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_第1页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_第2页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_第3页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_第4页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浅论中学生如何欣赏现代诗 杭 瑾 (重庆市南川区文凤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学教材也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增删。教材里选编的现代诗几乎与古诗各占半壁江山。这说明,新课改越来越注重对初中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欣赏;现代诗;方法 每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的古诗和背的古诗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背几首现代诗的可以说不很多,原因何在呢?一是大家对现代诗的重视不够,二是觉得现代诗内涵不如古诗 绵长深远,还有就是考试一般都不考现代诗。 其实,现代诗也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可读性,有些甚至余味悠长,有绕梁三日不绝之味。 2 / 6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呢?如何让他们在欣赏现代诗歌中感受到诗中包含的深沉的情感和想象构筑的画面美呢? 下面摘取几首课本里的现代诗做一点粗浅的议论。 一首是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 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 1938 年。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诗的内涵。 诗一开头就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诗人为什么想变成一只鸟?它要歌唱什么? 3 / 6 了解了背景便知道,在那个炮火连天、被灾难蹂躏的土地上,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 嘶哑的喉咙歌唱 发出不屈的声音。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是用它的全部生命 在歌唱。这只鸟是谁,它是作者,它是千千万万用弱小的身躯拼死同侵略者抗争的同胞。 第一节诗里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具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 土地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片被践踏的土地,象征 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河流一般汹涌奔流及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4 / 6 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最后,诗人用深情的表白,表达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所有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爱国情感的浓缩。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一句,诗人把自己至死不渝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也昭示了诗人与土地血肉相连的关系。 我 死了, 我 的肉, 我 的骨,我 的血,都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连 我 的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我的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祖国! 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那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已够撼动人心。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 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因为5 / 6 这 泪水 里,包含着作者多么深挚的爱啊! 可以说,学生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也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再欣赏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分为四小节,格式都一样,它的语言近乎口语,从字面上找不出 一句诗人表达自己思乡的 豪言壮语 ,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却采用了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物体。作者只用了四个被乡愁愁得变了形的形象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来连接全诗。然而,透过这些形象,读者看到的是一个被乡愁煎熬得满脸憔悴的诗人的自我形象。他伫立在海峡的那边,向着大陆的方向久久、久久地眺望着。这组镜头,恰似一幅 断肠人在天涯 的特写。作者娓娓的、淡淡的诉说凝聚了多少辛酸,多少妻离子散的悲欢离合啊!大凡大家,都善于把貌似平凡的东西用一根金线串联6 / 6 起来,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项链,余光中先生在这方面 算是最杰出者之一,这首诗的想象空间异常宏伟。作者从 小时候 到 长大后 直到 后来 现在 ,时空跨度几十年,跃过了作者的一生:都是浪迹天涯。全诗省略了形成作者如此强烈乡愁的原因及忧伤的几十年,用平凡的语言、浓缩的意象概括了他的一生,这是一幅浓缩的思乡图画,这图画所显现出来的却是 断肠人在天涯 的相思。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想象的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