的发展及特点高中生的道德感道德感大约在儿童二岁以后开始发展起来,到高中阶段,道德感的发展若从体验到的内容或范围来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及层次;从产生道德感的条件或形式来看,高中生主要是以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为指导而产生的。在教学中强调集体注意的同时,也要激励学生发挥个人的责任感。高中生的理智感高中生的求知感最为强烈,但对问题的主动怀疑感较弱,喜悦感、坚信感处于较强烈的中间位置;这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高中生在追求知识过程中害怕失败,易为挫折丧失信心,各年级中尤以高三为甚。高中生的美感中学生对美的体验不仅与具体事物形象相联系,而且能欣赏一定的、概括的艺术美,不仅形成了与理解并评价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现实有关的情绪体验,并拥有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2高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下面主要从高中学生常见的五种不良情绪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焦虑。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和内疚感增强、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由于高中生在初中期间均为各校的成绩优秀者,而到高中后却只有少数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这种反差使得学生产生了失落感;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学生面临测验、会考、高考等压力,容易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2)抑郁。高中学生的抑郁是指他们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的情形。这种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相对稳定的,高中生的抑郁多半是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种各样的烦恼造成的,抑郁情绪是五种情绪当中表现程度最高的一种不良情绪,这与国内外研究相一致,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及能力的认识越来越客观,因此抑郁状态呈下降趋势;(3)孤独。孤独是指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孤独感来源于社会接触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4)敌对。敌对是指在个人遭受挫折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敌视、对抗态度。敌对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不良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突变期,其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不想过多依赖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因此对现实中存在的弊端比较敏锐和反感,这些也是家长和教师难以接受的;此外,学习过程中同学间的激烈竞争也会导致高中生产生敌对情绪;(5)恐惧。恐惧作为一种消极情绪,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和境遇产生的强烈的、非理性的害怕。高中生在人际交往、学习情景中遇到的种种挫折,由于女生对心理压力的承受力较弱,她们的恐惧感比男生更强。 影响高中生学习情绪的因素作一探讨:(1)学习成败与自我期望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包括近来的考试成绩、家庭的期望、老师的评价、个人学业期望的实现与否,对学习活动及学科兴趣等;(2)情绪的人缘因素的影响。它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其中尤以同学认可最为重要;(3)情绪的兴趣方面的影响。这包括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这类因素的影响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且以精神兴趣为主;(4)情绪的道德荣誉方面的影响。这主要是指自己或别人对社会公德的遵守、集体利益的维护、道德义务的履行与否所引起的情绪体验。不良情绪对高中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自身行为的发生。高中生的情绪会极大地参与到认识的加工过程,影响自身行为,当然,积极的情绪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力,可以调动机体的巨大潜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不良情绪则相反。(2)影响智能的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情绪同智力活动呈正相关,精神愉快、情绪乐观的人其智力发挥处于最佳状态;情绪低沉、心情忧郁对思维加工过程会产生破坏作用,使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思维活动呆板,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3)影响人际关系的协调。高中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协调好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情绪健康和维持正常人际关系的纽带,而冷漠、抑郁、敌对、自卑、暴躁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人际交往,防碍团结和友谊;(4)影响身心健康。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理活动,情绪的变化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护学生生理机制正常运行的前提,是防病冶病的重要因素,情绪处于高度的唤起状态,特别是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之中,对高中生健康成长十分有害,有时甚至会诱发各种疾病包括精神病的产生;(5)对个性的影响。人的全部活动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当情绪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或人对情绪的控制具有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时,这些特点就构成了性格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性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反之对性格的形成则是不利的,高中生正处于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良的情绪影响着他们行为方式和优良性格的形成。我们有必要加强对高中生学习情绪的调控树立全面的教学观,使学生学有乐趣。全面的教学观即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的综合发展。改善师生交往关系,使课堂气氛民主活跃。首先教师要了解这一特定年龄段的高中生,他们一般喜欢“交流型”的老师;其次,要尊重学生,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再次,要启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同伴和小群体。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加强了解,尽力消除隔阂。3高中生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调节方法常见调节情绪和情感的方法:1宣泄调节法(1)倾诉宣泄法。中学生的倾诉有两种:一是以谈心的形式向闹矛盾的对方谈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换意见,解开疙瘩,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二是以写日记的形式把内心的不快倾诉出来,还可寻找自己产生消极情绪和情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心理平衡。(2)体育运动宣泄法。当中学生遇到些负生活事件,出现些压抑、烦躁情绪时,做些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能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的作用。(3)针对性宣泄法。学校可建立宣泄室,建立特定设施,供学生必要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2环境调节法环境对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在一种情境中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在另一种情境中又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改变中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可以调节他们的情绪和情感。3、态度调解法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些挫折,出现些暂时的失败是正常的。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种情况就会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到头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事情办坏。这时教师应教育他们端正态度,就是在失败面前要想到胜利或成功的情景,这种敢于向往胜利的态度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帮助其走出低谷。4认知调节法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通过认知的折射而产生的。正确的认知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错误的认知则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如果高中生能把错误的认知改变为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消极情绪和情感就会被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所代替。