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附练习)(2).doc_第1页
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附练习)(2).doc_第2页
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附练习)(2).doc_第3页
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附练习)(2).doc_第4页
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附练习)(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附练习)(2)中考名著阅读考点详解文章来自:爱师网名著阅读考点透视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让学生拥抱经典,品味经典,走进文学大师们为人类筑就的精神家园,或憩息,或凝望,或沉思,或感动,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潮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且在附录位置对部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作了重点推荐。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不断深入,名著题作为中考语文的热点试题,题型已不再是单纯的选择题、填空题,而是向开放、综合和探究型发展,逐渐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名著内容,关注名著中重点人物的形象、精彩故事情节,学会评价人物形象,很好地实践了语文课程标准“情感与态度”的理念。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或单独设题,或结合阅读、写作进行,试题题型层出不穷,开放性大,如制作读书卡片、概述故事情节、评价人物形象、精彩片段欣赏、为名著写“推荐词”、拟媒体访谈等。考题分析一、填空型例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的开篇词。例题2朝花夕拾共收录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分析:这两道题以传统的填空式考查方法命题,只要认真阅读、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就能准确地填写答案。第1题答案为三国演义,第2题从藤野先生阿长与范爱农琐记猫狗鼠五猖会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无常8篇中任意写出一篇即可。二、访谈型例题3应语文电视台邀请,小芳同学将于下周一参加“开心辞典”答题活动,如果他向你电话求助,请你给她推荐爱的教育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故事,并说明理由。字数在100字以内。分析:这道题目属于访谈题型,其考点已不仅仅限于文学名著的常识识记,而是把对名著的考查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这类题的解答,要求考生首先要熟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的文学名著,对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有具体的了解。其次,内容的表述要言简意明,自然流畅。这道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示例:恩利科的一篇日记中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教室里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的故事。因为这则故事借老师之口批评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三、感悟型例题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的名著:_阅读的感受:_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人物、特点的把握和理解感受能力,常见的考点除了谈论阅读感受外,还有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评价,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评析,以及从某部作品中所获得的启示等。谈论阅读的感受,要紧紧地围绕作品的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分析评价人物,应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描写,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寻求答案。本题答案示例:推荐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的最大感受是保尔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我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文章来自:爱师网名著阅读考点透视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让学生拥抱经典,品味经典,走进文学大师们为人类筑就的精神家园,或憩息,或凝望,或沉思,或感动,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潮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且在附录位置对部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作了重点推荐。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不断深入,名著题作为中考语文的热点试题,题型已不再是单纯的选择题、填空题,而是向开放、综合和探究型发展,逐渐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名著内容,关注名著中重点人物的形象、精彩故事情节,学会评价人物形象,很好地实践了语文课程标准“情感与态度”的理念。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或单独设题,或结合阅读、写作进行,试题题型层出不穷,开放性大,如制作读书卡片、概述故事情节、评价人物形象、精彩片段欣赏、为名著写“推荐词”、拟媒体访谈等。考题分析一、填空型例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的开篇词。例题2朝花夕拾共收录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分析:这两道题以传统的填空式考查方法命题,只要认真阅读、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就能准确地填写答案。第1题答案为三国演义,第2题从藤野先生阿长与范爱农琐记猫狗鼠五猖会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无常8篇中任意写出一篇即可。二、访谈型例题3应语文电视台邀请,小芳同学将于下周一参加“开心辞典”答题活动,如果他向你电话求助,请你给她推荐爱的教育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故事,并说明理由。字数在100字以内。分析:这道题目属于访谈题型,其考点已不仅仅限于文学名著的常识识记,而是把对名著的考查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这类题的解答,要求考生首先要熟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的文学名著,对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有具体的了解。其次,内容的表述要言简意明,自然流畅。这道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示例:恩利科的一篇日记中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教室里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的故事。因为这则故事借老师之口批评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三、感悟型例题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的名著:_阅读的感受:_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人物、特点的把握和理解感受能力,常见的考点除了谈论阅读感受外,还有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评价,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评析,以及从某部作品中所获得的启示等。谈论阅读的感受,要紧紧地围绕作品的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分析评价人物,应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描写,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寻求答案。本题答案示例:推荐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的最大感受是保尔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我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文章来自:爱师网名著阅读考点透视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让学生拥抱经典,品味经典,走进文学大师们为人类筑就的精神家园,或憩息,或凝望,或沉思,或感动,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潮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且在附录位置对部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作了重点推荐。