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高考历史非课改单元测试2.doc_第1页
【珍藏】高考历史非课改单元测试2.doc_第2页
【珍藏】高考历史非课改单元测试2.doc_第3页
【珍藏】高考历史非课改单元测试2.doc_第4页
【珍藏】高考历史非课改单元测试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2) 原人教版 命题范围 中国古代史56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有史书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下列选项所提到的史实与史书中提到的“万岁”无关的是( ) A“陈桥兵变” B“烽火戏诸候” C“黄袍加身” D“杯酒释兵权”2北宋初期,为消除前代藩镇之痛,以分权促集权,分权中实现权力制衡。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 )将禁军的权力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k+s-5#u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 知州和通判相互牵制k+s-5#u A B C Dk+s-5#u 3王安石变法在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中,更加强化了科举考试的社会功能,讲求它的实用性。下列内容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专考律令 B专考诗赋 C专科经义 D专考时务策k+s-5#u 4北宋时期面临着全面的社会危机,下列选项没能正确反映的是 (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C冗官、冗兵、冗费 D辽、西夏的威胁k+s-5#u 5在宋代实行的军事改革中,训练方式明显相反的是 ( )A更戍法和将兵法 B“强干弱枝”和“三岁一易”C将兵法和保甲法 D府兵制和募兵制k+s-5#u 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也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k+s-5#u “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最后一个年号 词中的“胡虏”、“匈奴”暗指辽和西夏政权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收复失地的政治抱负 诗人林升讽喻了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生的腐朽思想A B C D7行省制度是元朝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许多行省,下列不属于的是 ( )A湖广行省 B山东行省 C江西行省 D辽阳行省k+s-5#u 8下列不是两宋时期发生的三次和议的相同点的是 ( )A都是先战后和 B 都是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C宋每年都送“岁币” D和议后都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k+s-5#u 9右图是在宁夏出土的用西夏文刻印的孙子兵法,关于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面的字体参照汉字隶书字体创制B上面的字体创制于西夏统治晚期 C反映了西夏印刷术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D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10“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翻天覆地。”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k+s-5#u 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11宋元时期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 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下列符合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史实的是 ( )四大发明进一步得到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k+s-5#u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比欧洲早了四个多世纪 k+s-5#u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并出现了管形火器“突火枪”A B C Dk+s-5#u 12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 A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博弈,是封建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课题 B丞相制度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形同虚设”k+s-5#u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k+s-5#u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13康熙巡游南京时,曾经去过明孝陵拜祭,并写下“治隆唐宋”御笔以歌颂朱元璋功绩。康熙帝此举的主要出发点是( )A借鉴明朝统治方式 B缓和满汉矛盾k+s-5#u C吸取明朝灭亡教训 D表达忏悔之意14康熙帝统治时期,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图示对这一关系呈现正确的是 (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中书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南书房A B C D15下图是故宫“军机处”,其景点上的文字说明描述道 :“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6马克思说:“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明清政府的做法( )A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一致 B与马克思的观点基本相反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与马克思的观点有本质的相似性17以下历史图片反映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是( )A汉委奴国王印 B步辇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准噶尔18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确实的时期。下列对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史实把握正确的有 ( )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都发生在乾隆时期 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清朝政府与民族分裂分子和外国侵略势力作了不懈地斗争 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为平定“三藩之乱”创造了条件A B C D19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城市有这样一幅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 )A玄奘西游 B张骞通西域 C郑和下西洋 D甘英出使大秦20右图是位于山东蓬莱的某民族英雄故居,在其故居里有副对联:“髫龄负奇气读书知节,壮岁驱寇倭报国靖边。”该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文天祥C郑成功 D戚继光21近些年来,西藏分裂势力和外国敌对势力不断进行分裂西藏、破坏中国统一的行径。如果让你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可以作为佐证的史实不包括 ( )A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B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属于元朝的宣政院辖地C明朝在西藏设立卫所,赐给印信D清朝对西藏宗教领袖进行册封,并设驻藏大臣22王夫之是明清时期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下列是其思想内容的有( )强调“经世致用” “气者,理之依也”、“天下惟器”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趋时更新” A B C D23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天朝上国的心态C自然经济影响 D君主专制制度24李约瑟认为,“李时珍达到了与伽利略、维萨垦的科学活动所隔绝(注:“所隔绝”即以伽利略、维萨垦为界限)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的最高水平。”(安德烈维萨里是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刨始人,是近代自然科学代表人物之一)反映了( )A 当时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依然落后于中国 B本草纲目在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自然科学是彼此隔绝的 D中国的封建专制束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下列著作体现“西学东渐”特点的有( )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26题9分,27题12分,28题7分,29题11分,30题11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了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 担任地方官多年,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敌革。 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曾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岳麓版)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类别目的措施理财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整军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取士选才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材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3分)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3分) (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3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彩淡雅的文化类型。