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1 单元分析 单元课题名称 月亮颂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欣赏: ( 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 ( 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 单元教学目标 1.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 3.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 现的综合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 3.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2 / 24 情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 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 ( 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 ( 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拓 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 1.月亮颂单元围绕着 “ 月亮 ” 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 月亮 ”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教师可采用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 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 / 24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感人。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切分节奏和临时变 化 音 #4 的 演 唱 。 可 以 借 助 节 奏 的 对 比| 和固定音高的方法,先唱 #4(升4) ( 还原 4) 3 ;再过渡到 23#43 |的演唱加以解决。 4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是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 变奏 1 变奏 2 变奏 3 变 奏 4的曲式结构。这种曲式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变奏曲式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无限制,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 3.围绕着 “ 月亮 ” 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 “ 月亮 ”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4.启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重、难点 4 / 24 1.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 感,表现歌曲的意境。 2.辨别弦乐合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3.临时变化音 #4 的演唱。 教材分析 1.月儿高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全曲古朴动人,委婉缠绵,优雅华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音乐遗产。 全曲共分十二段: 海岛冰轮江楼望月海峤踌躇银蟾吐彩 风露满天素娥旖旎皓魄当空琼楼一片 银河横渡玉宇千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 2.歌曲月之故乡 歌曲月之故乡由彭邦桢作词,由刘庄、延生作曲,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 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韵辙是 “ 江阳 ” 韵,教学要点是:首先要求每一句的收声要到后鼻腔,并始终保持在同一个位置上;其次,声5 / 24 音要求连贯自然,字与字之间要在声母之间连接,过渡自然;再次,情感要真挚,体现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和祖国人民对宝岛早日回归的期盼。 3.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 20世纪 30年代。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如:二胡与乐队、弦乐四重奏等。乐曲由引子和六个段落构成。(引子 A+A1+A2+A3+A4+A5)它以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在全曲中进行了五次变奏和发展。这是我国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变奏体曲式结构。解放以来改编的二泉映月,一般都将原曲的六段谱缩减成四段谱。许多演奏家对乐曲也作了各自独特的处理和解释。如:张锐的柔美纯净,王国潼的浑厚苍劲,闵惠芬的哀怨深沉,姜建华的激昂悲愤,呈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二泉映月的主题音乐带有倾诉性的、令人沉思的,旋律则富于起伏变化,恰如海潮般的感情在奔腾。音乐主题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交替出现和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由忧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教师朗诵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月儿高片段) 6 / 24 2.教师提问:此首诗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学生回答:李白、月下独酌,诗人以明月、身影为伴,对月高歌,抒发的是作者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 明,琵琶独奏等。 3.师:古往今来 ,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骚客吟唱的对象。因为月亮倾注了无尽的情思,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提起月亮,胸中涌起无限期望。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月亮的赞歌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赞美月亮,一起学习第一单元月亮颂。 (出示月亮图片 ) 二、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 师:月亮,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月中有美丽的嫦娥,有古老的传说。(欣赏嫦娥奔月动画)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那份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与她相关的优美音乐作品。 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月亮的呢?刚才大家听到的背景音乐就是琵琶独奏曲月儿高的片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月儿高这首作品。 1.