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doc_第1页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doc_第2页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doc_第3页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doc_第4页
文言文小阅读翻译及练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鸽异) 【参考译文】 灵隐寺的某个和尚,凭借烹煮茶而得名,对烹茶的工具都精通。这样以后他储蓄的茶有几种,经常看客人的贵贱来烹茶进献给他;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不会全部拿出来。一天,有高官到来,那个和尚恭敬地拜见,拿出好茶,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称攒,高官默不作声的样子。和尚感到很困惑,又用最上等的茶叶烹煮进献给他。高官已经喝完了,并没有称攒。和尚着急的不能在等待,鞠躬问道:“茶怎么样?”高官拿着茶杯手一抬说:“茶太热。” 【阅读训练】 1解释:(1)以:凭借,因为; (2)及:以及; (3)进:进献; (4)待:等待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所蓄茶有数等 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 恭:通“躬” C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热:热情 答案:C (A储蓄;B恭敬;D水的温度高,与“冷”相对。) 3翻译: (1)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那些最上等的茶叶,不是高贵的客人以及知心朋友,(僧人)不会全部拿出来。 (2)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僧人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贵官),希望得到(他的)称赞。 3概括文中僧人的性格: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奉承拍马。 4文末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应是( ) A愉快、满意 B厌恶、不满 C失望、沮丧 D仇恨、恼怒 答:C31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2)欲:想要。(3)暮:晚。(4)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炳,点燃。乎:呢。(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安敢:怎敢。(7)好:喜欢,喜好。(8)阳:阳光。(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10)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2)善哉:好啊。(13) 师旷:名旷,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炳烛而学?”平公说:“哪有担任臣子的捉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少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阅读训练】1解释(1)暮:晚,为时已晚 (2)何:为什么 (3)少:年轻时 (4)阳:阳光2翻译(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主呢?(2)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3上文中晋平公和师旷谈论的主题是什么?文中“何不炳烛”所蕴含的比喻义是什么?学习的重要性。暮年学习如炳烛之明,要胜过在黑暗中摸索前行。32赵广拒画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注释】选自老学庵笔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大诗人。本李伯时家小史: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李伯时,北宋名画家。每使侍左右: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侍侯。每,常。遂:就,于是。之:凑音节不译。善:善于,擅长。尤:尤其,特别。工:善于,擅长。几能乱真:差不多能和李伯时的真迹相混。几,几乎,差不多。乱真,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假。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陷贼:落入敌人之手。贼,这里指金兵。闻:听说。使图所掳妇人:让他画抢来的妇女。使:命令。 图,画。掳,抢走。辞:推辞,拒绝。胁:威胁。白刃:快刀。遣:打发。去离开实:其实,本来乱定:局势平定又数年:又过了几年乃:于是,就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16).小史:小童。【参考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让赵广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阅读训练】1解释(1)使:让,叫 (2)久之:时间长 (3)工:擅长,善于 (4)几:几乎(5)图:画 (6)辞:推辞2翻译(1)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金兵用刀子威胁他,他也不听从,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再放他走。