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XX 年高考历史考点整理 嘉禾一中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 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课次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识记 理解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第 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2 / 5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第 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第 23 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另起炉灶 ”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3 / 5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在华的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 一边倒 ”: 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二、简单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1.提出: 1953 年,周恩来在接 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识记: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日内瓦会议: 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 1955 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第 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理解: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 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的斗争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支4 / 5 持; 70 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标志: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 代表的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二、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史实 1.中美关系正常化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苏联构成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标志: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2.中日建交的背景、标志。 ( 1)背景: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2)标志: 1972 年 9 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5 / 5 签定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3.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识记:新时期我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