聆听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 1)在聆听中,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 2)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音色是怎样的? ( 3)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 7 / 24 2.学生回答问题: a.( 1)乐曲描绘了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 b.( 2)用舒展的旋律,清亮的音色,典雅的风格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月夜之中。 师可提示:这首乐曲的旋律是(舒展、紧张)?音色是怎 样的(明亮、暗淡)? ( 3)琵琶:是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组。 师补充:弹拨乐器琵琶常用的定弦法是 A、 d、 e、 a 低音区浑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 三、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1.最佳的赏月时间是哪一天?说一说这一天我们都要做什么? (八月十五,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 ) 2.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 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 “ 月夕 ” ,“ 八月节 ”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 “ 团圆节 ” 。 3.中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往8 / 24 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家人团聚。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月之故乡。 4.欣赏歌曲月之故乡后,让学生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月夜思乡、心系中华的共同情愫。) 5.发声练习:( 解决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切分节奏型和临时变化音的音准问题。) 1=c4/4 Liang(用此音作为发声练习,为了配合歌词的韵辙 “ 江阳 ” 韵。) Liang 1=c4/4 #4 3 |23#43 | Lulululululu 6.视唱乐谱。 (月之故乡歌曲学习 ) 7.填唱歌词。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哪些地方应做强弱处理? 感受乐曲的力度变化:当唱到 “ 看月亮,思故乡 ” 时,声音和感情要有 推进,而后的 “ 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 ,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9 / 24 渐轻,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 8.今年的春节,两只熊猫团团、圆圆在台北的动物园和宝岛台湾的同胞们一起过年。它们带着我们的期盼和思念,更带去了我们的祝福和挂牵。让我们用轻柔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作品。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大熊猫团团、圆圆的生活照) 四、欣赏二泉映月 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提到: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月亮见证了人间的悲 欢离合,人类对月亮也倾诉了无数的人生梦想。下面请欣赏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对月的感情流露。 1.播放二泉映月音乐主题,结合阿炳的身世,你从音乐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能说出痛苦、辛酸的心情。能力强的学生还说出音乐优美、朴实、时而也激动。 2.介绍民间音乐家阿炳。(二泉映月电影片段) 3.边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音乐边哼唱、记忆主题,注意主题有几个乐句?每句之间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听赏后,请学生稍加议论,共同归纳有三个乐句。各句之间以什么为划分标志?如何 正确判别?各句之间主要是音10 / 24 区逐渐向高发展,表现作者不安于现状,要斗争的激动心情。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 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5.初听二泉映月。 在主题 A 的基础上变奏五次。高潮部分在第四次变奏。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地抒发。 6.复听乐曲:主题每次变奏的主要音乐要素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聆听到每次变奏的音响变化? 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深化主题。 乐曲第一变奏变化大,它是将 a 句缩减, b 句保持不变,而将 c 句伸展变奏发展而成。而碎弓的演奏,隐含着凄楚之情。 乐曲第二变奏系 用 a 句微变, b 句不变, c 句变化发展而成。11 / 24 旋律中出现新的高点音。变宫音 “7” 的出现使旋律具有离调的性质,音乐情绪有所转折,表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乐曲第三变奏的 a 句变化不大。但 b 句中出现了长音 “2” ,这和前面乐段仅属一音之差,但乐思却迥异,可谓妙笔,它使音乐产生了疑问的语气。清角音 “4” 的出现,使音乐具有新的情调。这一乐段音乐色彩较为暗淡,或许是作者回忆起了过去的不幸。 乐曲第四变奏,旋律挺拔高昂,起伏动荡较大,随着速度的自然加快,情绪一步紧似一步。而用强力度小抖弓和顶点音奏出的旋律,推出了全曲的高潮, 音乐似冲天的巨浪,感情的潮水掀开了压抑的闸门奔泻而出。这是盲艺人积压多年的愤怒情绪的爆发。 第五变奏是以全曲最低音开始做为尾声,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旋律最后几拍,听来果敢雄健,这是作者性格和意志的表现。 7.变奏曲式。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比如:把主题材料称为传统月饼、变奏分别在传统月饼的基础上变化重复发展成五仁月饼、豆沙月饼、枣泥月饼等,学生会有很好的理解。 8.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视频片段,思考二胡独奏与弦乐合奏。 教师提示学生从音色、风格、表现手法上分析。总结二胡演12 / 24 奏音色质朴, 有民族风味。弦乐合奏音色丰满,音响敦厚。 五、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歌曲月之故乡,深刻体会到了游子们借 “ 月 ”思乡的真挚情感。只要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 “ 心 ” 歌唱,相信一定会字字带情、声声感人的。二泉映月被作为民族器乐曲中珍贵的遗产,它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乐曲后泪流满面地说: “ 此乐曲应跪下来听。 ”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真正优秀的民间音乐才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了解自己的音乐,喜欢自己的音乐并向世界宣传我们的音乐。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体会 歌曲中幽幽的思乡之情,培养歌唱能力。 2.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选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为歌曲配伴奏,发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3.