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4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合。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25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26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是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化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27三国志称秦始皇“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A.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8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盡,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A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B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C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D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29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三公九卿制 B内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一省制30“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A. 秦朝B. 隋唐C. 宋朝D. 明清31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凡是“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制而没有执行。这表明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32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A B C D3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反映了A.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B. 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C.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34“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由“人民”和“统治”两个词合成,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A实行陶片放逐法 B为公职人员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35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最能体现苏格拉底这一看法的是A抽签选举B差额选举C人民主权D轮番而治2、 非选择题(共125分)40( 20分)选官制度促进官僚政治发展,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政体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史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相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刘海峰科举学导论材料二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三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8分)(2)据材料二,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6分)(3)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6分)41(20分)中西古代历史上都注重法律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以上材料均摘自早期罗马法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8分)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2分)(2)材料二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二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分)(3)依据材料三,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理?为什么? (6分)信阳市一高 高一历史月考答案(一)选择题:24-28 B C A C B 29-33 B C A D A 34-35 D A 40.(1)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4分)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4分)。(2)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从授土授民到取消封地。(6分)(3)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秦朝汉初:丞相位高权重,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6分,答出2点即可)41.(1)特点: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 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8分)相同点: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2分)(2)指导原则:自然法。(2分) 表现:强调自然法高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导弹技术系统概述
- 小规模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 自动驾驶中多模态融合环境感知方法研究
- 盆腔炎的中医课件张云清
- 邻水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中科院烹调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和答案(八)
- 市场知识点课件
- 工程问题小学课件
- 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气道管理相关知识课件
- DB2399.1公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指南+第1部分+作业
- 人社局信访培训
- 净化车间专项培训
- 2025江西宜春市人才引进88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天津高考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 食管癌放疗病人的护理查房
- 2025-2030中国1,6-己二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沉淀池斜管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