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历史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知识点梳理【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知识点】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1历史条物质基础: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的建立和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群众基础:收回利权运动的不断高涨。2革命时机的成熟清朝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导致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经过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士兵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一夜激战,占领武昌。1911年10月12日,革命党人占领武汉三镇,起义成功。2结果:成立了黎元洪任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但由于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4起义成功的原因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成为革命党的骨干。武汉是帝国主义侵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势力的压榨使人民群众的反抗思潮高涨,成为武昌起义的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做了大量工作。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重点解析】1如何认识立宪派、维新派和保皇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实质上看,立宪派与维新派、保皇派是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依次形成三个不同的分称:戊戌变法时期称维新派,戊戌变法后称保皇派,190年后为立宪派。这些称谓的变换反映了各自的主旨,但改良派一直是他们的总称。总称表示了他们的改良路线的一贯性,分称表示了他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对革命派关系的变化。维新运动时的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对抗革命为宗旨;立宪运动中的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灭亡,与革命派尖锐对立,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倾向革命,20世纪初他们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打击了清政府,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武昌起义后部分立宪派投机了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使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2如何认识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面临的首要任务一是建立革命政权,二是扩大革命的影响,把斗争引向全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湖北军政府的建立为各省独立树立了旗帜,推动了各省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湖北军政府本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但从一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