欣赏花好月圆,了解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唱乐、吟诗、赏画实践活动,对 “ 月 ” 之情结作一次深刻体验。 2.用轻柔深情的音色演唱弯弯的月亮,较好表达歌曲意境。 13 / 24 3.体会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月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通过欣赏月夜和花好月圆,了解外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族管弦乐不同旋律的特点、表现方法以及风格特征。 教材分析 月夜是一首古典艺术歌曲,它体现了诗歌、旋律、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特征。舒曼在德国民间诗歌的原诗上,配上了朴素的音乐,歌曲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展开,全曲几乎仅用同一旋律不断反复,而且对照乐句 A 和对照乐句 B,乐句B 也可说是 A 的旋律的变形。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高潮,在渐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钢琴伴奏描摹月光的闪耀,手法很是写实的,具有独立表现意义。其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毫不显单调,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 花好月圆由黄贻钧作曲,彭修 文编曲,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这是一首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是 ABA 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 A 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 B 的主题先在扬琴和秦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由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乐曲由 G 调转入 c 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14 / 24 变化再现 A 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作品大意表现了圆月之 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 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中国。歌曲采用 bA大调,4/4 拍子,结构为单乐段分节歌形式,由两个乐句组成。这首歌曲旋律抒情流畅,节奏自由舒展。歌词动人,内涵丰富,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演唱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配合,用柔美圆润的音色,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1.月有阴晴圆缺,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月亮? (白玉盘般的圆月、弯弯像小船的弯月。 ) 有这样一首歌,歌 里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桥和童年的阿娇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弯弯的月亮。 2.欣赏弯弯的月亮动画。 3.请学生回答歌曲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幽幽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的追忆。 ) 4.欣赏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视频片段,学生小声哼唱。 ( 1)学生对作品很熟悉,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 2)讨论演唱方法。 (教师提示:圆润优美的嗓音,训练有素的气息控制,清晰15 / 24 含情的咬字吐字,良好内在的音高节奏感以及婉转自如的运腔和心灵真情的抒发,其歌声一定是甜美抒情 动人的。 ) 5.简介演唱者刘欢 (图片 )及词曲作者李海鹰(图片)。 6.学生以各种形式演唱、表演弯弯的月亮,并评选出表现最为出色的给与表扬。 二、欣赏月夜 同学们的歌声,悠扬动听。老师仿佛通过歌声,看到了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在眼前,还有月亮下面美丽的阿娇 外国歌曲作品中也有一首歌唱月亮的,让我们对比欣赏一下,看看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聆听艺术歌曲月夜。 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旋律流动平稳。独立的钢琴伴奏,展现了月夜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也表现了一个热爱故乡、思念故 国的人的心灵美。 2.复听月夜片段,体会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教师弹奏钢琴伴奏。) ( 1)两遍乐曲在伴奏上有何不同? (第一遍演奏简单的和声伴奏, 自己编配就可以 ;第二遍演奏歌曲原伴奏。原伴奏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表现范围。和弦的模棱两可的作用、意想不到的解决,打乱了我们对调性的感觉,突出了月光朦胧和神秘的意念。) 16 / 24 ( 2)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钢琴伴奏使乐曲更加丰富,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 ,使音乐丝毫不显单调,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舒曼把艺术歌曲曲调与钢琴伴奏结合得天衣无缝,使钢琴伴奏更能体贴入微,有时钢琴部分甚至超过歌唱部分。) 三、欣赏花好月圆 1.欣赏花好月圆,请同学听完后,说说这首作品描写的是什么场面,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 ? 2.教师结合乐曲,说出该作品的演奏形式,复习民族管弦乐队的构成。 (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它采取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的多种配合与组织。) 民族乐器分类代表性乐器 吹管乐器组笛子、唢呐、箫、埙等 拉弦乐器组二胡、高胡、板胡、 京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古筝、扬琴(击弦)等 打击乐器组锣、鼓、镲、响板、木鱼等 3.进一步思考:该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一种音乐风格?判断乐曲主题与表现内容。(作品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三段主题音频:花好月圆 A 主题、花17 / 24 好月圆 B 主题、花好月圆 A 主题) 主题 A 快速地加花变化再现主题段落,乐曲情绪热烈欢腾。 主题 B 音乐节奏欢畅、舒展,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 主题 A 舞蹈性的节奏型表现了人们尽情载歌载舞的场面。 四、唱乐、吟诗、赏画艺术实践活动(根据时间,学生回 答,也可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由探究。) 花好月圆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把我们带到一幅轻歌曼舞的音画里。在以 “ 月亮 ” 为主题的中外艺术作品中,有欢快的、含蓄的、抒情的、伤感的,它们是艺术家们 “ 借月感怀 ” 的心情写照。