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篇(战国策)版本导航:统编九下第21课;语文八下第19课;苏教九下第18课。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丽。朝(zho)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第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层: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第层:邹忌分别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三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第层:徐公出场,邹忌自比反思,才发觉自己受到了蒙蔽。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啦。”第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第层: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第层:运用类比说理,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n)进;期(j)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不时有人偶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第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第层: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第层: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文章中心】本文生动地记述了邹忌向齐王进谏,以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只有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写作特点】设喻说理。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人物形象】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能根据个人经历明辨是非,不被谗言所蒙蔽,并能从中得出经验;讽谏方法得当,条理清晰。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行动果断,赏罚分明。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孰视之_同“_”,意思为:_2.古今异义(1)明日徐公来古义:_今义:今天的下一天(2)臣之妻私臣古义:_ 今义:属于个人的(3)今齐地方千里古义:_今义: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_今义:方位名词或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_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6)能谤讥于市朝古义:_ 今义:诽谤,恶意中伤古义:_ 今义:讥笑,讽刺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2)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脸,在句中的意思为:(3)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4.一词多义(1)朝: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2)谓:谓其妻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甚:君美甚王之蔽甚矣 (4)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5)下:乃下令受下赏(6)上: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苔痕上阶绿(陋室铭)5.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纳:谏:(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余:(3)窥镜 窥:(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5)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6)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信:复:(7)又弗如远甚 远:(8)暮寝而思之 思:(9)畏我也 畏:(10)欲有求于我也 欲:求:(11)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13)皆以美于徐公 皆:(1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15)王之蔽甚矣 蔽:(16)王曰:“善。” 善:(1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过:(18)时时而间进 间:(19)期年之后 期:(20)虽欲言,无可进者 言:进:(21)燕、赵、韩、魏闻之 闻:6. 文言虚词 而形貌昳丽 (1)而 而复问其妾曰 暮寝而思之(2)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3)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私我也 (4)吾与徐公孰美(5)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 (6)于 皆以美于徐公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皆以美于徐公 (8)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问之客曰 (9)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孰视之 由此观之 数月之后 (10)虽欲言,无可进者二、重点句子翻译1.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3.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4.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5.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6.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7.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三、文意理解(正确的打“”,有误的打“”)内容理解1. 第段把进谏的进程分为“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了齐王纳谏之后的不同情况及效果,表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 ()2. 齐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3. 第段“群臣吏民”向齐王进谏的方式依次是:当面指责、上书讽谏,在公共场所议论。()4. 本文用“门庭若市”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也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写作特色5. 这篇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第段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邹忌的精明能干和治国之才。()6. 本文以对话为主,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人物形象7. 齐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8. 邹忌是一个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不为奉承所蒙蔽、实事求是而且善于反思和自省的人。()拓展探究9. 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这启示我们: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金题演练一、文言文阅读。(10分)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明日徐公来以昭陛下平明之理B. 于是入朝见威王 乃入见C. 王之蔽甚矣 隐天蔽日D. 受上赏 影布石上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窥镜而自视 学而时习之B.