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oc_第1页
毕业论文-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oc_第2页
毕业论文-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oc_第3页
毕业论文-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oc_第4页
毕业论文-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 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西安培华学院专 业 药学学 号 9B093122 西安培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摘 要目的:本文对制备的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进行了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理化性质实验得出,它是一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的不含淀粉多糖的多糖;通过硒化与未经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清除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总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多糖浓度为8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61.25%,相比硒化前的多糖在同样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41.74%提高了19.51%;而在多糖浓度为8mg/m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从54.94%提高到74.18%,提高了19.24%;在多糖浓度为10mg/mL时,硒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为9.7(U/L),未经硒化的总抗氧化能力7.4(U/L),提高了2.3(U/L)。结论:说明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比未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更强。关键词:乳酸菌;硒多糖;抗氧化活性The research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to Selenium 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AbstractPurpose:A research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to selenium 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is paper. Methods: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elenium 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s a polysaccharide that soluble in water but insoluble in organic solvents like ethanol, acetone, chloroform,etc, and is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The scavenging of superoxide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and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o selenium andnon-selenium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as researched.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was 61.25% in the selenium 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concentration 8mg/mL, compared to the scavenging rate of non-selenium 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41.74% increase 19.24% from 54.94% to 74.18%,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10mg/mL in polysaccharide,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polysaccharide increased 2.3(U/L) from 7.4(U/L) to 9.7(U/L).Conclusion: Description Selenium exopolysaccharid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than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out EPS selenium antioxidant activity stronger. Keywords:Lactic acid bacteria; Selenium Polysaccharide; Antioxidant activity目 录引 言11材料21.1 材料21.2仪器与设备21.3试剂32方法与结果32.1方法与结果32.1.1多糖的溶解性32.1.2多糖的鉴别与分析3 2.1.3乳酸菌胞外多糖多糖成分分析4 2.2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 2.2.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的测定 52.2.2 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72.2.3总抗氧化能力测定83讨论9结论11主要参考文献12致谢1414引 言 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是由细菌和微型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长链多糖。EPS常常以荚膜多糖和黏多糖两种形式存在,但对于微生物来说,主要是指不与细胞表面永久粘附的黏多糖3。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国内外的研究已经有很多4。微生物EPS具有增稠和凝胶的特性,已被用作工业中的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但是,乳酸菌具有公认的安全性,其产生的EPS可以替代工业微生物多糖广泛用于食品药品配方中。而且,大量的研究证实乳酸菌产生的EPS具有抗肿瘤活性、免疫激活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益生元作用等,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5,6。因此,乳酸菌EPS应用于医药和工业中的潜力很大,认识、改造和利用乳酸菌EPS对于提升药品的质量和增加药品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 由于微生物胞外多糖在产品结构、性能及生产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而得到大力研究和开发,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开发已成为工业微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乳酸菌是工业生产菌, 与其他菌相比安全性高, 所以近年来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逐渐增多。硒多糖是硒的一种有机存在形式,相对无机硒7而言有机硒8毒性低、副作用小,能够更好地发挥硒的生理活性9。有机硒主要包括硒多糖、硒氨基酸、硒蛋白和硒核酸等,其中硒多糖不但具有无机硒的多种活性,还具有多糖的各种生理功能,并且硒多糖的活性普遍高于硒和多糖,也更利于被机体吸收利用10。天然硒多糖一般存在于植物或微生物中,但含量较低,即使在高硒地区的富硒植物或微生物中,硒多糖中的硒含量也相对较低。