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旅游与区域发展复习教案_第1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旅游与区域发展复习教案_第2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旅游与区域发展复习教案_第3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旅游与区域发展复习教案_第4页
xx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旅游与区域发展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XX 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旅游与区域发展复习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第 50 讲旅游与区域发展 【考点整合与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 例 1( 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试北京卷 ,39)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 12.回答第( 1)题。 ( 1)描述 1934 年至 1936 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 分) ( 2)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6 分) 2 / 22 解析:( 1)根据 1934 年革命根据地, 1935,1936 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不难得出前两个点,本题难点在于,考生可能会忽视省区这一要素,造成溃漏。 ( 2)本题直接考查学修 3 旅游地理,有选择性的设置了两个问题供学生选择,增加了试卷的灵活性、选择性。第一问考查 “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其积极影响主要就是工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问考查 “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其积极影响主要是有助于文化交流、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考生在作答时,要根据系统地理理论性强的特点,做好要点辨析,灵活处理好教材与试题要点要求之间的关系,方可拿到较高的分数。比较突出的是关于 “ 提供就业就会和岗位 ” ,中图版教材中属于对经济的积极影响,但在标答中列入了对社会 文化的影响。 答案:( 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 2)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 探究点三旅游环境容量 3 / 22 1含义:一般认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旅游环境容量有时也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 2合理推算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推算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 持续发展的保证。 3常用表示方法:游客流量(原因: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 4分类: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 旅游极限容量是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达到旅游极限容量称为饱和。 旅游合理容量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旅游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5控制: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可以从控制游客数量与扩大环境承载力两方面进行。 例 2(XX天津模拟 )泰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号称五岳之首。其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被誉 为四大奇观。下图为泰山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泰山属于哪种类型? (2)从山体的高度来看,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山峰相比,4 / 22 海拔只有 1500 多米的泰山很不突出,然而它却能位列五岳之首,也是历代帝王封禅最多的。依据学过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然而这一工程引发了诸多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解析: (1)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泰山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2)泰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与 其地理位置、山体相对高度大、山体雄伟这些独特资源特征有关; (3)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景点建设是旅游开发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观点对待一些自然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 (2)地处平原地区,相对高度大,山势雄伟;离经济、政治中心近,市场距离短。 (3)优点:方便了人们登山,特别是体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也可欣赏到山川的壮美。缺点:对自然景观具有破坏作用 探究点四旅游环境保护 1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环保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 体 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保法规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保法规 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 5 / 22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 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 2具体措施: 制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 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 保护单位等) 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问题。 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包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破坏作用的建筑工程、游乐工程等。已经建成的这类工程项目,应当予以拆除。 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 “ 绿色 ” 旅游:即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品、娱乐都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 例 3(XX 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 ,60-63)桂 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 1、图 2 反映了 30 年来桂林旅游业6 / 22 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0 分 ) 桂林市属于我国 文化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读图 1、图 2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 30 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读图 1、图 2 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 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 (见表中资料 )。从审美价值、经济 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了读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题,桂林属华南妈祖文化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第 题,读图 1 和图 2,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回答。第 题,依据表格中的材料分析归纳。 