情绪疏导的常用方法有:释放;升华;转移;幽默;同情;自我安慰;积极参加课余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二)高中生的意志发展1.意志的品质意志的个别差异主要体现在意志的品质方面,意志的品主要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和意志的自制性。 (一) 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是否对行动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主动以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觉性是意志的首要品质,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自觉性强的人,能够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进行取舍,吸收有益的成分,独立自主地确立合乎实际的目标,自觉地克服困难,执行决定,对行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自觉反思和评价。在行动中能主动积极地完成符合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任务,并能自觉调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为物质利诱而动心。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易受暗示性的人,行动缺乏主见,没有信心。容易受别人左右,因而会随便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独断性的人则盲目自信,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都是缺乏对事物自觉、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而去遵循盲目的倾向。 (二) 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果断性强的人,当需要立即行动时,能迅速地作出决断对策,使意志行动顺利进行;而当情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改变行动时,能够随机应变,毫不犹豫地做出新的决定,以便更加有效地执行决定,完成意志行动。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草率的人则相反,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作出决断,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三) 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这是最能体现人的意志的一种品质。坚持性强的人能根据目的要求,在长时间内毫不松懈地保持身心的紧张状态,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不变,直至达到目的。在遇到困难时,它能激励自己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始终如一地完成意志行动。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意志坚韧性的表现。凡有成就的人,都有极强的意志的坚韧性。正如贝弗里奇所说的,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可见,意志的坚持性品质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顽固执拗的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作理性评价,执迷不悟,或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见异思迁者则是行为缺乏坚定性,容易发生动摇,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 (四) 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象邱少云在敌人阵地前埋伏,被敌人的燃烧弹火焰烧着,仍严守纪律,克制着自己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使部队完成了潜伏任务,就是意志自制性的范例。 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2高中生意志发展方面的常见问题(一)意志发展的阶段特点 1青少年采取决策的主动性、计划性不断提高。 青少年的意志行动在目的的确定、行动手段的选择、行为动机的取舍等环节上,主动性和计划性都不断提高。 2青少年执行决定的毅力不断增强 在行动中能主动克服行动中的困难,使行动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从而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强大的自制性和坚持性。 (二)引起意志行为的动机的发展 一般来说,在青少年初期,动机水平还是以外在的近景动机为主,它对意志行为的影响是短暂而微弱的。例如,他们的学习目标一般只是为了在某次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或在下次考试中超过某个人等。 (三)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 1自觉性特点 他们在行动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在他们的学习计划中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远目标。并且,能以自定的目的去支配行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既定的目的。但是,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差,常常出现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独断性”,他们有时表现得争强好胜,甚至一意孤行。 2果断性特点 由于青少年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他们意志的果断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特别是在对复杂局面的正确、机敏的判断,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能力的发展。 3自制性特点 由于青少年情绪、认知的成熟,他们的自制性发展较快。在家里他们不用父母督促就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在学校里他们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努力学习。 4坚持性的特点3高中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培养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目的性教育; (2)组织实践活动; (3)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4)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5)根据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详解如下: (一) 加强目的性教育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指南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加强目的性教育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目的性教育包括形成目标观念和以目的调节行动两个方面。形成目标观念,指在学生心理上形成牢固的目标意识,即每次行动必须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目标,形成包括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目标体系,避免盲目行动的发生。长远目标作为人的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对行为具有持久的动力作用。仅有长远目标是不够的,它不能转化为具体行动,所以,还必须培养学生确立近期目标,因为近期目标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把近期目标的直接动力与长远目标的持久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培养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必须引导学生以目的调节自己的行动,发挥目标对行为的定向、调节、控制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自觉确立明确的目的并把目的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形成自觉、坚定的意志品质。(二) 组织实践活动 坚强的意志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际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锻炼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经常组织相应的实际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体育竞赛、劳动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和行动的坚韧性品质。组织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由易到难有计划地进行,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对待困难,不断地克服困难。最后,行动的结果还要反馈给学生,以树立信心,达到增强意志力的目的。 (三) 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班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特别重视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认为“集体是个人的教师”,班集体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社会助长作用和规范作用,这两方面作用,是通过班集体的舆论、规范、集体目标和心理气氛等因素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班集体对学生意志品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为形成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创造一个优良的集体环境。 