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机制--让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doc_第1页
创新管理机制--让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doc_第2页
创新管理机制--让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doc_第3页
创新管理机制--让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管理机制 让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初探何学廉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诱发村干部腐败的一个最直接、最重要因素。从近年来我县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都与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机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村级财务混乱、经济合同不规范、集体资产变相流失等现象,有力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个别村集体开支随意性大,财务混乱,不公开或不真实,资产、资源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处置不当等问题不但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还引发了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和探究。笔者结合十多年来的农村工作实践,就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笔者以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三资”管理重视不够。少数乡镇认为“三资”管理情况复杂,直接触动少部分人的利益,不好管理,出力不讨好,因而不愿抓、懒得抓;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债务多,无资产可管;有的认为,村集体财务实行“村财乡管村用”后,村干部很难违规处置集体“三资”等片面认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不重视,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2、对“三资”家底情况不明。农村“三资”涉及面广,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的,又有不动的;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收入等,存在的形式复杂多样。特别是对土地(机动地)、荒地等的登记不全、不细,没有一本完整、准确的明白账。因此,无论是村干部、村民,还是业务部门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具体数量和价值都不是很清楚,造成“三资”底子不清、管理混乱。3、对“三资”管理力量不足。目前乡镇“三资”管理中心(经管站)的人员都是兼职,负责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就一两个,监管力量严重不足,难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村报账员更换频繁,导致业务熟练程度不够。此外,有些乡镇领导对此项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使一些经管人员常年围绕乡镇中心工作奔忙,顾不上本身的工作业务,往往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4、对“三资”管理不规范。目前虽然实行村财乡代理制度,村级财务管理有了加强,但在集体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资金违规滞溜账外,规避财务监管,收不入账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按照有关规定,村级招待费实行零控制,但有的村将招待费超转嫁到其他费用中,致使村级招待费隐性存在。三是部分乡镇在资产资源的管理、使用、处置等方面没有严格操作程序,在处置资产资源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整、费用入账不及时等现象。四是按规定虽然都要进行村务、财务公开,但由于制度缺失,监督不力,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有的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致使农民无法完全了解本村的村务、财务情况,致使公开流于形式。5、对“三资”管理监督不力。一是监督部门乏力。由于职能限制、违规金额小等种种因素,司法机关不能、不愿介入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纪机关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机关不便查处。二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此外,现在农村大部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村民基本上是老少病残,他们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了有私心的干部可乘之机。三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乏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 大事不开会,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造成班子内部不力。四是理财小组监督乏力。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干部自用自批,村民主理财公章在村干部手中,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工作实践,笔者以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建立“阳光台账”,进一步打牢“三资”管理基础没有一套底清数明的“三资”台账,“三资”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为此,要严把三关对农村“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掌握各村“三资”的分布、存量、结构及效益状况,建立一本“三资”明白账。一是清产核资关。采取先账内、后账外,先资金、后资产、再资源的办法,逐步逐项逐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查工作,不留死角。二是公示认定关。将清查情况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接受村民代表咨询、监督、审核,根据村民意见建议再进行核实,然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认定。三是登记造册关。清理工作结束,公示内容村民无异议,并经村民代表签字认可后,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实行“一台账两附件”管理模式,即建立“三资”台账,全面反映资产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附上资产处置情况附件和有关会议记录、评估、招投标、合同等附件。并在“三资”管理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随时调整“三资”台账数据,做到账物相符。二、规范“阳光操作”,进一步加强“三资”日常管理按照“村财乡管村用”的原则,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三资”日常管理,使“三资”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一是建立村账乡代管制度。在不改变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支配权、审批权与独立核算权前提下,由乡镇“三资”管理中心对村级财务实行“钱账双代管”,并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票据,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财务公开,统一财务档案。同时,建立备用金和定期报账制度,每个村设一名报账员,每月初领取2000元的备用金,小额零星支出由村级报账员用备用金支付;月底到中心上缴收入,核销支出,并领取下月备用金,以防范乱支滥用、白条抵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二是建立报账审核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听证制度。明确村级基本运转费用支出使用标准和限定数额标准,规定在标准内村级所有支出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及村民主理财专用章,并注明事由,方可报支。对单笔财务支出3000元以上的,或村集体经济项目、公益项目的投资达3000元以上的,必须由村“两委”集体研究和村民代表听证会80%的代表同意,并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方可列支。三是建立资产资源评估制度。规定村集体资产资源拍卖、转让、出租和合作联营等,所有权、使用权转移或变更,必须报请有关部门进行价值评估,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按程序实施公开招标。四是建立“三资”公示制度。要求各村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上旬将本村上一季度经乡镇“三资”管理中心审核后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和经营、集体资产资源的租赁、承包方案及其租赁、承包费的收缴等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内予以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使村民了解钱怎么花的,花在了哪里,真正落实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三、 构建“阳光平台”,进一步提升“三资”管理绩效为使农村集体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资产得到最好的利用,资源得到最大的升值,要通过设立管理平台,强化监督,进一步提升“三资”管理绩效。一是设立“三资”管理中心。在各乡镇设立集农经统计、会计核算、合同管理、财务公开、报表汇总等功能于一体的“三资”管理中心,由中心对村级集体资金的使用、资产的处置和资源的发包等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检查,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二是建立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按照统一挂牌、统一设施和统一人员配备的要求,加强各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的建设,规定村级30万元以下的工程发包、物资采购、产权变更等必须统一纳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交易,并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触角延伸到村一级,实现资产资源进站交易“全覆盖”。三是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乡镇要设立由乡镇纪委书记任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资”监督委员会,村委会设立 “三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村级重大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村级经济合同签订、村级支出、财务公开等事项,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变事后查处为实时、直接、全程监管。四是构建“三资”监控系统。开发一套“三资”管理软件,充分运用互联网,建立县、乡、村联网的农村集体“三资”阳光监控系统,内容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电子监察及系统管理等,在“三资”日常管理上,将各个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