【答案】 华南妈祖;壮 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7 / 22 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审美价值: “ 两江四湖 ” 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 审美情趣; 科学价值: “ 漓江山水 ” 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 文化价值: “ 印象刘三姐 ” 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 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游客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课时作业】(为了便于老师们使用,每讲精选了 15 道试题,供选用,答案附在每道试题后面) 1读我国及附近 4 国入境游客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5 国来自各洲及地区入境游客的年均数据 (单位:万人 ) 非洲 美洲 欧洲东亚及太 平洋地区 南亚 中东 合计 中国 8 / 22 日 本 泰国 俄罗斯 韩国 合计 XX 年部分国家入境旅游人数及入境旅游收入 国别中国泰国俄罗斯韩国日本 入境人数 (万人 )8698100021515031600 国土面积 (万 km2)9605117081038 入境收入 (亿美元 )1901008890360 (1)五国中,竞争最激烈的客源地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最大的竞争客源地是。 (2)各国年入境旅游人数总量的大小排列顺序为下 (3)XX 年单位国土面积各国年均入境旅游人数的大小排序为: (4)从表 5 中可以看出,与日本相比,我国入境旅游业存在的 问题有、 答案: (1)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欧洲 (2)中国 俄罗斯 日本 泰国 韩国 (3)韩国 日本 泰国 中国 俄罗斯 (4) 单位国土面积游客人数少 入境旅客人均消费量低 2读青岛市旅游图,问答问题。 9 / 22 (1)根据图中信息说明青岛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 (2)青岛在北京奥运会后,又被称为 “ 帆船之都 ”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青岛社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4 分, 1点 1 分,答 4 点) 答案:( 1)青岛市旅游资源种类多、组合好,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旅游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品牌响,资源的吸引力强,有特色;交通便利,市场距离近;青岛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市场容量大。 (2)使得青岛市的经济收入增多;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对外开放交流等。(合理皆可得分) 3阅读图表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 XX 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省份旅游总收入入境游客国内游客 亿元比 07 年增长万人次比 07 年增长亿人次比 07 年增长 甲 % 乙 %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08 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10 / 22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答案: (1)甲省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质量高。(从乙省的角度回答也可) (2)乙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便捷,重点景区距中心城市较近。(从甲省的角度回答也可)。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 (3)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 XX 年 2 月,广东中山市、肇庆市、广州市花都区率先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针对农 村旅游消费市场的 “ 旅游下乡 ”活动。 材料一:图 30 是 2000 年我国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目的抽样调查构成统计 材料二:出游率指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出游的人次次数占其人口数的比重。图 31 是 XX XX 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国内游变化曲线 材料三:图 32 是 1996 XX 年我国国内游人数走势 ( 1)就全国而言,农村居民出游目的主要是,不同经11 / 22 济区域内农村居民出游目的不同,原因可能是。 ( 2)近几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 A我国国内游人数增幅最大的时段是 XX XX 年 年以来,我国国内游人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c.我国国内游发展迅速,主要是由农村居民出游带动的 D.城镇居民出游一直是推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力 年以来,农村居民出游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3)依据所给材料,试分析广东启动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的“ 旅游下乡 ” 活动可行的原因。 答案:( 1)探亲访友经济水平差异 (或经济因素)( 2) ADE( 3)经济发展,农村居民出游目的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农村居民出游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5 XX 年 10 月 31 日晚长江隧桥正式开放,去崇明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读崇明旅游景点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旅游线路可以看出崇明的旅游资源分 资源、资源两大类。 崇明旅游定位于 “ 生态旅游 ” ,分析崇明发展 “ 生态旅游 ” 的条件。 阐述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长江遂桥开通,引发了崇明旅游热潮,分析近期崇明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合理建议。 12 / 22 答案: 自然旅游;人文旅游 崇明是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河口沙岛,岛上有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农业等有利于 发展生态旅游的景观。 崇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崇明岛的交通、餐饮、宾馆、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改变原有的封闭状态,全面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人流过多,超过了该地旅游接待能力,造成旅游地环境污染,破坏了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干扰了鸟类的生活规律和活动路径,威胁鸟类的生存。改进的合理建议:加强宣传,加强管理,通过对崇明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实施参观时间的分流,限定参观人数等。 6读某地旅游接待能力与旅游市场需求关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旅游旺季在 月和 月。 A 、 B 两图中表示接待能力 (填 “ 不足 ” 和 “ 过剩 ” ),表示接待能力(填 “ 不足 ” 和 “ 过剩 ” )。 A 、 B 两图分别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 A 图: 。 B 图: 。 13 / 22 为了提高设施利用效 率,常采取季节差价的手段,其结果如图 c 所示。由图可知,采取季节差价后的好处是 。 答案: 5 10 过剩 不足 接待能力高于市场需求,旅游设施闲置,没有发挥作用 接待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旅游设施负荷过重,客源外流、 经过高速后的市场需求与接待能力接近,使旅游设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7扬州是座美丽的城市,曾在 XX 年获得 “ 联合国最佳人居 ” 称号。图 23 是 “ 扬州市区旅游景点分布图 ” ,图 24 是 “ 扬州与周边地区分布简图 ” 。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扬州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目前瘦西湖蜀冈风景区、何园、个园均是中国 4A 级风景区;五亭桥、唐城遗址、何园、个园、吴道台宅第、大明寺等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二: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自 2002年始,扬州每年均在 4 月 18 日至 5 月 18 日举行 “ 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 ” ,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材料三: 2002 年与 XX 年扬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分别为万人次、万人次,实现旅游 业总收入分别为亿元、亿元。 14 / 22 (1)扬州为什么将 “ 国际经贸旅游节 ” 定在每年的 4 月份开幕? _。 (2)材料三说明扬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原因。 (3) “ 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 ” 的举行对扬州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答案:( 1)从自然条件看,此季节春暖花开,气候宜人;从人文条件看,李白的诗句在历史上有深刻的影响,使人们对扬州的三月充满向往,古代的三月实际上是公历的 四月。( 2)扬州旅游资源丰富、级别高、集群状况好,近年来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与保护; “ 长三角 ” 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扬州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对外联系便捷扬州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容量不断扩大;( 4)有利影响: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收入增加;加强了对外交流与联系,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扬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8 “ 母爱圣地 乳山,人间仙境 蓬莱,走遍四海,还是威海, 好客山东欢迎您! ” 李老师暑假在家,被央视播出的旅游广告所感动。于是他决定对山东进行自驾车考察旅游。其考察线路 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老师设计的旅游线路上,旅游资源的空间特点是。从15 / 22 东营经济南回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的世界文化遗产和。 (2)山东省旅游业发达,简述其原因。 (3)东营是李老师山东沿海考察的最后一个城市。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 “ 基因库 ” ,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 “ 国际机场 ” ,但目前开发才刚刚起步。你对东营开发沿海旅游资源有哪些建议 ? 答案: 地域性 (沿海分布 )泰山、孔府 (孔庙、孔林 ) 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客源丰富;旅游市 场距离近;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与保护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加强环保宣传等。 9图 20 是 “ 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 ” ,图 21 是 “ 我国部分区域简图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 20 图 21 (1)图 20 中四幅景观图属于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的是,位于图 21 所示区域的有 (填字母 )。 (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 XX 年 5 月 1 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 名的 “ 旅游资源大省 ” ,16 / 22 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答案:( 1) bcd(全部答对得 2 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增加交通通达度,可进入性增强;扩大旅游的客源市场;增加新的人文景观,增加吸引力;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 (3)旅游业投入少,是无烟工业;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等。 10 (XX 年 4 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 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材料二: XX 年 1 月份我国国际旅游部分客源分布。 国家名称 1 月份 入境人数 (万人次 )同比增长 (%) 韩国 32 322 52 美国 15 468 67 菲律宾 7 1514 08 蒙古 7 1026 54 俄罗斯 17 4714 62 日本 25 43 10 94 (1)根据材料指出 1 月份我国国际旅游客源前两位的国家,并说明该国家选择中国作为旅游地的主要原因。 (2)评价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7 / 22 答案: (1)韩国:日本距离近,文化的相似性。 (2)有 利: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不利:也会给旅游资源地带来物价上升、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11 (20ll 届重庆市高三年级考前模拟测试,二诊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巨大水槽的海域一地中海,有人戏称之为 “ 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 ” ,它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更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她的文明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图 10 1, 10 2 为地中海沿岸局部地区资源分部图。 (1)根据图 10 1,指出 、 旅游资源各自的特色,_ _; _ 。说明其主要客源地并解释理由: _。 表 2:埃及主要经济收入状况表 1 项目侨汇运河旅游石油 I 外汇收入 33 亿美元 16 亿美元 43 亿美元 19 亿美元 (2)埃及陆地面积 100 万 kr2,人口 7055 万,自然增长率长期在 %以上,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 52%。目前埃及经济己进入工业化阶段。结合埃及图、文字和表 2 资料,说明埃及是如何利本国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本国经济的? 18 / 22 答案: (1) 阳光明媚、优质沙滩 和海水 (海滨风光 ); 湖光山色 (阿尔卑斯山登山和滑雪 )。 客源地:欧洲 (或西欧、北欧 );理由:经济发达,靠近旅游地 (经济半径最优 )。 (2) 埃及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劳务输出获取侨汇 (主要到西亚产油国打工获取外汇 ); 苏伊士运河全部从埃及领土通过,经过拓宽、加深后,通航能力提高,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航程,过往船频繁,埃及收取船只通过费和领航费; 埃及是文明古国,众多名胜古迹,尼罗河沿岸的优美风景成为吸引国外游客的旅游资源,旅游收入高; 埃及是北非主要的产油国 (石油资源丰富 ),石油出口创汇。 12( XX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图 20 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 20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 ,其旅游价值有 、 和 。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19 / 22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作为首要任务。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客源市场的变化,以及如何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客源市场主要交通通达度、距离远近、经济收入等因素。旅游资源 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等,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在于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但没有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 13 (XX东北联考 )有 “ 世界地质公园 ” 之称的广东丹霞山于 XX 年 8 月 1 日会同湖南良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和贵州赤水等 6 处丹霞地貌列入了 “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回答下列问题 。 (1)下图中最有可能形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是 ( ) A B c D (2)中国丹霞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整体为20 / 22 临水型峰丛 峰林景观,被天然森林广泛覆盖,构成丹山 碧水 绿树 白云的最佳景观组合。这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_和 _。 (3)国际自然联盟曾对中国丹霞地貌申报项目提出质疑,原因是中国的一些丹霞地貌在保护方面还不具备条件,一些景观区也没有很好地控 制旅游业对地貌环境的破坏。那么发展旅游业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1)c (2)物质景象组合性 美学属性 (3)破坏水资源良性平衡;加重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威胁自然遗产;破坏良性生态平衡;毁损文物古迹 14 (XX 年 4 月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 )旅游地理 图 1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