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灯志愿者感言:读懂一颗久违的真心.doc_第1页
小橘灯志愿者感言:读懂一颗久违的真心.doc_第2页
小橘灯志愿者感言:读懂一颗久违的真心.doc_第3页
小橘灯志愿者感言:读懂一颗久违的真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橘灯志愿者感言:读懂一颗久违的真心 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笑脸,都会想起童年的自己,不由心生爱护。作为朗读者,最大的挑战内心,每一句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也同样传入了自己的耳朵。 参与“朗读者”项目已有一年,无限感恩所有促成此事的义工老师们。当然还有孩子们,他们让我读懂了一颗久违的真心。那么,就请听我聊聊与孩子们的故事吧。 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早已熟背讲义的我,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还是不免呼吸急促起来。 刚到教室口,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黑压压的一片孩子正在屋里嬉戏打闹,书本文具散落一地。有孩子看到了我,一边高喊着“老师来啦!老师来啦!”,一边继续追逐。 我站在讲台前不知所措,第一次当老师的兴奋荡然无存。 我也算个爱书人吧,实在不忍看见它们被扔在地上,便弯腰轻轻捡起,拂拭干净,整齐地放回孩子的桌上。就这样捡着,擦着,摆着 教室的吵闹声渐渐淡去,我抬起头,看到三三俩俩的孩子们正学着我的样子,蹲着捡书。这时,一个小姑娘跑到我面前,清澈的眼睛看着我:“老师,把书给我吧,您很辛苦的。”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回到了位子,书也好好地摆在桌上。他们就这样静静地仰着小脑袋,眼中充满期待。 我深吸一口气,顿了顿。终于说出了那句“同学们,中午好!”然后对着孩子们,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 在一堂上下五千年的朗读课中,我板书写下一个大大的“愛”字,很自豪地告诉孩子们:“我们中华先祖不仅最有智慧,也是对子孙最有恩德的。为了把证悟的真理传承后世,老祖宗发明了汉字的书写,还有文言文。我们看到汉字,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 当孩子们认出“愛”是由“心”及“受”组成时,很快就联想到“爱是用心感受”的含义,这令我十分惊喜。于是,我引导孩子们思考他们都感受了哪些爱。 “我感到了老师的爱!” “老师是最伟大的!” “老师,我感到了书本的爱!” “老师老师,我也喜欢读书!” 听着孩子们踊跃的回答,我心中很有成就感。忽然,我意识到这雷同的答案,或许是在取悦我这个“老师”时,不免感到一丝酸涩。 我试着鼓励他们:“老师感谢大家,还有其他答案吗?”得到的却是一张张茫然的脸。我不甘心,我不愿看到孩子们早早就失去了应试外的思考能力,他们还那么年轻。 “如果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老师都欢迎哦。” 许久,一个男孩举起小手,羞涩的说:“老师,我可以说妈妈爱我吗?她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还要帮我洗校服。” “我想谢谢我家的小狗,它很听话,大人出门时都是它陪我玩。” “其实,树啊什么的也爱我们,它们一发芽,春天就来了。” “老师,还有空气。没有空气,我们都不能呼吸了。” 我的眼角渐渐湿润了。 正当我准备开始下一环节时,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爱也可以是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有人遇到了困难,可能不会告诉别人,但我们也应该去帮助他。” 这就是“愛”的力量! 在课后的经验交流中,很多义工老师反映,大部分孩子听讲很认真,课上与老师的互动也很积极。可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不省油的灯”,他们在后排的座位上不是与同桌打闹,就是闷声不响的低着头,拿个本子写写画画。 随便啦,总之不要影响前排同学听讲就好,我常常这样想。 一次,我以助教的身份坐到了教室后排,恰好挨着“淘气大王”。那堂课是讲“飞机和火箭为什么会飞”。理科白痴的我,原本打算走走神,毕竟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想让我乖乖听一小时物理,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我们的主讲老师真的很棒!她用讲故事,做游戏,播动画的方式,一下就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连我也被吸引住了。课程进行了一半,老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刚才所学的飞机,孩子们开心地抢着上台。 这时我无意瞥见,“淘气”居然在自己的本子上也画了一架喷气式飞机,原来他也在听讲?这可真出乎我的意料。而且,画得还真不错,可以说比黑板上的都好。 “孩子,你的飞机画得这么像,怎么不上台给大家看看呢?”我有些不解。“淘气”低着头:“那些上台画画的,都是好孩子。”我竟一时语塞,只得扭过头来看着黑板。 过了一会,“淘气”拿本子碰碰我,示意我看他的新作,那是一个长着翅膀,丑丑的“四不像”。见我不吱声,“淘气”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老师,这可是我长大了要发明的飞机!” “真的吗?画得太好了,你的飞机真好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我给出了一个“慷慨”的评价。 不想“淘气”听到后,一下子急了:“老师,不是这样的。它是一个专门吸雾霾,喷氧气的飞机啊!” 我的心猛地一震! 这个孩子,这个之前被我“放弃”的孩子。他怎么会是一个“坏”孩子呢?还是,那个坏掉的,是我的心呢? 故事就讲到这儿了。每一位朗读者义工老师那里,都有着数不清的故事。我不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