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_第2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_第3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_第4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南县南洲四小 邓清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教师,冲击着我们的课堂,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课改的新要求、新标准在给教师带来希望和挑战的同时,无疑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开掘自身潜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则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降低工作效率,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课改背景下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每个群体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接受不同刺激源的影响,都有自己特殊的心理问题。 1、教师角色认同缺失 新课改实施后很多教师感到工作量比以往更大了。为了向40 分钟要质量,不惜花大量时间备课、查找资料,除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其他各项检查评比、教学教研、培训学习等。但教师们在精神的付出和物质的回报中却永远找不到平衡。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今天,物质待遇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工作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重要因素,教师一直以来坚守的2 / 5 人文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们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失去信心。教师角色认同的缺失大大减少 了教师工作的驱动力,物质上的诱惑开始大于精神上的追求,一些教师开始尝试第二职业,期待在新的工作领域找到人生的补偿;更多的教师热衷于有偿家教家养等赚钱活动;个别教师甚至启发、诱导学生家长请客送礼。 2、自我认同缺失,无法悦纳自己 绝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有很强的责任感,追求完美。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他们也会在课程改革中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这种目标一旦超出了主客观条件,现实的结果则与他们过高的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其心理遭受挫折,导致他们自我认同缺失。 新课改强调教师的知识结构多元化,不但具备本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多学科知识。许多教师感到原有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而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新课改面前产生茫然无助感。感觉自己处于被新课改淘汰的边缘,导致自信心丧失。 3、情绪波动大,焦虑、嫉妒、郁闷情绪突出 面对新课程改革,年青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上还没有定型,也许适应尚且容易些,但相对年纪稍长的教师要进行这种角色转变就没那么容易了。有的教师已经积累了相当3 / 5 丰富的经验,教完小学阶段几个轮回后,对原来整个小学课程已琢磨透彻,甚至不用备课就能把课上得很好 。但面对课改,却感到十分痛苦,旧的教学方式无法改变,新的教学方式无法运用,教学要重新开始,又实在太难。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焦虑情绪加剧。 新课改强调要实现全方位评价机制。但事实上一边打着倡导综合评价的旗鼓,一边又单凭考试成绩论成败。加之整个社会对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也总与学生成绩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对新课改产生抱怨情绪。 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优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手段。由于教师工作无法完全量化,指标具有不定性,各人评价 的角度与看法不尽相同,而考核、评优、晋升又都有指标限制,所以,稍有不当,有的教师就会觉得不公正。各级各部门的检查、评估、验收名目繁多,教师们整天忙于应付。在各项评比中,有的教师相互猜忌、攀比、嫉妒情绪突出。 一般来说,教师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时常威胁教师的自尊心。来自内部的因素往往反映在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上。来自外部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评价。教师不但面临学校层面的评价,还要面临着学生及家长层面对自己是否认同的评价,这些经常会使教师感到 有危及4 / 5 自尊心的危险,从而产生郁闷。 4、自我反省精神缺失,校园人际关系紧张 教师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信息来源和社会交往相对比较封闭,从而容易产生许多认识上的偏差。 学生考试成绩差,是学生不争气,是家长不负责,是前任教师教学未过关,有的甚至迁怒于新课改:“我原来教的好好的,都是课改惹的祸。”有的教师所教的班级考得差一些,往往不是从自身去找原因,而是埋怨题出得不好,阅卷老师有失公正或别的老师是否有作弊的嫌疑等等,毫无自我反省意识。 教学教研活动,有些教师听不进对自己批评的声音,稍有批评就十分反感,尤其 是来自同事的批评性建议,更是难以容忍。 评优、晋级、送培更是引发教师与行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矛盾的导火索。校园内教师消极情绪积聚过多,很难再有宽容和豁达的胸襟,因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剖析 新课改给教师带来诸多心理不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认为: 1、课改的高要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变革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要求教师要有敢破敢立的胆略,勇于创新,能大胆进行教改实验。5 / 5 但每个创新的,寻求新路子的人,都犹如瞎子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失败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教师面对的是寄予无限厚 望的家长和学校,因此,教师的课改在无形中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误区中。新旧认知结构的尖锐矛盾,转轨时期对新的出路的苦苦探寻以及对失败的惧怕,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造成了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2、来自学生困扰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无形中对教师的权威构成挑战。教师长期忙于琐碎的教学工作,除了教科书很难静下心来为自己读读书。而开放的课堂恰恰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课堂上的底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大了课堂驾御学生的难度。 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