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日记:在尼玛次仁家做客.doc_第1页
旅游日记:在尼玛次仁家做客.doc_第2页
旅游日记:在尼玛次仁家做客.doc_第3页
旅游日记:在尼玛次仁家做客.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日记:在尼玛次仁家做客 旅行日记 在尼玛次仁家做客 从地委出来,我们乘车去尼玛次仁家看望他的爸爸妈妈。 尼玛次仁家在山南地区气象台后面,由于正在修路,我们只能沿着雅砻河绕行,颠颠簸簸一大圈,直到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才听见尼玛次仁说:“到了。” 见到尼玛次仁妈妈的那一瞬间,我们都欣喜万分,没有一点生疏的感觉,我仔细打量老人家,气色很好,身板硬朗,只是腿有些不太灵便了。 尼玛次仁的宝贝女儿今天刚从内地放假回来,尼玛次仁在招呼我们的间隙,还不忘关照女儿,喜爱的看也看不够。 走进一楼客厅,满目都是熟悉的藏式家具,特别亲切。 爸爸妈妈忙着给我们倒茶,我看着妈妈,想起当年经常到她家来喝茶,不禁笑起来。 正想着,就听见爸爸说:“李静老师最爱喝酥油茶,尤其是生气的时候,一碗接一碗的喝。”哈哈,爸爸妈妈还记得这件事,孩子上高中的时候调皮,我气得中午连饭也没吃,到家里告状,我有个特点,越生气越没话,可是不能干坐着呀,于是就喝茶,一碗接一碗,一中午,整整喝了一暖瓶! 尼玛次仁耐心给李哲传授土豆的做法,同样是牛肉烧土豆,但是西藏的做法很特别,做出来的土豆牛肉味特别浓,土豆绵绵的,口感好极了。李哲认真地听着,就像在听工作汇报。 李哲还在复习制作工艺,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吃上了。真香! 爸爸和妈妈悄悄说:“我还要再倒一壶茶,李静老师出口不凡,都给喝光了”。 这是自然风干的牦牛肉,只有来了最尊贵、最受欢迎的客人,主人才端出来。我们都尝了尝,越嚼越香,欲罢不能,程老师吃的最多,我直后悔中午饭吃多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放在牦牛肉上面的藏刀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银鞘,镶金,相当贵重。尼玛次仁将这把藏刀送给了我,他还送给李哲一把,我俩虽说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欢天喜地的接受了,朋友的一番心意嘛。程老师来西藏之前就一直计划淘一把真正的藏刀,所以特别羡慕我们。由于不知道程老师来,尼玛次仁没有准备,但是他许诺,下次程老师来的时候一定也给程老师一把。这下子程老师已经有两个期待了挂经幡,尼玛次仁给藏刀。 青稞酒、酥油茶、奶茶、糌粑、土豆、风干牛肉、水果,吃饱喝足,我们开始参观这个温馨的家。尼玛次仁家是自己盖的三套连体二层楼,中间是尼玛次仁的小家,两边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岳父岳母住。 尼玛次仁家迎面摆放的是且玛,每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主人就要端着且玛从里面捏上一撮,向着天空扬三下,然后献上哈达,敬上青稞酒,表示对客人的祝福。过新年的时候主人也端着且玛到左邻右舍拜年,相互祝福:扎西德勒。 程老师对这把刀爱不释手,但是太大了,带不走。 这是爸爸的茶碗,平时喝茶用的。 这是尼玛次仁和夫人的豪华茶碗,隆重场合专用,知道哪个是男主人用的,哪个是夫人用的吗?这可有讲究呢。 楼下是藏式风格,楼上是汉族风格,楼梯扶手相当精致。可见尼玛次仁很在意自己的家,很在意亲人。这是一个对家庭、对父母充满责任感、充满担当的男子汉。 这个大吊灯汉藏合式,别具匠心,太气派了。 尼玛次仁的书房有一个大大的写字台,有电脑,书房的窗帘是尼玛次仁的夫人亚平挑选的,上面的字为名家墨宝。希望丈夫在工作、学习感觉劳累的时候,抬起头,活动活动颈椎,研究研究书法。别说,还真管用,尼玛次仁的字越写越好,赶上书法家了。 走进每一个藏族朋友家,都可以看到毛主席像,或镶在相框里挂在墙上,或将半身石膏像摆在桌子上。尼玛次仁说:“毛主席是藏族人民的大救星,藏族人民永远热爱毛主席,怀念毛主席。” 要和两位老人说再见了,我们纷纷与老人家合影留念。老人家,保重,再见! 尼玛次仁家的藏敖舍不得我们离开还是怎么的,一个劲地叫。亲爱的,再见! 从尼玛次仁家出来,我们又去了亚平的爸爸妈妈家。亚平的爸爸是进藏老干部,当年只有16岁,随十八军由四川、昌都一路打仗,徒步来到西藏,一晃,60年过去了,阿爸已经上年纪了。老阿妈也是老干部。老人身体还不错,只是老阿妈脚疼,走不了路。见到他们我感到特别高兴,尼玛次仁把李哲介绍给两位老人:“这是原来山南地委副书记李从印的儿子。”“李书记!”两位老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噢,李书记,李书记呀。”老阿妈哽咽的说不出话来,老阿爸眼里也闪着泪光,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李哲使劲控制着自己,也早已红了眼圈。李哲的父亲是平叛时进藏的老干部,几乎走遍了山南的所有乡镇,千辛万苦,为西藏的和平、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经历。老同志们对西藏的热爱,对西藏的依赖,老同志之间生死与共的那种深厚感情令高山仰止,河水断流。 老阿妈拉着李哲的手说:“看到你,就看到了你的爸爸。”朴实的话语,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背过身去,李哲擦了擦眼睛,自语:“这趟西藏没有白来,没有白来,来的太值了。”是啊,父辈为了西藏的解放、建设事业贡献了他们的青春年华,贡献了一生,西藏承载了他们的美好理想,承载了他们所有的希望。西藏,就是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