榜样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它为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提供了学习模仿的对象,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由于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争胜心理,他们崇拜的榜样,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能推动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去努力提高自己。所以,教师要努力给他们提供典型的榜样,不仅要用科学家、发明家、革命先烈、领袖人物、劳动模范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激励学生,而且要善于从学生身边确立学习的榜样,如班级中在学习上具有顽强刻苦精神的同学等,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能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也会产生一种超越感。此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善于用自己良好的意志行动,激发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着周围人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的结果。为此,教师要满腔热情地启发和帮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形成自我锻炼习惯,引导他们拟定自我锻炼计划,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锻炼他们的意志。同时,要教育他们采取决定要充分估计主、客观条件,做到合理可行;执行决定要态度坚决、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还应该要求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的习惯,促使他们自觉锻炼意志品质。总之,应使学生的内部积极性和良好的外部条件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目的。(五)根据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人的意志类型存在着个别差异。要根据意志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培养意志品质。对于容易盲从、轻率行事的学生,应多启发他们意志的自觉性;对于胆小、犹豫不决的学生,应培养他们大胆、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对于任性、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控制行为的能力;对于缺乏毅力、做事虎蛇尾的学生,应激发他们的坚韧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高中生的人格发展(一)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1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觉察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识(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或自我监控)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青年初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青年人已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与少年期不同的是,这时独立性的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基础上的。 第二,意识成分的分化。青年初期学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他们能够按照“理想的自我”去要求调控“现实中的自我”,但有时也出现矛盾。 第三,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青年初期的学生十分关心自己在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对别人或自己进行评价时,也特别重视个性方面的特点。 第四,有很强的自尊心。青年初期个体自尊心变得脆弱而敏感。他们最不能忍受被轻视、侮辱,既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更在乎同伴的赞许和重视。他们会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争强好胜,以求获得赞赏和满足。如果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这种要求,他们有可能用不符合社会角色的方式去寻求满足,如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会导致低自尊、抑郁情绪以及普遍的失望甚至绝望。 第五,道德意识高度发展。学龄期儿童已经初步懂得了一些道德准则与道德观念。进入青少年期以后,由于接触的范围和自我道德实践经验的不断扩大,他们所掌握的道德准则不仅数量上增加,而且越来越深刻。在道德情感中直觉式情感减少,伦理道德式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道德理想更为现实,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自我意识的功能1、自我意识大大地提高了人的认识功能人的认识活动不论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都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而更加自觉、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人不仅能对外部世界的对象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人还能对自己的这些认识过程本身进行认知,即对这些过程加以分析、监督和调整。通过对自身认识过程的认知,人就有可能发现原有认识活动的不足,可能选择和运用更好的认知策略,从而使认知活动更加完善,更加有效。2、自我意识使人形成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使人们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才会逐渐产生“孤独”之感;他们体验到自尊的需要,才会产生与自尊咸相联系的“羞赧感”和“腼腆感”。由于他们发现了一个自己的的内部世界,他们才时常感到“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种种不符或冲突,从而产生“苦闷”、“彷徨”等新的情感。3、自我意识大地促进了人的意志的发展意志以人确定的行为目的为开端。个体意志力的表现同动机的性质和力量密切相关。社会意义丰富的动机通常比社会意义贫乏的动机更能支持人的意志行为。但社会意义的丰富与否,是要通过行为者的个体意识从主观上加以认定的。4、自我意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人的“自我”概念不仅包含现实的自我,还包含着理想的自我的方面。由于人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就不能不受到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规范的制约。社会道德就在个人的自我意识中找到了可以存在的处所,也找到了可以调节、激发(或抑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杠杆。就个体方面来说,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里,就包容了道德、信念和道德体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诸如责任、义务、使命、荣誉等价值观念的内容。2自我认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1)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十对社会的贡献。(2)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的美对外在的美起促进作用。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认识自我的途径包括:1、以他人为镜认识自己。这是高中生认识自我的最基本的途径。高中生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一方面看到了他人的一些特点,然后将这些特点迁移到自己身上,从而认识了自身与他人的一些共同的东西。另方面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认识自己。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常常是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为参照点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人的评价和态度。2、以自己活动的结果为镜认识自己3、通过对自己的内部世界的分析、内省认识自己4、通过集体认识自己3自我悦纳与自尊自信自我悦纳为自我认识后的态度,自尊自信属于自我体现的内容。自我悦纳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凡是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该积极接受。“自我悦纳”是指个体以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我特征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自我悦纳的内容包括:接纳自己的体貌(如接纳自己的身高、体重、肤色、相貌等等);接纳自己的现状(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接纳自己所生活的家庭(包括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经济状况);接纳自己的个性与能力接纳自己所具有的优点、弱点、性格、气质类型以及能力倾向等;接纳自己的体验(包括快乐、宁静等正向情绪分配体验,以及愤怒、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青少年要积极地悦纳自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喜欢自己,有价值感、自豪感和满足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成绩,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失败,以积极态度来接受自身现实存在的一切;其次,要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不断激励自己,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最后,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既不以虚幻的自我来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总而言之,悦纳自我是青少年培养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和良好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关键一环。