(2)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3赵广具有怎样的品质?文中哪些文字写出了这种品质?赵广具有威武不能屈的优秀品质。文中具体文字: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33治国如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1、平:平定2、炀帝:即隋炀帝,是隋朝末代皇帝杨广的谥号。3、犹:仍旧。4、征求:这里指搜刮。5、已:停止。6、穷:用尽。7、不堪:不能忍受。8、遂:就9、目:亲眼10、夙夜:早晚11、孜孜:勤恳不息12、清净:指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13、丰稔(rn):庄稼丰收【参考译文】唐太宗对侍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师,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的意图仍旧不满足,不停地向民间索取美女及珍玩,并且东讨西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不能忍受,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的。因此我从早到晚勤恳不息,只是希望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年年谷物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那么枝叶繁茂荣华。帝王能做到不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阅读训练】1解释(1)平:平定 (2)犹:还是,仍旧 (3)已:停止 (4)穷:竭尽,用尽(5)不堪:不能忍受 (6)遂:于是就 (7)目:亲眼(8)夙夜:早晚、朝夕,指天天、时时2翻译(1)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宫中的美女和 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帝王能不想东征西讨,不贪美女珍宝,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3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帝王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安居乐士是根本。34郭进治第郭进有才略,累有战功。尝刺邢洲,今锦州城乃进所筑,其厚六丈,至今坚完。 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及宾客庆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乃设诸工之席於东庑,群子之席於西庑. 或曰:“诸子安可与工徒齿?”进指诸工曰:“此造宅者。”指诸子曰:“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 进死未几,果为他人所有。【注释】累:多次刺:做刺史坚完:坚固完整;完:完整治:建造皆与:都一起参加;与:参加宜:应该固:原本齿:并列设:安排【参考译文】郭进有才能识略,战功卓著。他曾任荆州刺史,现在的荆州城就是他在任时所建。城厚六丈,至今坚固无比。他留存的铠仗也精巧,连保藏都有法度规矩。郭进在城北盖房子,聚集族人宾客庆祝完工宴饮,连土木工匠也在宴请之列。他在东廊设席招待工匠,在西廊设席让他的儿子们落座。有人问:“您的儿子们怎能与工匠们比邻相坐?”郭进指着工匠说:“这些人是建宅人。”又指他自己的儿子们说:“这些人是卖宅人,应该坐在造宅人的下首位置。”郭进死后不久,大宅院果然被子孙卖掉。【阅读训练】1解释(1)累:多次 (2)完:完整 (3)与:参加 (4)宜:应该2翻译(1)进于城北治第既成,聚族人及宾客庆之,下至土木之工皆与。郭进在城北盖住宅完成后,聚集族人宾客庆祝这件事,连土木工匠也都一起参加了。(2)诸子安可与工徒齿?孩子们怎么可以和工匠们在一起呢?(3)此卖宅者,固宜坐造宅者下也。这些是卖房子的人,确实应该坐在造房子的人的下首。3从上文看,古代房屋正堂两边的庑(廊屋),以什么为上,以什么为下?东 西4“其”“之”“此”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请指出下面句中的“其”“之”“此”指代的具体内容。(1)其厚六丈 指代荆州城城墙(2)聚族人及宾客庆之 指代郭进“治第即成”这件事(3)此造宅者 指代盖房子的工匠(4)此卖宅者 指代自己的孩子们35一言具狱有二人约以五更乙会于甲家,乙如期往。甲至鸡鸣,往乙家呼乙妻曰:“既相期五更,今鸡鸣尚未至,何也?”其妻惊曰:“去已久矣。”复回甲家,乙不至。遂至晓,遍寻踪迹,于一竹丛中获一尸,即乙也。随身有轻赍音基物,皆不见。妻号恸谓甲曰:“汝杀吾夫也!”遂以甲诉于官,狱久不成。有一吏问曰:“乙与汝期,乙不至,汝过乙家,只合呼乙,汝舍不呼,乃呼其妻,是汝杀其夫也。”其人遂无语。一言之间,狱遂具。【注释】1、期:约定时间2、期:约定3、何:为什么4、去:离开5、寻:寻找6、狱:案子7、舍:丢下8、具:了解9、恸:极其悲痛10、吏(l):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汉以后,泛指低级官员或吏卒。【参考译文】有两个人相约在五更时去甲家会面,乙按时到了。甲到了鸡叫的时候,前往到乙家去呼叫乙的妻子说:“既然互相约好五更时会面,现在鸡都叫了,乙为什么还没有到?”乙的妻子惊讶的说道:“他已经离开很久了。”(甲)又回到甲家,乙没到。于是到了天亮,遍地寻找乙的踪迹,在一个竹林丛中找到了一具尸体,就是乙。随身有的物品,都不见了。乙的妻子极其悲痛(恸)地对甲说:“你杀了我的丈夫!”于是(乙的妻子)把甲告到了官府,但是这案件久久不能定案。有一个官吏问甲说:“乙和你约好见面,乙不到,你到乙家,只应该叫喊乙,你丢下乙不叫喊,却叫喊乙的妻子,是你杀了她的丈夫。”于是那人(甲)没有话好说。一句话之间,案件就了结了。【阅读训练】1解释(1)期:约定时间 (2)期:约定 (3)何:为什么 (4)去:离开(5)寻:寻找 (6)狱:案件 (7)舍:丢下 (8)具了结2翻译(1)既相期五更,今鸡鸣尚未至,何也?已经约定在五更见面,现在鸡鸣时分还没到,为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