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理念和“大语文”观念的不断深入,名著题作为中考语文的热点试题,题型已不再是单纯的选择题、填空题,而是向开放、综合和探究型发展,逐渐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名著内容,关注名著中重点人物的形象、精彩故事情节,学会评价人物形象,很好地实践了语文课程标准“情感与态度”的理念。考查形式灵活多样,或单独设题,或结合阅读、写作进行,试题题型层出不穷,开放性大,如制作读书卡片、概述故事情节、评价人物形象、精彩片段欣赏、为名著写“推荐词”、拟媒体访谈等。考题分析一、填空型例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的开篇词。例题2朝花夕拾共收录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_,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_。分析:这两道题以传统的填空式考查方法命题,只要认真阅读、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就能准确地填写答案。第1题答案为三国演义,第2题从藤野先生阿长与范爱农琐记猫狗鼠五猖会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无常8篇中任意写出一篇即可。二、访谈型例题3应语文电视台邀请,小芳同学将于下周一参加“开心辞典”答题活动,如果他向你电话求助,请你给她推荐爱的教育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故事,并说明理由。字数在100字以内。分析:这道题目属于访谈题型,其考点已不仅仅限于文学名著的常识识记,而是把对名著的考查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这类题的解答,要求考生首先要熟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的文学名著,对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有具体的了解。其次,内容的表述要言简意明,自然流畅。这道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示例:恩利科的一篇日记中讲述了一则发生在教室里科罗西用墨水瓶砸弗朗蒂的故事。因为这则故事借老师之口批评了欺凌弱小者的不光彩行为,赞美了卡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三、感悟型例题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推荐给你的同学,并简要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备选书目:童年水浒传骆驼祥子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的名著:_阅读的感受:_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人物、特点的把握和理解感受能力,常见的考点除了谈论阅读感受外,还有对作品中某个人物的评价,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评析,以及从某部作品中所获得的启示等。谈论阅读的感受,要紧紧地围绕作品的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作答。分析评价人物,应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等的描写,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性格特点。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去寻求答案。本题答案示例:推荐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的最大感受是保尔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我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文章来自:爱师网四、简答型例题5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满腹经纶、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请你写出表现他“足智多谋”的一个故事名称。例题6林冲是长篇小说水浒传中令人喜欢的一个人物,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分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掌握情况,给考生的发挥空间较大,是对考生的理解概括表达能力的全面检测。例5着重考查名著塑造人物形象的故事,需从诸葛亮“足智多谋”的角度答题。示例:草船借箭。例6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中某个故事情节的归纳,它要求从具体事件中去归纳。示例:林冲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最终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新题预测1水浒传中最能体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人物是A武松B林冲C宋江D花荣2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D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以及恩利科老师讲的九则故事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3爱的教育原名_,是_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_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做_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4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5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核心“_”。6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书中不少内容影射当时社会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_;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_;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的缺点,如_。7童年是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_。8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故事中关于_的描写是全书的精华。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受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10名人传的作者是_,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_文学奖。11翻看刚发的新课本,小明同学对“名著导读”颇感兴趣,但因刚升入初中,对名著并不是十分了解。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推荐给他,并说明推荐的理由。爱的教育繁星春水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推荐作品:_推荐理由:_专题4名著阅读参考答案:1B2B3心意大利日记体恩利科4泰戈尔5母爱童真自然爱的哲学6狼和小羊农夫和蛇蚯蚓和狐狸7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8笛福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9朱赫来冬妮娅10罗曼罗兰诺贝尔11示例:爱的教育以一则则平中见奇、平中见情的日记让人怦然心动,让读者热泪盈眶,让更多读懂的人接受了灵魂的碰撞和洗礼繁星春水以优美的文字渲染“母爱”“童真”,也宣扬了“世界是爱”的思想,给涉世未深的青年以某些精神上的慰藉。安徒生童话一书,对那些愚昧、野蛮、虚伪、残暴的人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同时也赞扬了劳动人民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它让我们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还让我们分清了善与恶、好与坏、真与假和对与错,可以说是我们的好老师。伊索寓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影射当时社会,它故事单纯,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对后世欧洲文字及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B)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D)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_态、_液_态和_气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_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C)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D)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C)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C)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凝华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