因此,研究者们试图通过一些富硒手段如人工协迫富硒栽培、富硒酵母培养等,使生物体中硒多糖的硒含量增加。此外,通过多糖硒化修饰或化学合成等化学方法也可以获得大量的硒多糖11。已经有不少关于硒多糖的研究,如孙兰萍,张胜义,许晖对硒化壳聚糖的研究12,张威,王敏,朱劲华等对硒化紫球藻胞外多糖的研究13,温磊,尚德静,王伟对灵芝硒多糖的研究14。但是对微生物的硒化多糖的研究还不多见。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是实验室人工合成的微生物硒多糖,本次实验对制备得到的硒多糖进行初步的理化性质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比较硒化前后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初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是否优于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为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1 材料1.1材料a 乳酸菌胞外多糖:由实验室制备所得。b 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将一定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粉末放入三角瓶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硝酸水溶液10ml,加热搅拌使多糖全部溶解,再经水浴加热到相应的温度,加入相应量的Na2SeO3和BaCl2,反应相应的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用Na2CO3调pH5-6,加入适量无水Na2SO3沉淀反应液中的氯化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下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再用无水乙醇沉淀(4冰箱过夜),收集沉淀,透析24h,冷冻干燥后,即为硒多糖。1.2 仪器与设备湘仪-H2500R离心机 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KDT23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上海科登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湘仪-H2050R离心机 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LDZX50KBS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DHG-9108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计 上海盛磁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硅胶板 上海信谊仪器厂WFZ UV-4802H 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DK-8D 型 电热恒温水槽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其他:通风柜,电冰箱,移液枪,移液管,锥形瓶,试管,烧杯,电热恒温水浴锅等。1.3试剂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乙酸乙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吡啶(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苯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D-木糖(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D-半乳糖(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葡萄糖(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D-果糖(Aladdin Chemistry Co.Ltd.),L-鼠李唐(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Tris,邻苯三酚,浓HCl,邻二氮菲,磷酸盐,FeSO4,H2O2,无水乙醇,丙酮,氯仿,NaOH。2 方法与结果2.1理化性质的测定2.1.1多糖的溶解性 在25下将0.2g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分别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四种不同的溶剂中,24h后观察其溶解性。称取4份0.2g的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于事先准备好的10mL的小烧杯中,在烧杯壁上贴上标签,注明水,乙醇,丙酮,氯仿四种不同的溶剂,然后根据标签往烧杯中分别倒入四种高浓度溶剂,以倒入烧杯总量的2/3为宜。倒入后轻轻摇晃小烧杯,使多糖与溶剂充分接触,用保鲜膜封住杯口,在25放置24h。24h后观察结果中可以看出,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在水中呈均匀溶解状态,而在乙醇和丙酮中沉于底部,在氯仿中呈漂浮状态,说明乳酸菌胞外多糖不溶于乙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2.1.2多糖的鉴别与分析淀粉多糖遇碘变蓝,因此可以用碘检测淀粉多糖。取lml浓度为1mgml的硒多糖溶液加入碘-碘化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以蒸馏水作阴性对照,淀粉溶液(1mgm1)作阳性对照。 结果表明,硒多糖溶液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说明不含有淀粉多糖。糖在浓硫酸或浓盐酸的作用下脱水形成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萘酚作用形成紫红色复合物,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以及丙酮、甲酸和乳酸均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取lml浓度为lmgml的硒多糖溶液,加入2滴Molish试剂,摇匀,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壁慢慢加入lml浓硫酸,竖直试管,观察浓硫酸和糖溶液交界面颜色变化。以蒸馏水作为阴性对照,淀粉溶液(1mgm1)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硒多糖溶液的Molish反应呈阳性,说明硒多糖很可能为多糖。 2.1.3乳酸菌胞外多糖多糖成分分析单糖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葡萄糖、鼠李唐、木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分别溶于蒸馏水中制得五种单糖标准液,浓度均为1mg/mL。水解多糖样品的制备 称取20mg硒多糖,溶解在5mL蒸馏水中,加入12mol/L的HCl 0.25mL,置于高压釜中,在121条件下水解4h,中和后稀释至10mL,离心。 展开系统及显色剂的配制 展开系统:分别把乙酸乙酯、吡啶、无水乙醇、水按8:1:1:2(V/V)的比例混合摇匀。显色剂的配制(苯胺-二苯胺-磷酸显色剂):2%二苯胺丙酮溶液:2%苯胺丙酮溶液:85%磷酸按5:5:1(V/V)的比例混合摇匀。点样 将葡萄糖、鼠李唐、木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的单糖标准液和处理过的样品液,7种液体按顺序分别点样在薄层板上。点样量约10L,分次滴加,使点样扩散后直径不超过2mm。点样过程中用吹风机使样品干燥。展开 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用配制的展开剂,采用倾斜上行法,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在展开剂中0.3-0.5cm,至展开剂距离薄层板的上端约1cm左右时取出自然风干。 显色 在除去溶剂后的薄层板上,均匀喷上显色剂,置于烘箱中显色,烘箱中加热显色温度一般选择85为宜,显色时间10min。