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视觉样式随笔_第1页
绘画视觉样式随笔_第2页
绘画视觉样式随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绘画视觉样式随笔 绘画视觉样式随笔 河北 迁西 付小椿 绘画的特质是瞬间的视觉艺术,整个美术史实质上是一部视觉样式的发展史。绘画的诸多功能只能依靠它的审美功能得以实现,一幅作品不管你有多少丰富的思想内涵,若没有形式美的引力,人们不去看它,那就什么都是枉然了。 历史如大浪淘沙,成千上万的山水画作者随波逐流而去,但米芾、石涛、黄宾虹等大师的名字却载入了史册;西方无数画家同以圣经为题材,为何只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布朗成为永恒星座?因为他们在同样的题材中创造了独特 的视觉样式。 瞬间视觉的性质既构成了绘画的独特性,不可取代性,同时也构成了它的局限性。用它来讲故事怎能比小说;靠它讲哲学,不如一个三流的哲学家;以它表达诗意,哪有诗留给人的空白那么大。绘画通过构图、形象、色彩等综合视觉去激起人们心灵中最隐秘的审美之弦。它有几分模糊、2 / 3 几分朦胧与含混,给人们留下不少的认识空白。它往往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 画家以自己独特的视觉样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与情感。在八大山人那怪癖的风格中,翻着白眼的鱼鸟形象让我们窥视到一个王朝遗民的失落、愤懑与无比地孤独。梵 高作品中那火焰般的色彩与扭曲的笔触,是他精神创伤与扭曲的笔触,是他精神创伤与压抑的结果。放风的囚徒使人震撼而战栗,同样题材,如果换一个优裕自足的画家去画,那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齐白石的“妙在似与非似之间”,石鲁的“也怪乱黑”,罗工柳的“新奇怪绝”都是我们形式悟道的座右铭。还是德拉克洛瓦说得对:“大师的作品并不生产真实感,只感到画家的手法。”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于予也,予脱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终归大涤也。” 石涛这样说。 形式非无源之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阐明了在自然中感悟形式的道理。形式来源有二,其一是中西传统的3 / 3 借鉴和吸收,其二是自然中的直接悟道。 大师的作品会启迪我们怎么把自然形态转换为艺术形态,但这样继承必须先“入而后齿”方可,如只停滞在浅层次的照抄或模仿上,忘记了自己的眼睛在自然中发现形式语汇,那便是鬼魂附体,张着自己的口却发出别人的声音。齐白石说:“学我者存,似我者亡”,喻世明言也。 观察自然应该忘记对象的物质属性,如果你看山只想到它是石头,看树只晓得它是木头,那就不是画家的眼睛 。当你看山已非山,观树已非树时,你才能进入纯形式的构架,这时才能进入“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迷狂和冲动,同时也就把握了形式观察的奥秘。 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