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6湘教必修.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6湘教必修.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6湘教必修.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6湘教必修.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6湘教必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6 湘教版必修2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1图示甲功能区可能是()A行政区B低级住宅区C高级住宅区D文化区2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答案:1.B2.C解析:第1题,甲功能区邻近铁路、主要公路,虽交通便利,但噪音污染较大;邻近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但可方便职工上下班。故甲功能区可能为低级住宅区。第2题,丙区域位于主城区的中心,交通便利,地租最高;乙区域环境优美,且有主要公路与市中心相通,地租次之;甲区域距市中心较远,且邻近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地租最低,故C选项正确。(2014江西4月质检)左图是“某大城市外缘甲、乙两个规划区”,右图示意“MN之间的地价分布”。读图,完成35题。3该城市主城区位于O地()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4甲、乙两个规划区分别是()A住宅区和工业区B住宅区和商业区C工业区和商业区D工业区和住宅区5甲规划区南侧铁路附近的合理利用方式是建()A绿化带B垃圾站C市民广场D高级住宅答案:3.D4.A5.A解析:第3题,地价由北向南递减,表明市中心位于规划区(O点)以北。第4题,对工业区而言,铁路为有利因素;对住宅区及商业区而言,铁路为不利因素。第5题,工业区、铁路对住宅区、商业区有一定的污染,宜通过卫生防护带进行分隔,卫生防护带的最佳方式是绿化带。(2014山东青岛一模)读“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完成68题。6图中四地中地租最高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地铁线附近最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该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是()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南部D西北部答案:6.A7.B8.B解析:第6题,甲地有多条地铁线交会,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第7题,结合上题分析,乙地远离市中心,但有两条地铁线与市中心相连,因而最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第8题,该市向东南方向修建地铁,延伸较远,说明该市向东南方向发展。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A金融机构较多B环境质量较差C流通人口较多D商品流通量较大10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最可能分布在该城市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答案:9.C10.B解析:第9题,商业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高,根据地租指数的概念“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可知,商业区地租指数低主要在于其流通人口多。第10题,高级住宅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较高,流通人口少,住宅区地租指数高,因此最可能分布在该市的西南部。(2014江苏南京二模)图中a,b分别表示“2001年和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距离”,读图回答1112题。11图示信息显示()购买家用电器出行距离变化最大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区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ABCD12据图可以判断芜湖市()A规模等级下降B基础设施改善C服务范围缩小D矿产资源增多答案:11.C12.B解析:第11题,注意两图横坐标单位长度表示的距离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购买商品的距离不断缩小,说明居住区周边商业设施不断完善;比较可知购买家用电器出行距离变化最大。第12题,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1315题。13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 a B. bCc D. d14如果r城是s城的卫星城,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卫星城的城市等级B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C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D改善卫星城的生态环境15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u和s Bu和tCv和s Dv和t答案:13.D14.B15.B解析:第13题,图中d图例所示的城市数目最少,因此该类城市等级最高。第14题,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大城市职能,减轻城市的压力。第15题,甲地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距离甲地最近的城市u,在通往s市的交通线上,有与t市同级别且更近的城市,因此甲地到达t市的频率最低。图1是我国江南某城市及近郊地区范围图。图2是、四条线附近地区的夏季午后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16由图可知该城市城区形态()A呈块状分散分布B集中分布在一处C呈条带状分布D呈放射状分布17图中O处最可能是()A文化区B山地森林公园C城市广场D商业区答案:16.A17.B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该城市的“热岛”分成几处,可见城区分成了几片,各部分互不连接。因此选项B、C、D均不正确,正确答案应选A。第17题,O处夏季午后多年平均气温最低,可见应有绿地或水面的调节作用。因此选项A、C、D均不正确,正确答案应选B。(2014合肥二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1819题。18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A交通B地形C市场D水源19“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C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答案:18.A19.D解析:第18题,交通线路是城市延伸的重要轴线,图中显示城区呈条带(手指)状向外延伸,最可能影响因素就是交通。第19题,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图中手指区域为建城区,则建城区之间规划为绿化地带,能优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问题。(2014福建厦门一模)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2021题。20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A东部B东南部C北部D西南部21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A处为高新产业区B处为休闲娱乐区C处为中心商务区D处为商住混合区答案:20.A21.D解析:第20题,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位于图中的处,在城区的东部。第21题,处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和流动均小,应是郊区;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人们上班区(如工厂等);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读“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回答2223题。22沿图中从K到L一线的地租水平曲线图可能是()23K处和处分别规划建造大型综合商场和高级住宅区,是因为()市区边缘地租低市区边缘人口流量大市中心停车困难更接近消费者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靠近文教区地势较高距商业区近ABCD答案:22.C23.B解析:第22题,KL一线经过的商业区和文教区,地价相对较高,C曲线符合。第23题,K地处城区外缘,地价较低,交通便利,因而适合大型综合商场;处地势较高,处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空气清新,且靠近文教区,适合建造高级住宅区。读“我国东部某大城市为中心的等人口密度线示意图(单位:万人/km2)”,回答2425题。24有关该大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带B该城市属于多核心模式C该城市东西方向上交通最便利D丁处建筑物高大稠密25四地中最可能是卫星城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24.D25.A解析:第24题,图中等人口密度线大致向四周均衡减小,由此可以判断其最可能位于平原地区,属于同心圆模式;该地东北西南方向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丁处人口最稠密,位于大城市的中心,该处建筑物高大稠密。第25题,甲地形成一个人口密度高峰区,最可能为卫星城。第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2014泰安市上学期期末)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试简述其理由。(4分)(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2分)(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4分)答案:(1)文教住宅(2)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解析:第(1)题,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交通要求高,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及主要交通位置。第(3)题,化学工业污染水源和大气,一般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季风垂直郊外。第(4)题,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用地等方面对比。27(12分)(2014山东青岛高三3月月考)下图是“1950年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比较欠发达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化差异。(3分)(2)据图分析2010年之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4分)(3)补绘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率折线图,据此推断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特点。(5分)答案:(1)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在2010年前增加,之后递减;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减少。(2)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减少。(3)见下图: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缩小。解析:第(1)题,据图回答即可。第(2)题,图示2010年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减少,而城市人口继续增加,说明是农村人口迁往城市造成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在于城市的吸引力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高等。第(3)题,根据趋势图算出欠发达地区2010年、2030年、2050年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数农村人口数)100%,然后在折线图上连线即可。最后根据绘制后的图,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分析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特点。28(14分)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2)请在A、B、C、D四地中,分别选择高级住宅区和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6分)(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4分)答案:(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2)D地为高级住宅区: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C地为化工厂: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9(12分)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