Rf值的测定本实验的硅胶板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展层显色后,结果如下图2-1所示图2-1硅胶板薄层色谱(从左至右依次为葡萄糖、鼠李唐、木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水解多糖)表2-1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组分葡萄糖鼠李唐木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标准品样品Rf=0.70Rf=0.23Rf=0.34Rf=0.54Rf=0.86Rf=0.469从表2-1的Rf值表中可以看出,样品中出现的两个显色点的Rf值为0.860和0.469,跟半乳糖和甘露糖的Rf值一致,说明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单糖组分中包括半乳糖和甘露糖。2.2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1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的测定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自氧化,释放出O2-,生成有色的中间产物,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当有清除剂存在时,O2-被清除,从而阻止中间产物的积累,使邻苯三酚自氧化速率降低,表现为体系的吸光度降低,所以可通过比色法检测有色中间产物的含量,进而检验待测物质清除O2-的能力,因此入一定量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不同浓度的多糖液可对O2-产生不同的抑制作用,进而导致光吸收值的变化。配制50mmol/L Tris-HCl缓冲液(pH=8.2),3mmol/L的邻苯三酚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取浓度为50m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2)4.5mL,加蒸馏水4.2 mL,混匀后在25水浴保温20min,取出后立即加入样品2 mL,蒸馏水2.2 mL,25保温的、浓度为3mmol/L的邻苯三酚0.3 mL(以10mmol/L HCl配制,空白管中以10mmol/L HCl代替邻苯三酚溶液),迅速摇匀倒入比色杯,置于25恒温池中,在325nm下每隔30s测一次;测启动后4min内样品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的速率,记作V样,测空白样反应启动后4min内邻苯三酚自氧化的速率,记作V0。每测一个浓度配一次测样液,而且配完了就要马上测定,否则反应结束了就没法测速率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表明一些富含多酚类、黄酮类、皂贰类、翰质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成分的天然食物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经过多次实验,对比,优化,选择之后,选取浓度0.05,0.2,0.3,0.5,1,2,4,8mg/mL8个浓度的测定结果,经数据处理后得硒多糖与未硒化多糖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清除超氧自由基(O2-)清除率比较结果,如下图2-2所示。图2-2 硒化与未经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从图2-2可以看出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和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对超氧自由基都具有清除能力,且其清除率都随浓度的增加增强,在每一浓度下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都比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强;在低浓度,约1mg/mL之前,硒化多糖的清除率比未硒化多糖的清除率有上升的趋势,随后就慢慢接近平行。当多糖浓度达4mg/mL以上时,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超氧自由基(O2-)清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选定范围内,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率逐渐增加,最高为61.25%,相比硒化前的多糖在同样浓度下的清除率41.74%提高了19.51%,因此,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体外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强了。2.2.2 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采用Fenton体系,其原理是该物质在536nm处有吸收峰,FeSO4 与H2O2反应产生OH,以OH氧化水杨酸所得产物的吸光值表示OH的多少,吸光值越大,OH越多,如果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清除OH能力的物质,与水杨酸竞争OH,使有色物质生成量减少,在536nm处测各浓度的吸光度。配制5mmol/L 邻二氮菲溶液,13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5 mmol/L的FeSO4溶液,0.1%的H2O2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取5mmol/L 邻二氮菲溶液0.6mL,加入浓度为13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1 mL,混匀后加入浓度为5 mmol/L的FeSO4溶液0.6mL,充分混匀,加入样品液2 mL,0.1%的H2O2溶液0.4 mL,摇匀,37保温60min,把所有样品还有两个对照管(损伤管,按照上述操作,用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未损伤,用蒸馏水代替样品和H2O2溶液),最后以水补充至体积为5 mL,配制好后,用分光光度计仪器进行测定,在536nm处测定上述溶液的分光度,每测好一个就把数据记录下来。羟自由基(OH)是最活泼的自由基,也是毒性最大的自由基,经过多次实验,对比,优化,选择之后,选取浓度0.1,0.2,0.5,1,1.2,1.5,1.8,8mg/mL 8个浓度的测定结果,经数据处理后得硒多糖与未硒化多糖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清除羟自由基(OH)清除率比较结果,如下图2-3所示。图2-3 硒化与未经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 从图2-3可以看出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和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都具有清除能力,且其清除率都随浓度的增加增强,但是硒多糖的清除率始终大于未经硒化的多糖,且在低浓度,约2mg/mL之前,硒化多糖的清除率比未硒化多糖的清除率有上升的趋势,随后就慢慢接近平行,但始终要高与未硒化多糖的清除率。当多糖浓度达到1.2mg/mL以上时,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OH)清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选定范围内,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逐渐增加,最高为74.18%,相比硒化前的多糖在同样浓度下的清除率54.94%提高了19.24%,因此,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体外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强了。2.2.3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试剂盒测定。根据(T-AOC)测定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配置好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根据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的要求,进行实验。计算公式如下:总抗氧化能力=(ODU-ODC)N/0.0130CprotODU测定管吸光度值ODC对照管吸光度值N反应体积稀释倍数(反应液总体积/取样量)Cprot待测样本蛋白浓度(mg/mL)以总抗氧化能力为依据确定有规律变化的浓度范围为最适浓度范围。许多实验证明,硒多糖能显著提高老龄小鼠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活性,延缓小鼠的衰老速度,且其作用效果与硒多糖的服用剂量呈正相关经过多次实验,总抗氧化能力越高,说明多糖延缓衰老的效果越明显。