同学们可以说出哪些和月亮有关的民俗活动,说出、唱出哪些作品? 1.中秋活动:吃月饼,玩花灯,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片。 2.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月亮代表我的心月半弯月亮 惹的祸春江花月夜,凡高的月亮升起,课本上的松溪泛月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3.月亮里有音乐吗?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搭载 “ 嫦娥一号 ” 去探月啦? 18 / 24 回答:半个月亮爬上来 4.欣赏神州七号航天飞船的图片和宇航员杨利伟图片。 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任务,大家正沉浸在神七太空漫步的喜悦之中,航天人将继续载着国人的探月梦想,飞向太空。 5.如果有一天国人能 够成功实现探月的梦想,让我们准备几首和月亮有关的作品带到 “ 月宫 ” 。同学们,你们会推荐什么呢?也许 但老师盼望会有同学们的作品,也在其中。 五、课堂小结 月亮是爱与美的象征,因为月亮光照大地的时候,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特别是中秋夜圆圆的月儿,就是人们心目中团圆的象征。中秋佳节才会代代相传,绽放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望月赏乐,孤单的夜晚会变得温暖,音乐与心情可以一同分享。 单元分析 单元课题名称 说唱天地 单元教学内容 1.欣赏:京韵大鼓贺新春,学唱京 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2.欣赏: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19 / 24 叫,苏州评弹蝶恋花 答李淑一。 单元目标 1.了解说唱音乐基本分类,认识说唱艺术的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特征。 2.欣赏和学唱说唱艺术,逐步建立热爱中国说唱音乐的情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2.欣赏不同地区的说唱作品,初步感受说唱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1.重整河山待后生旋律跨度比较大,长音较多,注意引导学生的气息支持,并注意咬字吐字、 装饰音等。 2.从伴奏乐器、前奏间奏、唱腔结构和旋律音调等方面启发学生,初步认识并正确区分四种曲艺音乐。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第一节 教学目标 20 / 24 1.聆听贺新春,了解京韵大鼓的基本风格特点。 2.学唱、背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风格特点及基本的演唱技巧。 3.背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做到有感情地演唱,音准、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正确,气息控制到位,并背唱。 2.初步认识说唱艺术中语言与旋律 的紧密关系。 教材分析 贺新春是一首新创作的京韵大鼓曲目,通过新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面貌,表达了中华儿女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全曲高亢嘹亮,旋律起伏大,在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风格的同时,又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 20世纪 80年代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为了表现抗战时期我国北方京津地区人民悲壮激愤的情绪,旋律选取了京韵大鼓的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并由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演唱,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的风格特点。歌曲音域跨度近 2 个 8 度,运用七声音阶G 宫调式写成。 全曲共分两个段落,第一段由 “ 千里刀光影 ” 到 “ 花香之地无和平 ” 。开头以高音区的平稳唱出 “ 千里 ” 两字,随之用四度跳进跃上 “ 刀 ” 字,又接以连续的高音下行级进唱出21 / 24 “ 刀光影 ” ,曲调高亢,具有悲壮激烈的情绪特点。接着,以连续下行级进为特点唱出 “ 仇恨 ” 两字,突出悲剧色彩。到 “ 月圆之夜人不归 ” 时,以拉宽节奏、扩展句式篇幅和往低音区回旋等手法展开旋律,使音乐的悲剧气氛得以加强。第四句在 “ 花香之地无和平 ” 的 “ 和平 ” 两字上,用大起大落的旋律反衬出战争所带来的动乱和人们内心的不安。 第二段头两句 “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 ,用低回 委婉的旋律来渲染骨肉情谊和赤子之心。到 “ 为雪国耻 ” 时再次触及高音区,尤其高音 fa 的出现更具悲壮色彩,后半句 “ 身先去 ” 又以拖腔往重低音区回旋,为第四句做了铺垫。最后一句,在高八度 mi音上开始,然后攀上全曲最高音 sol,以富有气势的旋律唱出 “ 重整河山待后生 ” ,充满信心和力量,满怀着对未来的希望。 在全曲旋律进行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旋律音调与北方方言声调紧密吻合,所谓讲求 “ 字正腔圆 ” 。为了做到唱腔旋律与方言声调相符合,使唱词的字音纯 “ 正 ” ,在许多字的前面加上了装饰音,如: “ 影、恨、夜、地、耻、去 ” 等。 教学过 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 1.导入 老师提问:大家都听过说唱音乐吗? 学生回答设定:学生应该都听过目前流行的说唱音乐,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歌手周杰伦、王力宏、陶喆等演唱的说唱歌22 / 24 曲。 老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说唱音乐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设定:说和唱结合(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当场表演一个歌曲片段)。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其实在我国很早就已经有了这种说唱结合的音乐,可谓是历史悠久。而且发展到现在,我国说唱音乐的种类已经达到了 200多种,根据风格特点大致可分为说唱音乐八大类。 这个单 元,同学们就要通过这几首说唱作品的欣赏和学唱来学习说唱音乐的基本特点。 2.新课学习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商PCN控制指南
- 知识题库-水泥干法生产工艺基本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生产支持管理办法解读
- 营造安全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 第三节分子的对称性与点群
- 皮肤擦伤诊疗与护理教学
- UI界面设计课件
- 现代医院护理技能体系与岗位职责
- 日本老年护理技术
- 实义动词趣味解析
- 2025规范家居装修协议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
- 2025年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数学好玩 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活着》读书分享优秀课件
- 微型桩施工方案
- 《一站到底》答题库大全之一(共800题)
- 管理学原理英文版版教学课件第10章
- 石油天然气建设公司HSE费用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及会计核算办法
- MAU控制逻辑检讨
- AB股有限公司章程律师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