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小说李锦书】云中谁寄锦书来抒情散文.doc_第1页
【云中谁寄锦书来小说李锦书】云中谁寄锦书来抒情散文.doc_第2页
【云中谁寄锦书来小说李锦书】云中谁寄锦书来抒情散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中谁寄锦书来小说李锦书】云中谁寄锦书来抒情散文 【-月工作总结】 无意当中翻开了唐诗宋词,李清照的一剪梅又一次映入眼帘。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直很喜欢这句词,此刻再次品读,婉如雁鸣之声在心中回荡,思绪不由地被带回了大学时代鸿雁传书的情景 当时,多么热衷在信纸上飞扬文采,在书信中交流思想,在鸿雁中传递情谊。每当收发员拿着一大叠信件走进教室,同学们就会个个神采飞扬,期待着收到属于自己的信件,而那些佳音如期而至的同学,个个手捧书信,如饮甘醇。 收信,读信,写信,成了大学时代业余生活最优美的主题。同学们彼此炫耀,好友们津津乐道,可谓饶有情趣,乐此不疲。私下里同学们似乎在比赛着,看谁收到的信件多,看谁写得信件厚。 什么样的朋友托付给你这份情谊?什么样的心态写下了那么多的文字?多少情怀在书信中抒发,多少思绪在书信中渲染,多少孤独在书信中倾诉,多少苦闷在书信中宣泄。一封一封回信中,又有多少失意得到了鼓励,多少落寞得到了排遣。 读信,收获了无限的喜悦,积累了丰富的思想。写信,融入了深厚的情感,诉说着绵绵的衷肠。 而今,这一切都已远去了。 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上网成了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键盘用手指轻轻一击,便捷的E-mail邮件便神奇地发出,回应迅速现于眼前。屏幕上字字工整,句句珠玑。便捷的还有熟记在心的号码,手机电话轻轻一拨,千里之外的声音如约而至。 然而,那些洋溢着个性的带有熟悉字体的信件却渐渐消失了,那些期待着的“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日子也被淡忘了,那些渴望收信和专心读信的亦忧亦喜的情感起伏久远了。 现代科技通讯无形中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也让人们远离了书信来往的年代。如今,同学同事好友甚至商务的联络,完全借助互联网或者手机来完成,真不敢想象,假如真有一天离开了这些所谓的现代科技,人们的工作生活会不会陷入瘫痪? 尽管如此,我依然怀念过去曾经读信写信的日子。 在我书架的抽屉里,仍然存放着当年与同学好友来往的信件,闲暇的时候打开来看,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溢满心头。曾经的岁月已经消逝,曾经的话语已随风而去,曾经的心绪也渐渐远离,然而信件记录的点点滴滴却留住了当时的岁月,当时的心情。 抬头,眼望窗外,天依然那么蓝,地依然那么绿,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而人却已不再是那个人了。忽然想起一句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已经走过的人生历程中,我留下些什么呢? 用今天的阳光翻晒曾经的心情,在已逝的岁月中留下点滴记忆,镌刻成为一种永恒。让眼睛抚摸过去,让心灵梦想方向,所以重读以往的痕迹,美好,温馨,畅想。 已经过去的日子,像是去留无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