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美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奇思妙想》word教案-(2).doc_第1页
2019人美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奇思妙想》word教案-(2).doc_第2页
2019人美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奇思妙想》word教案-(2).doc_第3页
2019人美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奇思妙想》word教案-(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版】2019人美小学美术五下第8课奇思妙想word教案 (2)一、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2、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组合。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色勾线笔、素描纸等。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上课的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 1、教师板画一个圆形。师:这是什么?生:圆形。师:除了是圆形,还能是什么?生:乒乓球、篮球、水珠教师再进行添画变化成地球。师:现在变成了地球。2、学生试着练习,教师评价:你们都是很棒的艺术家。(著名画家毕加索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3、教师再进行添画。(给地球披件外衣,添画些云朵、山脉等背景。)师:老师为什么这样画?生:保护地球。师:讲得很好!教师小结:在生活中其实也不是老师一个人这样想,这样画,其实很多画家也这样想,这样画,不信,你看投影。 4、课件出示:比利牛斯山之城。 教师简介作品和作者。(作者:玛格里特,国家:比利时。)提问:你们看到这幅作品后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你的想法解释这幅画吗?一块巨石漂浮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越大海,这是一幕多么神奇的景观!艺术家以超越常规的方式进行构思,把生活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事物梦幻般地组织在画面上,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奇思妙想,极大地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5、揭示课题:奇思妙想。(三)、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还有一些画家也有着这样的奇思妙想。 2、欣赏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提问: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学生欣赏、分析,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作于1931年的油画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3、欣赏埃舍尔的作品瀑布 瀑布是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一幅名画,也被人称为最为非凡的又不可能实现的建筑作品。有趣的是当你看这幅画中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时,找不出任何错误,但是将这幅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水是在一个平面上流动的,却又明明从一层流到三层形成瀑布再从三层降落的。这幅画的奇特处在于挑战视觉,造成视觉错误,所以埃舍尔又被称谓“错觉大师”。4、继续欣赏、分析达利、埃舍尔、后现代奇幻画:吉斯凯尤科等的作品。 5、你能总结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吗?教师拿出一些毫无关系的物品,提问:你们看看这些物品之间相互有联系吗?观察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小组讨论:从中选择你喜欢的物品,想一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 (四)、尝试表现我们怎样才能将生活中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用品用超越常规的方式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呢?1、欣赏学生作品:你觉得哪些作品想像力丰富,组合得让你觉得巧妙、有趣? 2、线描的绘画表现方式: (1)注意黑白对比。 (2)注意疏密变化。 注意组合的相互间的创意程度,充分发挥奇思妙想。 (五)、大胆创作 1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展开你的奇思妙想,一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就会诞生在你笔下。 2出示图片并播放音乐(媒体演示),学生创作,教师作巡回指导。(六)、作品展示 1举行“奇思妙想”作品展。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七)、拓展学习 欣赏达利、埃舍尔、吉斯凯尤科的作品及其它一些电脑合成等有趣的作品。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是()A绿洲荒漠交界带B水土流失严重区C地质灾害易发区 D高寒带生态系统解析:选D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2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 B乱垦滥伐C过度放牧 D破坏植被解析:选A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 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4.A第3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七月 B四月C七月 D十一月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5.A6.C7.D第5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