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_3_第1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_3_第2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_3_第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_3_第4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文 章来源 m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感受与鉴赏: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积累与整合: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应用与拓展: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教学难点: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教学方法:研讨、探究、练笔教学时数: 1 课时 课前预习: 1、查阅相关资料,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2、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选一同学上台进行对梁启超人事经历介绍的演讲。老师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并通过补充介绍使学生们对梁启超有所了解。补充介绍: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 人间世: “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 她是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的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1895 年追随康有为 发动 “ 公车上书 ” , 1898 年参与 “ 百2 / 7 日维新 ” 。 “ 戊戌变法 ” 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 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 “ 诗界革命 ” 和 “ 小说界革命 ”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二、登堂入境安排学生将上面的演讲做成口头作文:记 同学的一次演讲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口头作文记叙的重点:记人或记事要求学生关注文本:通过品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与先前的口头作文相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篇文章看似记事,实则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表现出了梁任公 的性格及特点。 三、品文品人 1、提问:通览全文,找出作者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 “ 我很幸运地有计划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 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 先生尝自谓 “ 笔锋常带情感 ” ,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 可见,作者 对于梁启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3 / 7 2、提问:梁启超的演讲给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样突显这些印象的? ( 4 段)独特的开场白(谦逊自负)描语言( 5 段)深情的箜篌引(意韵丰厚) ( 3 段)肖像特点 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立外貌神态特点 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 ( 7、 8 段)演讲时敲头回忆(自然可爱)动作特点手舞足蹈、时悲时喜(自由洒脱)举行动我们 在细节描写中看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他语言的诙谐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的动作。这里不仅看到了梁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乃至众人对他的敬佩。 3、在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中,除了这些细节的刻画,还有哪些侧面能够显现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 我在听完先生这篇演讲后约十二余年, 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 抓侧面 “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 生动激昂,意韵深厚的演讲深深地打动着人们,而作者从侧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洒脱的梁启超,这其中融会着他人生的感悟以及潇洒不羁的真性情。小结: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4 / 7 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以及听众及作者的感受来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写人显情中透露着方法,我们要学在描语言、立外貌、举行动、抓侧面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触类旁通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究竟如何在千人千面中,抓一个个性突显笔下人物的独特魅力呢? 1、两个外貌描写段落你认为哪一个更为出色?片段一: “ 我的妈妈三十七八岁年龄,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梳不长不短的剪发,圆脸庞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她做事麻利,但特别喜欢唠叨。 ” 片段二: “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谁?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 “ 豆腐西施杨二嫂 ” 。 设想回答:表面上看,第一段文字似乎抓住了妈妈的特征,做事麻利, 喜欢唠叨,但细想一想,有多少妈妈不是这样的呢?这不能表现出这个妈妈独具的个性特色。正如春花秋菊冬腊梅,各有各的特色,不是所有的美人都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也不是所有的坏人都是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而第二段鲁迅先生的文字,从头到脚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5 / 7 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浮现在读者的面前,使其成为典型,成为 “ 唯一的人 ” 。不能不让人拍手叫绝!可见,肖像描写要抓特点切不可泛泛而谈。 2、恩格斯有一句名言: “ 一个人物的 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 ” 你认为这篇文章中哪一处的动作描写最精妙?为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设想答案:本文:敲头回忆、手舞足蹈、时悲时喜课外: “ 鲁提辖 ” 拳打镇关西这类极富魅力的行动描写,整部小说就会顿时暗然失色,一个个梁山好汉也都英雄不再了。变色龙中的奥楚篾洛夫对同样一只狗而前后大相径庭的言语和动作,将一个惯于见风使舵的 “ 变脸行家 ” 刻画得淋漓尽致。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往往是最真实的,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的。摄取细小动作,对塑造人物形象往往能起到滴 水见海的神奇效果哦! 3、古人云 “ 言为心声 ” ,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什么样的语言最能够显现人物性格呢?设想答案:有时塑造人物只选其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袒露他的内心世界。陈涉 “ 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的伟大志向。而本文也以简短的语言 “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可是也有一点喽 ” ,让我们6 / 7 如见其人, 4、教师点播有烘云托月之妙的侧面渲染。 “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耕者 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写罗敷容貌之美,不直接写其容貌仪态,却写从使君达官到下里巴人,从老者到少者,人见人惊,人见人爱。一个令所有人都看得忘形了的女子,你便可以想她有多美,她便有多美。这不仅侧面烘托了罗敷貌美惊人,更主要的还调动了读者的想象,融入了读者的再创造、再加工,文章也因此而具备了神韵。文学的想象力的魅力可见一斑了。概而言之,你只要能让读者对你笔下的人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的感觉的话,就证明你的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 兴波起浪 ” 成功了。 五、 牛刀小试试以 老师的一堂课或 人的一次讲话为题,任选本文所使用的一种或几种写人的手法,写一段不少于 300 字的文字,记叙的笔下人物的言谈举止等突出其人物风貌。 课堂小结:本文既描写形象又着重表现神采,展现了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风范。作者饱含景仰之情活现出梁任公的精神、作风、修养。他的开场闻所未闻,他的讲课内容、授课方式近于表演 这些片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