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1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2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3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4页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心肌梗死急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路胜昔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急救治疗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从xx年3月xx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的患者共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急救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在疗程结束后观察该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冠脉再通的患者共有29例,总再通率是80.6%;对照组冠脉再通患者共有15例,总再通率是41.7%;两组冠脉再通率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衰竭以及休克)的发生率是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6.1%,该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h内运用尿激酶溶栓来进行急救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冠脉再通,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使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冠脉再通 R542.22A1672-5654(xx)02(c)-0081-02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病情比较危急的一种急性病症,必须及时和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必须尽快地打通冠状动脉的阻塞状况,让缺血缺氧区域能够及时地恢复血流,进一步地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以使濒临死亡状态的心肌得到及时挽救。而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尿激酶是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有效的促进纤溶酶原快速转欢成纤溶酶,并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2。本院通过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从xx年3月xx年2月收治的确诊是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共72例,所有的患者经过检查都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诊断标准,并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全部的患者都是在急性心肌梗死以后的的6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另外也排除存在溶栓禁忌症的患者。全部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女性患者共17例,男性患者共19例,患者的年龄在4168岁之间,平均的年龄是(58.75.3)岁;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分布为:下壁梗死患者共11例,广泛前壁梗死患者共9例,高侧壁梗死患者共7例,下壁合并侧壁梗死患者共5例,后壁梗死患者共4例;观察组中女性患者共16例,男性患者共20例,患者的年龄在4369岁之间,平均的年龄是(57.55.9)岁;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分布为:下壁梗死患者共12例,下壁合并侧壁梗死患者共7例,广泛前壁梗死患者共7例,后壁梗死患者共6例,高侧壁梗死共4例。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方面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于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急救治疗,在其入院治疗以后,首先进行全面的体检,如果确诊以后要迅速在监护室内吸氧并建立患者的静脉通道,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仔细地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地给患者使用镇痛类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和硝酸脂以及调整血脂类药物等。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急救治疗的基础上,另外采用尿激酶溶栓方法治疗,方法是使用尿激酶(150万U)溶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并在30分钟以内滴完。在溶栓以前给予患者肠溶阿斯匹林300mg嚼服,在溶栓6h以后,另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间隔12个小时再注射一次,每d为一个治疗周期。疗程结束进一步观察该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心律失常以及合并心肌衰竭发生状况,并详细地记录该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状况。 1.3冠脉再通的评定标准 经过溶栓治疗以后,患者通过心电图的检查显示已经抬高的ST段在开始溶栓的2h以内下降幅度达到50%以上;患者在溶栓2h以内出现了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例如胸痛在2h以内基本上得到了缓解;通过患者血清CK-M指标检查,显示该指标峰值有提前出现3。凡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就可以诊断是冠脉再通,但是同时具备两项的除外。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全部的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来进行表示,率的对比运用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组件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以后,观察组冠脉再通的患者共有29例,总再通率是80.6%;对照组冠脉再通患者共有15例,总再通率是41.7%;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衰竭以及休克等)的发生率是3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86.1%,该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对比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血栓形成和冠脉分支受到阻塞而引起患者局部心肌组织出现缺血或者缺氧等系列临床症状,该病属于高危急重病症,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抢救及时和有效4。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尿激酶溶栓已经被广泛推广。段淑梅等相关临床研究5证明,患者若在早期就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及时地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与范围,而且还能够明显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真正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的6h以内,运用尿激酶等进行溶栓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冠脉的再通率6。 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出的一种蛋白,其主要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的溶解系统,以促使纤溶酶原的激活。尿激酶能够有效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而且在操作上也非常简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并且也不会出现过敏性的反应,使用非常安全7。李爱琴等研究证明8,发生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打通的越早,其左室的功能恢复就会越好,就会更加有利于心肌的重塑。但是在使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以前,必须注意确定患者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在对患者使用溶栓治疗以前,必须检查患者的凝血状况。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运用常规心肌梗死急救的基础上,另外通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来实施治疗,其冠脉血管再通率达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再通率(41.7%),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常规并发症等方面的发生率也明显地低于对照组,这更进一步说明了采用尿激酶溶栓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伊风.急性心肌梗死通过绿色通道静脉溶栓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xx,9(17):169-171. 2陶先明,肯明,谢勇.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xx,7(4):19. 3黄先勇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初步指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xx,16(9):117-118 4VanDeWerfF,AdgeyJ,ArdissinoD,etal.Single-bolustenecteplaseparedwithfront-loadedalteplase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theASSENT-2double-blindrandomisedtrialJ.Lancet,The,xx. 5段淑梅,杨丽萍.急性心肌梗死3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诊处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xx,13(6):235. 6陈士良,武效宏,工小冬,等.急性实验性冠状动脉狭窄时血栓与微血栓的形成.心脏杂志.xx,23(2):201-204. 7李爱琴,胡静涛.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