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郡下 C.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鸣之不能通其意 D. 能谤讥于市朝 湮于沙上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妻、妾、客三者在回答邹忌与徐公谁美的问题上,虽然都是赞扬,但态度还是有所不同:妻的态度是热情的,妾和客的态度是畏怯的。B. 邹忌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认为“王之蔽甚矣”是由于宫廷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朝中大臣害怕齐王,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C. 文章第段写齐王纳谏之后,颁布政令,然后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写出纳谏之后取得的巨大成效,这表明他是个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君主。D. 邹忌在劝谏齐王时讲究策略,他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这种劝谏方式非常贴切,尽情尽理,收效明显。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文言文阅读。(10分)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谓其妻曰 太守谓谁B.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宜开张圣听C. 时时而间进 其间千二百里D. 皆朝于齐 朝晖夕阴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吾与徐公孰美 呼尔而与之B. 而形貌昳丽 曲肱而枕之C.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顺流下矣D. 燕、赵、韩、魏闻之此之谓大丈夫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这篇文章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标题中“讽”是“讽喻”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进行规劝。B. 第段写邹忌分别向妻、妾、客提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都给予赞美。但邹忌并没有因此自喜,而是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C. 第段写邹忌朝见齐王,并进行劝谏。他先以自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分别是“私臣”“有求于臣”“畏臣”。D. 邹忌采取委婉劝说的方式,达到劝说目的,这启示我们劝说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以对方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三、文言文阅读。(10分)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而复问其妾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 又弗如远甚 未能远谋C. 臣之妻私臣 不宜偏私 D. 闻寡人之耳者 陶后鲜有闻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客之美我者 蹴尔而与之B. 皆朝于齐太守与客来饮于此C. 王之蔽甚矣 可爱者甚蕃D. 上书谏寡人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如第段先由“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简要介绍邹忌的形貌,然后再详写比美,为下文做了充分的铺垫。B. 第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级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有效改善。C. 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D.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能够根据个人经历明辨是非,讽谏方法得当,条理清晰的人。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第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梳理一、1. 孰熟仔细2. (1)次日,第二天(2)偏爱(3)(土地)方圆(苏:古代称面积的用语)(4)君主左右近侍之臣(语:侍从)(5)指责(6)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语:指责别人的过失;苏:指责别人的过错)谏(苏:讽刺)3. (1)穿戴(2)当面(3)使听到4. (1)早晨朝廷朝见(2)对说说(3)很,极严重(4)美丽,漂亮认为美(苏:以为美)(5)下达,颁布下等(6)上等下级向上级奏报上面长到 5. (1)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语:用委婉的语言劝告;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接受规劝国君、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语: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苏:规劝) (2)长,这里指身高整数后不定的零数,可译为“多”(3)照(4)谁,哪一个(5)比得上(6)相信又 (7)指差距大(8)思考(9)害怕(10)想要请求(11)拜见(12)确实,实在(13)全,都(14)没有谁 (15)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语:受蒙蔽;苏:蒙蔽,这里指受蒙蔽)(16)好,指对所说的话表示赞同或称赞 (17)过错(18)间或、偶然(语:偶尔;苏:间或、偶尔)(19)满(一年)(20)说话,这里指进谏进谏(21)听说6. (1)表递进,而且表承接,可不译表修饰,可不译(2)怎么(3)表反问,可译为“呢”表陈述表判断(4)和(5)如好像(6)介词,引出对象,向和“是”连用,表顺承表比较,比介词,在表处所,到介词,在(7)以为,认为(8)于是,就(9)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我”与徐公谁美这件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徐公补足音节,无实义助词,表时间或方位的限制,无实义(10)即使二、1.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2. (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3. 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4.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5. 全国范围内(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6. 在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7.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三、1. 2. 【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可知,齐威王下令之后,刚开始很多人进谏,后来是偶尔进谏,一年之后是即使想进谏,但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故表述有误。3. 4. 5. 【解析】文章第段是从正面表现邹忌善于劝谏,体现了邹忌的精明能干和治国之才,题中“第段运用侧面描写”表述有误。6. 7. 8. 9. 金题演练一、1. (2分)B【解析】A项中“明”,前者意思是“第二”;后者意思是“清明”。B项中“见”意思都是“拜见”。C项中“蔽”,前者意思是“所受的蒙蔽”;后者意思是“遮蔽”。D项中“上”,前者意思是“上等”;后者意思是“上面”。2. (2分)D【解析】A项中“而”都是连词,前者表修饰,不译;后者表顺承,译为“然后”。B项中及”都是动词,前者译为“比得上”;后者译为“到”。C项中“之”,前者是结构助词,译为“的”;后者是音节助词,不译。D项中“于”都是介词,译为“在”。3. (2分)A【解析】“妾”的态度是“畏怯”,“客”的态度是“逢迎”。4. (1)(2分)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2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二、1. (2分)B【解析】A项中“谓”,前者意思是“对说”;后者意思是“为,是”。B项中“诚”意思都是“确实,实在”。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