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德”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_第1页
“读书明德”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_第2页
“读书明德”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_第3页
“读书明德”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_第4页
“读书明德”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读书明德”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 “ 读书明德 ” 公益课堂三周年庆典讲话提纲 时间过得真快,在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坚守下, “ 读书明德 ” 公益课堂已走过了整整三年。经过认真地梳理,我惊奇地发现,我们这个 3 岁小课堂,一周不过诵读经典两小时,成绩竟然如此之大,成效竟然如此显著,成果竟然如此丰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所读经典的数量惊人。弟子规论语了凡四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总字数 14 万多,论语我们读的是节选,了凡四训 “ 积 善之方 ” 部分我们没作重点诵读,中庸只学了一半,这样算下来,我们诵读了 10 万字。 10 万字,如果是白话文,真没有什么了不起,一本二三百页的书而已,可我们读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华的文言文; 10 万字,如果是简单地读一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一天读不完,三天保证没问题,可我们是几十遍、上百遍地读; 10 万字,如果我们仅仅是诵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凡识字的人,都能读,而我们不仅能熟读,而且有些能背、能解,尤其能照着去做。这不是简单的 10 万字,这是古代人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用来考取功名的四书五经2 / 6 的重要部分,是儒家 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也是我们在家庭、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学问。所以,我们应为自己鼓掌! 第二,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得惊人。得到了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诵读要领之后,大家不拘限于课堂每周两小时的诵读,很多回到家还加紧诵读,通过增加诵读遍数,来提高理解能力;我们诵读经典没有以学说话、学写文章为目的的,但这高度凝练、优美的文言文读多了,学员们竟然将经典运用得游刃有余、炉火纯青,大家分享时的语言水平和文字水平都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提高;同学们中有的竟然可以独立地开设课堂(李梅的电台国学讲堂、 吴晓燕的鼎峰大厦、余海英的文博国学幼儿园、孙景梅的东阁幼儿园、韩月芹的又一村大酒店、陈苏芹帼国创业协会、杨林庆的论语讲堂等),能主持,能讲解,有的已成为全市炙手的讲师,为学校、幼儿园、医院、企业等讲课,丰富这些单位文化的同时,创造和传播着社会正能量,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 第三,经典带给我们的好处惊人。太上感应篇上说:“ 视善、语善、行善,一日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 ,我们这个三年的小课堂,一年得其要领,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大为改观。我们的学员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修养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 善良,越来越大度,越来越能包容,越来越愿意奉献付出帮助他人,越来越幸福。刚才大家也听3 / 6 到了,发言的几位就是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幸福全家的真实例子,他们没有求神拜佛,没有找大师指点迷津,也没有花高昂的学费去进修去探索,只是读了几部经典,然后按古圣先贤的教诲一条一条地做而已。他们有的从原来的坏脾气,变为现在的好脾气;有的从原来的 “ 总想着自己却百般受挫、屡屡失败 ” ,变为现在的 “ 为他人着想、不考虑自己或很少考虑自己,却一切变得顺利 ” ;有的以前对父母(公婆、岳父母)不够恭敬或付出了却有抱怨情绪,现在却能甘 心情愿地,自觉、主动、用心地对父母(公婆、岳父母)尽孝,不仅孝父母的身,而且还孝父母的心、父母的性、父母的言、父母的色。发言的这几位是这个课堂的学员代表,是课堂的一个缩影,时间关系其他学员没捞着分享,我知道的,他们中有的学员从原来的女强人,变为现在职场上的能人、家庭中贤妻良母;有的从原来夫妻关系、姊妹关系紧张,变为现在的关系和睦、融洽;有的则通过自己德性的提高,将不听话、不好管的儿女感化了过来。 如果在座的学员还没有感受到这种 神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要么没达到诵读的量,要么没有按照所学的去做。如果我们真能将经典几十遍上百遍地读,然后,按照古圣先贤的教诲,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践行,我们一定会有一种与圣贤 “ 互联网 ” 的感觉,读着读着,做着做着,我们会觉着古圣先贤时刻跟随着你,古圣先贤的教诲随时回响在我们的耳4 / 6 边,随时提醒、点拨我们,教我们正确的做人做事方法,告诫我们哪些是绝对不能做的,帮助我们破解心中的迷惑。如,当兄弟姊妹间有了摩擦或矛盾时,弟子规中的 “ 兄弟睦,孝在中 ” 会劝导我们:兄弟闹不和,让父母不开心,就是不孝,要谦让!如,当我 们有了贪心,想占公家或他人便宜时,大学中的 “ 货悖而入者,必悖而出 ” 会警示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占的不占,不该要的不要!如,当我欲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安排给别人时,论语中的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会及时提醒我们:换位思考,不要为难别人。如,当我们因某人或某事不愉快时,孟子中的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会立马警告我:不许埋怨别人,自己肯定有做得不当之处。如,当家族中有人要修祖谱、修祖坟、建祠堂而缺少资金时,中庸中的 “ 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 及论语中 “ 慎终追远,民 德归厚 ” 等会告诉我们:这是最能积功累德的上好事情,行动吧!如,当我们在名利上有欲求时,大学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 、易经中的 “ 厚德载物 ” 等会坚定我们的信心:去恶存善,埋头做吧,该来的一定会来!如果德行不够,想也没用,即使来了也守不住 古圣先贤的教诲是良师益友,是行动指南,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只要按照古圣先贤的教导,从孝亲敬祖、和睦婚姻、尊重生命、取财有道、教书育人等方面去培养德性,真的能家庭幸5 / 6 福、事业顺利。 “ 追马不如种草 ” 、 “ 鲜花盛开,蝴蝶自来 ” 、 “ 我若精彩,天自安排 ” 就是这个道理。这 就是古圣先贤所谓的“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 。这就是古圣先贤所谓的 “ 至诚如神 ” !它比互联网更快更便捷更有效,它不需开什么机、按什么健、绑什么卡,只需将心归到 “ 道 ”上,如习主席演讲时所说 “ 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必得善果!心存至善,人生必有一块祥云 ” ! 同学们,发展心理学上说,孩子的教育有两个关键期,一个是 3 岁前,一个是 7 岁前,说的是人的个性特点健康与否, 3 岁就奠定了基础,而决定人一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需要看 7 岁时的状况,所谓 “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 。我在想,我们的课堂已经顺利地走过了三年,其个 性特点和健康状况已成雏形,要想定性或影响我们的一生,也需要 7 年的时间吧?我和陈总的初步计划是 10 年,也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