自尊自信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中生自信心的培养:(1)激励培养、多元评价;(2)赏识培养、体验成功;(3)特长培养、提升自信4自我控制与自主自重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是自我发动与支配自己行为的结果,二是制止作用,即抑制不应有的言论或行为。自我控制有时也能掩盖自己的真是情况,这叫做自我掩饰。自我控制过程是青少年改变“现实我”达到“理想我”的一个积极主动的反馈过程。这一过程是否积极有效,大致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目标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青少年“理想我”应当是既现实又高于“现实我”;既有个性特点,又符合社会需要;既丰富又有主导因素;既相对稳定又有一定灵活性等。正确的自我控制应当是有积极、可靠的目标的控制。二是为实现目标的坚持精神。对自我的监督与修正需要意志的力量作为保证的条件,比如对目标的态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对实现目标的决心和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的能力,对成功的正确态度和对失败与挫折的适应能力等。所以,青少年要提高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顽强性,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有效的自我控制要有积极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坚强的意志作为保证,健康的情感作为激励的动力。5自我激励与自强自力6高中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教育教学自我意识发展对教育的几点启示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2、帮助中学生形成自尊感,克服自卑感 3、帮助中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 拥有健全的自我意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二)积极地悦纳自我(三)有效地控制自我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继承性。(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1、德育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有振兴中华,建设家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进一步树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和改革、开放的意识。 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象。(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树立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习惯、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 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四)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4、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高中阶段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初步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经济常识教育。政治常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贡献青春的教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优良传统,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的教育。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遵守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热爱和平的教育。发展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教育。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教育。 理想教育: 进一步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立志成才的教育。 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教育。 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仪的教育。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提倡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 劳动教育: 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指导。社会主义劳动态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教育。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 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教育。进一步的法制与纪律教育。 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加强心理保健指导。加强良好意志性格的教育。二、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1、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来说,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过程的实现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1、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内容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2、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三)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以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教育者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三、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1、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积极向上。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二)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与社会实践;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6、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德育的方法1、德育方法的概念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2、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 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法要注意: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2)榜样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榜样法要注意: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锻炼法 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注意: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4)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法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2)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四、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一)认知模式这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皮亚杰提出,美国的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1、理论假设(1)道德发展论 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2)道德教育论 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1)道德两难问题及设计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有四种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3、简要的评论(1)认知模式的缺陷 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