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八、文学常识_第1页
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八、文学常识_第2页
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八、文学常识_第3页
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八、文学常识_第4页
xx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八、文学常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XX 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复习八、文学常识 八、文学常识 (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按音乐性质分 “ 凤、雅、颂 ” 三大类。 2、论语为 “ 四书 ” 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 “ 四书 ” 。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名句: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出自孟子、分孙丑 “ 富贵不能淫,贫 *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 ” 出自孟子 膝文公章下。孟子说“ 大而化之谓圣 ” 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墨子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3、左传编年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左丘明编著。曹刿论战选于此书。 2 / 5 4、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 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 3000 年间的历史,全书 130 篇包括 “ 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 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 前四史 ” 。 6、 “ 五经 ” 7、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ø 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 ø 晚唐 “ 小李杜 ” :李商隐,名句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在恢泪始干 ” 。杜牧,千 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绝句 ø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ø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ø 杜甫的 “ 三吏 ”“ 三别 ” : ø 三吏:憧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 / 5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8、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代表宋代词坛两大流派风格的人物是以苏轼的豪放派和李清照婉约派。名句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 9、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 三国演义(罗贯中 明)水浒传(施耐庵 明) 西游记(吴承恩 明)红楼梦(曹雪芹 清)。 10、儒林外史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 临死的时候点两根灯草就闭不上眼睛的人 ” 就是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二)文体常识 1、古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 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4 / 5 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 “ 兮 ” 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 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 “ 四六文 ” ,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学过的朱元思书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 “ 诗余 ”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 91 字以上)、中调( 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