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1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2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3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4页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师:(单刀直入)今天我们学习 “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 ,主要了解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城市生活和风俗节日。看到课题,我不由得想起 “ 靖哥哥 ” 与 “ 蓉儿 ” 的故事,他们就生活在宋代 !我们最近还看过哪些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 生:(随答)少年包青天、天龙八部、杨家将等。 师:好,大家可曾留意过这些影视剧中人物衣着打扮、吃喝用品、交通住宿等生活细节? 生(随意回答):包拯穿的长衫是透明的,美女的衣服都非常漂亮、时尚,官员乘轿子,客栈饭馆多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可以 知道,大家在看电视剧时注意过剧中人物的吃穿用行等细节。这些细节是否符合历史的原貌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讨论:影视作品中宋代人衣食住行的情况与真实的历史有没有不同? (学生在看书过程中,议论纷纷,惊叹不止:原来宋代人是这样生活的!教师随机参加学生的讨论。) 2 / 13 生: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普通女孩并不象影视作品中装扮的那样 花花绿绿的! 生:还有就是宋朝少马、士大夫一般是骑驴、骡,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几乎是清一色骑马;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车、驴车,不是马车。 师:你们的观察很仔细,发现了影视作品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区别的,影视剧不是历史!即使是历史小说,首先也是小说,然后才是历史!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文学影视作品是艺术,艺术是允许夸张的,也允许虚构 !不虚就不美,不美就没有人看嘛。因此,不要将文学影视作品等同于历史。 师:你们还知道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生:肉包子的出现还跟宋仁宗有关 ! 生:当时的旅店业比较兴旺。 3 / 13 生:宋代饮茶风盛行,而且还 “ 斗茶 ” 。 生:有叫 “ 瓦肆 ” 的娱乐场所,春节在当时称 “ 元旦 ” ! 生: “ 爆竹声中一岁除 ” ,多好 呀,过年放鞭炮,可惜现在不准放鞭炮! 师:同学们了解很多宋代的生活习俗。不知道大家能否解答这个问题:南宋有学者认为 “ 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 你们能不能举出史实加以证明? 生:可以,当时的劳动者大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这种装束就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师:好例子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正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生动写照。 (回应单元主题 )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太好了,我准备了四样礼物奖给你们,(展示图示下列礼物各选一种: A、米琪服装系列 B、麦当劳数顿 c、你喜欢的明星签名贴画 (活活,可以贴满一屋子 !)D、汽车飞机组装模型)每人任选一种,别太贪心喔 ! 4 / 13 (学生经过比较和选择,结果 5 人选 A, 7 人选 B, 26 人选c, 21 人选 D。) 生:方老师,是不是搞心理测试? (学生似笑而惑 )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对宋代生活有了基本了解。刚才的 “ 送礼 ” 活动是为了根据大家的喜好自然分组。现在已经分成了四组,每个组完成一份作业:把自己想像成 22 世纪的历史课本编写者,给那时候的学生编写 “ 万千气象的中国21 世纪初期社会风貌 ” ,选 A 的同学写 “ 衣 ” ,选 B 的同学写 “ 食 ” ,选 c 的同学写 “ 住 ” ,选 D 的同学写 “ 行 ” ;写法上 参照课文中的内容写, 50 字以上, 10 分钟完成 ! 学生分头完成。 教师在学生中进行简单指导,待学生完成后,请部分学生朗读自己编写的 “ 课本 ” 。 学生作品摘选: 生: XX 年间 ,崇尚时尚 ,有很多名牌服饰、名牌用品、名牌化妆品。条件好的穿高档甚至是世界名牌;没钱的就只能穿5 / 13 水货了。女士们都喜欢做美容,美容手术出了好多意外事故。 生:那时候的饮食非常丰富。宜昌就有近千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天的冷饮也丰富。在那时有很多人吃鱼都吃甲鱼、清江鱼、胡子鲢。 生: 21 世纪,农村住房以平房和 2 3 层小楼为主。城市住房以 7 8 层高楼为主。最高的有 100 多层。 生:交通非常方便。公共汽车是常见的普通交通工具, “ 的士 ” 是便捷的城市交通工具,私家车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 生:那时的通讯非常发达,家家户户都有电话,手机发展迅速。电脑非常普及,通过互联网发 E-mail 进行拜年或祝贺成为时尚。 师:刚才有位同学编写的 “ 课文 ” 中,提到 21 世纪初的女士喜欢美容,美容手术还常发生意外。我想知道,你们的妈妈做不做美容? (学生举手,大致统计人数。 ) 师:从刚才的小调查看,多数妈妈是做过美容的。你们 都知6 / 13 道有哪些美容手术吗?妈妈们做过哪些美容? 生:割双眼皮儿。 生:抽脂 生:拉皮去皱纹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我想起不久前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题为 “ 美容新招 削足适履的冒险 ” 的报道,大致内容是说美国一些现代女性为了能够穿上 “ 紧贴足部的鞋子 ” ,开始为自己的足部进行整容。 “ 削足 ” 是办法之一,去掉足部一些多余的、影响美丽的肉块,可以达到美足的目的;另外就是去骨,取掉足部的某根骨头,让双足更好看。美容无国界,如果美足术传到中国,不知你们的妈妈会如何面对? (学生议论纷纷。 ) 生: “ 好可怕 ” 的,是摧残身体。 生:如果打麻药就不会疼的。 7 / 13 师:我们干脆来个现场电话采访,打电话问问自己的妈妈:假设有某种方法能让您的脚变大点或变小点 ,您选择什么 ? (学生感觉电话采访很新鲜,纷纷报名。老师随意安排其中的五位同学完成了电话采访。 ) 电话采访对话摘录: 生:妈妈,我们在上历史课,老师想请您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种手术可以把你的脚变大点或变小点,你愿意做吗?是喜欢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妈妈:如果痛苦不大,我会考虑的。脚当然是小一些好看啊。 (采访结果是五位妈妈异口同声表达了同一个信息:脚小巧好看 !) 师:现代女性可以通过做手术来解决脚大脚小的问题。在我国宋代人们采用缠足的办法使脚变小,并逐渐传开直到新中国成立。同学们对课文中介绍的女子缠足的情况了解了多少呢? 8 / 13 生:课文中这样写到 “ 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 师:大家知道缠足是怎样一回事? (学生回答加上教师补充,基本讲清缠足的大致情况。) 师:结合我们刚才讨论的 “ 美足 ” 新闻,大家换个角度去想一想过去妇女为 什么要缠足 ? 生:也是为了美。 生:那些士大夫是有文化和地位的人 ,他们提倡的事在当时就是人们要做的事。 生:是爹妈强迫的 ! 师:爹妈会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做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 ? 生:不会,就像我的爸妈强迫我搞学习。虽然我有时很想玩,但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缠足在过去的爹妈眼中是为了孩子9 / 13 的以后好 ! 师:缠足在当时看来有哪些好处? 生:我听说是因为小脚女人走路风姿绰约,好看! 生:缠足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后,不缠足就成为了另类,不受欢迎了。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 靠丈夫维持生计,听说如果女孩子是大脚,很难找到好婆家的。明朝的马皇后因为是大脚,不是天下人都笑话她吗? 师:如果这样看问题 ,缠足不是成了一件好事吗 ?可为什么课文中说缠足是 “ 陋习 ”? 哪位同学先告诉我什么叫陋习? (有学生课中查词典,解释陋习:是 “ 不合理的习俗 ” 。 ) 生:伤身体。影响血液循环, “ 骨质增生 ” 。 生:违犯了 “ 女童 ” 身体生长的权利。 生:让妇女不能出门远行 ,见不到世面。 10 / 13 生:妇女小脚不能远行,只能在家里织布,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更好地相夫教子。 生:这说明了一 个道理:当时妇女地位低下,是男人的附属品 ! 师:好,我们基本清楚了缠足的确是陋习,缠足盛行后 ,妇女身体受到摧残,失去了更多的劳动机会,只能依附于男人,反映妇女受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按: “ 封建束缚 ” 没有必要展开 ,毕竟只是七年级的学生,内容安排得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即可。 ) 师:我们还是回到现代美足、现代美容的话题上来,既然缠足是残害身体的陋习,我们又如何来看待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美容手术呢?无论是穿高跟鞋到隆鼻还是拉皮和抽脂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对身体的残害,请同学们就这一问题,回家后 与家长共同讨论,完成一份小的讨论报告供大家交流。 师:不要忘记我的伊妹儿,先写好的可以发给我,网上指导喔。 11 / 13 【点评】 本节课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出发,以落实新课标和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结合单元主题和教学实际,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创新了教学方法:以宋代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了解宋代的衣食住行;奖励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自然分组和角色体验,描写现代的生活风貌;捕捉教学契 机,引导学生电话采访和探讨现实,认识宋代 “ 缠足 ” 是陋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看待现代美容。整节课教学思路流畅, “ 三维 ” 目标不仅得到了落实,而且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不是在孤立地传授知识,而是始终在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快速反复切换,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与家长互动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如:比较宋代与现代的衣食住行,特别是比较宋代的 “ 缠足 ” 与现代美容,将历史知识生活化、现实生活历史化,即引导学生用现实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用12 / 13 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增强了 学生的历史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一个真谛:历史是生活,生活是历史。 这样的创新教学设计体现出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注。 点评人:周红英 (南京市历史教研室 ) 【点评】 这是一个原生态的课堂实录,既不是公开课,也不是比赛课,是方明老师在自己执教班上的一节常规课的真实记录。 本节课是教师在树立新的教材观方面的一个具体案例。 “ 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 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方明老师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要求和学生 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挖掘和扩充,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落实到了教学实践中。 方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没有惟教材,在师生的互动中,及时地捕捉到了 “ 美容 ” 这个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对“ 缠足 ” 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3 / 13 方老师还巧妙地借用了有关影视剧中宋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