材料二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在辽代,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为流传(西夏)已是任用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 均引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唐宋文化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8分) (2)两宋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呈现出何种差异?原因何在? (4分)解析:本题以唐宋文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背景则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角度来把握。第(2)问依然可参照第(1)问来作答。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 云仙散录卷5材料二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召能书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刻,每日五纸。 五代会要卷8材料三 庆历中有布衣毕弄,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患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元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梦溪笔谈卷18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使用的是什么印刷术?试结合材料一说明这种印刷术最晚产生于何时? (2分) (2)材料三中出现了什么印刷术?对比材料二说明其优点。(2分) (3)请概括列出材料三中的印刷过程,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分)解析:本题以印刷术的发展与进步为主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和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题主要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判断时间为唐初;第(2)题结合材料二可直接得出;第(3)题对材料叙述进行归纳和提炼即可得出。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 抉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材料三 明代徽州商人余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置义田以养族之不 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凭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 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自选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1分)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成功商人的优良品质。 (2分) (4)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2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2分)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温家宝在写给一住学者的信冲说,“我喜欢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行事要思万民之忧乐,立身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应谨记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 北京日报材料二 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爱享无穷”。 明夷待访录请回答: (1)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黄宗羲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分)解析: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之一。本题虽然从温家宝的信人手,但题目要求回答的是黄宗羲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背景、社会影响。因此,回答此题时要联系试题材料和教材所学知识。参考答案1B “烽火戏诸候”是和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有关系,此典故反映了他视国家大事如儿戏的心态,最终被犬戎所灭。其他的三个选项都和“万岁”宋太祖有关系。k+s-5#u 2C 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因此应直接排除,其它三个都符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k+s-5#u 3 D 专考“时务策”,说明王安石在对科举考试改革中,非常强调科举考试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关系,科举考试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增强。B说法直接错误,而A、C虽然属于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考试改革的内容,但是最能体现的。k+s-5#u 4B 藩镇割据问题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时得到了解决,所以不是北宋中期社会全面危机的表现。5A 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而更戍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因此从管理方式两者明显相反。k+s-5#u 6C 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的“胡虏”、“匈奴”暗指当时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当时的岳飞正在领导抗金,故应排除。7B 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因此在山东并没有设行省。k+s-5#u 8B 宋夏和议中,夏对宋称臣。9C 西夏文字是元昊统治时期参照汉字楷书字体创制的,排除A、两项B。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是西夏文印制的佛经,排除D。该印刷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夏的印刷水平,故C项正确。10B 该材料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朱熹思想和孔子思想的渊源。“高于孔子,长于先生”说明了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11A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朝,而不是宋元时期,故应该排除。12B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丞相上呈天子,下统百官,在相当长时期内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重要作用,绝非“形同虚设”。k+s-5#u 13B 康熙帝的这一做法是为了安抚汉族地主阶级,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满汉矛盾,更好的维护满洲贵族得统治。14B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手中,故选A。15D 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16B 明清政府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压制甚至摧残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与马克思的观点相反。k+s-5#u 17D A是古代中日关系,B、步辇图形象地记载了汉藏两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C、反映古代中俄关系,D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消除了西部边疆的分裂割据状况,加强了对西部边疆地区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全国的统一。平叛之后,废除了准噶尔游牧封建贵族所实行的农奴制统治,促进了西部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8B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是在元朝,平定 “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故应该排除。19C 注意对联中的人名:张班指的是张骞、班超,哥麦指的是哥伦布、麦哲伦。20D 注意对联中的关键信息“驱寇倭”。21A 在唐朝时期,唐政权和吐蕃政权(今西藏)是平行关系,那时吐蕃还没有正式归属中央政府,故不能作为佐证。k+s-5#u 22B 强调“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思想,故应该排除。23C题干反映出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A、B两项都是由C所决定的。D项与题目要求无直接关系。24B 李约瑟的话充分肯定了李时珍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已经兴起,在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故A、C两项错误,D与题干要求无关。25D 天工开物中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包括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农政全书中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二、非选择题26(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3分) (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3分)(学生无论答什么,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 即可) (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 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决内部纷争。(3分)27(1)特点:唐文化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气势雄壮;宋文化相对封闭、内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