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_第1页
《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_第2页
《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_第3页
《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_第4页
《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 明太祖朱元璋阅读交流稿 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是李赞,今日来和大家一起交流明太祖朱元璋,本人学士短浅,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海涵。 今天我打算分三个部分与大家交流,分别是:朱元璋的生平、贫民朱元璋成功的条件和我眼中的朱元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朱元璋的生平 一、出身布衣 朱元璋出生于 1328 年(天历元年)在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家庭生活异常贫困,每 天几乎都是在忍饥挨饿中度过,可以说他从小就尝到了命运的苦涩和严峻。至正三年( 1343)淮河两岸发洪水,粮食减产接着诱发瘟疫,十六岁的朱重八父母双亡,几个亲人也去世了。 二、三年游历 迫不得已走投无路的朱重八到皇觉寺剃度为僧,可是好景不长朱重八在皇觉寺半饥半饱的小和尚生活,只过 50 天,全县大饥。寺内粮仓无粮,只得罢粥散僧,寺院的生活只把他从农民沦落为乞丐的生活延迟了 50 天而已,从此朱重八开始了托钵流浪的生活,朱重八游荡三年,三年行走于险恶的江湖,朱元璋对中国的社会、纷繁的事项有了深入的了解,2 / 7 这种生活让他大 开眼界,让他对人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江湖的深刻改变了他的性格,让他有了冒险精神,让他明白要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的生存,心一定要硬,要冷,要狠。结束流浪生涯后他又回到庙里读了三年经文,这三年他开始认字并研修经文。然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好景不长,到了第三年农民起义的烈火烧就到了皇觉寺。 三、加入义军 朱元璋又一次走投无路,这时他接到儿时玩伴汤和的邀请加入了红巾军。朱元璋在刚入军时表现机智勇敢,不久义军元帅郭子兴就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做了自己的亲兵。朱元璋出类拔萃的品质是,不管做什么事,只要着了手,他都会全心全意做好。既 然选择了军人生涯,他就强迫自己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出色的士兵。郭子兴不断发现他的优点就开始尝试着叫他带小队出征,时间不长他就在小队里树立了威信。 四、扩张势力 朱元璋的天分在从军初期就不断开始展现出来,至正十三年( 1353)冬,他看到红巾军的首领们只热衷抢劫财物,没有远大计划,于是就向郭子兴要求带领二十四名亲信到南方发展势力。他首先回乡募兵,一路南下,南下的路上朱元璋屡战屡胜,还拿下了滁州,很快队伍发展到了三万人。不久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升任左副元帅,成为义军实际上的领袖,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事生涯。 3 / 7 在朱 元璋称帝之前,在浙西驻扎 6 年,借助秘密明教总舵,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 “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也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这些知识分子。势力扩张之后朱元璋进一步扩大领地,进行统一江南的行动。 五、统一江南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当时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长江 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方国珍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 1363 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在吞并了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十月进攻张士诚,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的势力赶出江北地区。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 1366 年)五月,朱元璋发动平江战役,4 / 7 声讨张士诚。直至正二十 七年(公元 1367 年)张士诚被俘,接着开始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最终方国珍投降。至此江南得到了统一。 六、建立大明 明洪武元年( 1368 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1368 年八月,明军进逼北京,元军大败,蒙古在中原 98 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 七、洪武之治 朱元璋在位期 间,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清政廉政、发展农业、建立里甲制的户籍制度,巩固边防,朱元璋尤其重视农业,他曾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八、忧劳而逝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 1398 年 6 月 24 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享年 71 岁,一生兢兢业业、风风火火到此结束。 二、贫民朱元璋成功的条件 明 史太祖本纪有言 “ 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5 / 7 未有也 ” 这是历史对朱元璋的评价,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朱元璋的成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社会背景,二是自身条件。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农民饱受压迫,揭竿而起。而对于朱元璋这个人来说,从赤贫到天子的奇迹发生在他身上,这是一件极端的几乎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一万种机缘巧合在一起,才造就走了这位布衣天子。 就朱元璋的成功来说,他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一个贫民由于在正常社会里没有身份和地位,他们敢为常人所不敢为,做起事来不循常轨, 善于脑筋急转弯。作为一个流民,长期的风霜给了他黑心,他有常人所没有的强大意志、野蛮性,这在乱世中往往是决定力量。他能杀人不眨眼,能壮士断腕,以求全生。社会其他阶层的头脑和视野很容易被几亩土地和几本书牢牢控制,而江湖流民却得天独厚,长期混迹江湖,给了他精明的头脑,使他更容易渗透中国社会的秘密。 上天在不经意间,安排给了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孩子一个出色的大脑。从小经历的艰难困苦给了他高度的自制力,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过是一块不错的铁坯罢了,作为一名士兵,是战场成就了最终的朱元璋,那个绝对冷酷、精明、狡猾、强大的朱 元璋。 有了头脑、黑心、脸皮,他们已经初步具备在一个恶性竞争的社会里成功的能力。再加上上天赐予的机会,他们当然会6 / 7 惊天动地。此外,他还比其他人多了一份农民式的谨慎、持重、能够吃苦耐劳、一生兢兢业业,就在他当上皇帝之后也是励精图治,因为他知道一切都是来之不易,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珍惜啊。这样看来一个人的成功除了环境之外,自身的经历、才智和个性品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眼中的朱元璋可以用稳、准、狠,三个字概括。他行事稳能够忍,他用人准,度量大,他杀人狠,坚毅果断。除此之外我认为他这个人活的比较真,无论什么时候他 都不会夸大其词,比如说自己的出身可以毫不隐晦的说 “ 朕本出身布衣 ” ,他这人目光长远,做事情比较踏实,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能够认真的把自己眼下的事情做好不好高骛远,这也是值得我这个普通人认真学习的地方。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让我想起了孟子中的一句诗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这句话应用朱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