经过多次实验,对比,优化,选择之后,选取浓度0.1,0.2,0.5,1,2, 5,10mg/mL 7个浓度的测定结果,经数据处理后得硒多糖与未硒化多糖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总抗氧化能力比较结果,如下图2-4所示。图2-4 硒化与未经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总抗氧化能力从图2-4可以看出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和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都具有清除能力,且其清除率都随浓度的增加增强,在浓度低于0.5mg/mL的情况下,硒化的多糖和未经硒化的多糖的总抗氧化活性基本持平,随着浓度的增加,特别在浓度大于0.5mg/mL后,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总抗氧化活性开始明显大于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且这种优势呈上升趋势。在多糖浓度大于2mg/mL之后,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和未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都比较强。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选定范围内,总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加,最高为9.7(U/L),相比硒化前的多糖在同样浓度下的总抗氧化能力7.4(U/L)提高了2.3(U/L),因此,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体外总抗氧化能力能力明显增强了。3讨论多糖类物质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因此对于水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和力;但是一般多糖的分子量相当大,其疏水性也随之增大;因此分子量较小,分支程度低的多糖类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加热情况下更溶液溶解;而分子量大,分支程度高的多糖类在水中溶解度低。多糖一般不溶于高浓度的有机溶剂。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小量样品(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g)的分离;另一方面若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将样品点成一条线,则可分离多达500mg的样品。因此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故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此外,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介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自由基清除剂,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能清除自由基O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O2-具有细胞毒性,可使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引起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能促使机体衰老。临床意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自由基清除剂,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能清除自由基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O2-具有细胞毒性,可使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膜,引起炎症,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可能促使机体衰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可以清除由活性氧和OH诱发的脂质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体内GSH-Px活性的检测采用DTNB显色法。 经过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那么我们可以开发出有效的功能产品,用于防癌抗癌、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感染、抗辐射等,对于医药的研制和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结 论乳酸菌胞外多糖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多糖溶液碘-碘化钾反应呈阴性,说明不含有淀粉多糖;多糖溶液的Molish反应呈阳性,说明乳酸菌胞外多糖可能是糖类物质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为半乳糖和甘露糖。通过硒化乳酸菌胞外多糖与未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在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比较,得出结论:经硒化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在多糖浓度为8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61.25%,相比硒化前的多糖在同样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41.74%提高了19.51%;而在多糖浓度为8mg/mL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从54.94%提高到74.18%,提高了19.24%;在多糖浓度为10mg/mL时,硒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为9.7(U/L),未经硒化的总抗氧化能力7.4(U/L),提高了2.3(U/L)。参考文献1 Dragomir S S.On Hadamards inequality for the convexmappings defined on a ball in the space and applicationsJ.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2000,3(2):177-187.2 王福利.经典Hadamard不等式的高维推广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36(9):370-373.3 DE VUYST L,DE VIN F,VANINGELGEM F,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Bio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of Hete-ropolysaccharidesfrom Lactic Acid Bacteria J.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1,11:687-707.4 Xia G,Xiang Z,Min S.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hellinus igniariu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80 (2010): 344349.5 旺达姆E J,De贝斯特S,斯泰因比歇尔A 生物高分子(第五卷)多糖I原核生物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23-514.6 Ruas MP,Hugenholtz J,Zoon P.An Overview of the Functionality of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L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