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doc_第1页
向着明亮那方—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doc_第2页
向着明亮那方—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doc_第3页
向着明亮那方—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doc_第4页
向着明亮那方—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着明亮那方致大学生的第一封信 向着明亮那方 致大学生的第一份信 亲爱的同学们: 当我坐在电脑前,慢慢回味我们来到五指山的这几天时光,慢慢回味两次到学校见到大家的情形,脑海中突然想起一句网络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我想,坐在简陋的房间里,拿着薄薄的课本,面对着这些不谙世事、调皮的孩子们的你可能感受更深。 但,这就是工作的真实。 我们所钦佩的、敬仰的教育家,并不是生活在“天堂”里,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中,他们同样也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他们遇到的困惑不比我们少,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只是在于身处荒漠而不放弃对绿洲的向往,他们的感动之处只是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把脚下的漫漫荒漠变为茵茵草地。 开学三天,大家一定感受颇深:孩子调皮,难以沟通,你说的话没有权威,有的孩子我行我素,不爱学习,基础薄弱,课堂上天马行空,回答问题一窍不通。有点权威的男老师,往教室一站,学生还会约束点,但转身一走,一切照常。而有的女老师,可能高声吆喝,都不一定起作用 面对如此状况,怎么办? 十六字方针:调整认识,了解学生,榜样带动,个别突破。 调整认识是前提。目前孩子的状况,主要是由四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孩子的天性所决定,10岁左右的孩子正是最单纯的时期,天性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如果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表现为成年人一样的沉稳,那反而是不正常的。二是家庭的因素,当地百姓整体文化学历底,对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缺失,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培养起对教师的尊重,对学习的重视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三是学校教育的缺失,从学生成绩可以看出,如此低的成绩,暴露的必然不是单纯的改进教学方法,多布置作业等技术层次的问题,对学习没有正确认识,学习风气不浓,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性因素也在起着重要的原因。四是我们刚刚上任,还没有在孩子中树立起威信来,我们对孩子不了解,孩子对我们也不了解。 教育是慢的艺术,改变一个孩子非一时一事之功,要面对、接受这一现实,把这一切视为正常。心平气和,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如果在一个月后班级秩序转为正常,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要循序渐进,分层推进。先从容易突破的事入手,从容易改变的人入手,先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和人,然后让少数人带动大多数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步,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途径。有的同学问开学第一步先干什么,我想,首先能叫来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至关重要。不要着急点“三把火”,不要下车伊始,指手画脚。先了解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如果用一个星期能了解了全部学生,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了解学生的成绩、家庭、学习基础、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管人先管心,管心先交心。要和每个孩子认真谈心,了解孩子幼小心灵的所好、所感,如果孩子们在你面前畅所欲言,那就说明他认可你了,如果只是你滔滔不绝,那你还未真正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不要仅仅局限于在课堂和学生交流,学生在课外、宿舍、食堂表现往往才是真实的自我。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哪些学生在班上是弱者,那些是“无冕之王”等等。其实,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了解你的过程。 第三步,榜样带动。 榜样带动是切入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你充分了解学生之后,你应该在心中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目前的现状是什么,理想的目标是什么。当学生还不熟悉老师,老师也不熟悉学生时,可能老师的许多“命令”落不到实处,但你不要担心,有一点肯定会落到实处,那就是表扬。留心观察、选择你所倡导的“榜样”,不吝啬地表扬,在肯定一些人和事的同时,对班级的其他同学会有一个正面的示范引导作用,尤其是小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你的表扬就是一种无形的引导。如果班级大部分同学不爱劳动,那就表扬劳动积极的同学,如果大部分同学不喜欢学习,那就表扬学习认真的同学,如果班级纪律不好,那就表扬遵守纪律的同学。表扬要随时随地,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在公开场合表扬了同学,一定要说出表扬的原因。对某一现象的表扬要有连贯性、持续性,不要今天表扬了学习,明天表扬劳动,后天表扬纪律,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要面面俱到。 第四步,个别突破。 个别突破是关键。现实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无论你是如何表扬,都不可能起到作用。这些孩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破坏力非常大;二是在班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和是否是班干部没有关系);三是成绩弱、纪律差;四是不怕老师;五是家庭教育有问题,如单亲家庭造成的亲情缺失,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溺爱或者管不住,或者是父母放任自留等等。这些孩子往往是令老师最头疼的。能否驯服这些孩子,关系到老师能否在班内树立起权威,能否真正整顿好班级。如何办呢?我的策略是:划出底线、瓦解阵营,收集证据,“大棒加胡萝卜”。先在班上开诚布公,划出底线,哪些是倡导的,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哪些是坚决不允许突破的。然后,对和他一个阵营的孩子采取批评、表扬等办法个别突破,慢慢缩小他在班级的“市场”,同时你慢慢开始收集他一次次突破底线的证据,等到一定量的时候,在公开场合,抓住他一件大家都看见的违纪的事, 重点突破,把过去的事一件件摆出来,让他从表面到内心都真正认识到错误,感受到老师的权威,明白班级的底线。在这之后,一定要和他私下谈心,表扬他的优点,鼓励他、教育他,让他感觉到老师批评是为了他好,感觉到老师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在歧视、打击他。 同学们,万事开头难!现实的困惑要好多好多,这都是正常的,这恰是考验我们能力的最好机会,正是因为现实有许多不足才需要我们从遥远的黄土高原来到南疆腹地来改变它。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改变一个人是最难的,而这项工作也是最富有魅力,最容易产生成就感的。当一学期结束时,如果孩子们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喜欢上了学习,见了老师能主动问好了,普通话更流利了,课堂纪律井然有序了,回家能主动帮父母干活了那你就是最幸福的。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金子美玲的那首向着明亮那方的诗歌: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小小的一片叶儿啊, 也要朝着光照那方。 草丛里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扑向灯火那方。 寒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一分一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那方。 都会里的孩子们啊! 在远离家乡的一个个日子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在想啊,时间本身没有意义, 是因为人的存在,时间才有了价值,今天所做的一切有意义吗?有一则叫犟龟的故事,森林里的所有动物都要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一只叫陶陶的犟龟听说后,也默默掉过头开始出发参加婚礼。一路上,蜘蛛嘲笑它走得慢,蜗牛说它方向错了,壁虎告诉它婚礼取消了,乌鸦告诉它狮王去世了,而陶陶没有停止前进,仍然默默前行,等它到达目的地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却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我想,这显然是一则励志的寓言故事。但我思考的是,如果陶陶没有赶上狮王二十九的婚礼,它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犟龟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在于坚持本身,而不在于最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