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doc_第1页
2020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doc_第2页
2020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doc_第3页
2020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doc_第4页
2020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II) 【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名句默写(6分,每格1分) 1、(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过渡句是:“ , 。”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 。”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3)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 , 。” 二、基础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5分)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漫溯(su) 百舸() 慰藉(ji) 强人所难(qin)B谤讥(bn) 寥廓(lio) 胆怯(qi) 浪遏飞舟()C忸怩(n) 丰腴(y) 戛然而止() 有恃无恐(sh)D青荇(xn) 长篙(ho) 挟持(xi) 怒发冲冠(un)3、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潜底 D榆阴 摸索 愁怅 天纶之乐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使使以闻大王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拔剑撞而破之5、下面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C若属皆且为所虏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3分)A失其所与,不知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此亡秦之续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7-10题(1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厌之有 厌:讨厌B若不阙秦 阙:使削弱C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8、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晋侯”“秦伯”中的“侯”“伯”都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B.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C. “行李”文中的意思是“出使的人”;今天的意思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传”是文体标志,即传记,与“志”“记”意思相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10、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5分)译文: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译文:_四、诗歌鉴赏(11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分)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A.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B. 颔联承上文“千山”,是写山。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C. 颈联承上文“万水”,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给客观景物涂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D. 尾联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三军”是指海陆空军。E.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2)、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找出两种作简要赏析。(6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节选自记念刘和珍君)(1)、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3分)A. “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B. “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C. “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D. “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尸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2)、和文中“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句意思差不多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微笑的和蔼的旧影”等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目的是什么?(4分)答: (3)、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有“赞颂说”,有“反语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5分)答: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静沈从文女孩子岳珉年纪约十四岁左右,有一张营养不良的小小白脸,穿着新上身不久长可齐膝的蓝布袍子,正在后楼屋顶晒台上,与北生倚在朽烂发霉摇摇欲堕的栏杆旁,数天上的大小风筝。晒楼后面是一道小河,河水又清又软,很温柔的流着。河对面有一块碧绿的大坪,上面还绣得有各样颜色的花朵。大坪远处,可以看到好些菜园同一个小庙。菜园篱笆旁的桃花,同庵堂里几株桃花,正开得十分热闹。 日头十分温暖,景象极其沉静,两个人一句话不说,望着远处。小孩子快乐得如痴,女孩子似乎想到很远的一些别的东西。 他们是逃难来的,这地方并不是家乡,也不是所要到的地方。母亲,大嫂,姐姐,姐姐的儿子北生,小丫头翠云。一群人中,就只五岁大的北生是男子。他们要去的地方被围困了,过上海或过南京的船车全已不能开行。 他们不能前行但又不能再回去,因此照妈妈的主张,就找寻了这样一间屋子权且居住下来,打发随来的兵士过宜昌,去信给北京同上海,等候各方面的回信。爸爸是一个军部的军事代表。大哥也是个军官。 母亲原是一个多病的人,到此一月来各处还无回信,路费剩下来的已有限得很,身体原来就很坏,加之路上又十分辛苦,自然就更坏了。想着母亲的病和一直没有消息的爸爸,岳珉的眼神落在了外面的河上。河中有一只渡船,懒懒的搁在滩上。常常半天还不见一个人过渡。守渡船的人,这时正躺在大坪中大石块上睡觉。那船在太阳下,灰白憔悴,也如十分无聊十分倦怠的样子,浮在水面上,慢慢的在微风里滑动。 “为什么这样清静?”女孩岳珉心里想着。这时节,对河远处却正有制船工人,用钉锤敲打船舷,发出砰砰庞庞的声音。还有卖针线飘乡的人,在对河小村镇上,摇动小鼓的声音。声音不断的在空气中荡漾,正因为这些声音,却反而使人觉得更加分外寂静。 岳珉到房里去时,看到躺在床上的母亲,静静的如一个死人,很柔弱很安静的呼吸着,又瘦又狭的脸上,为一种疲劳忧愁所笼罩。母亲像是已醒过一会儿了,一听到有人在房中走路,就睁开了眼睛。 岳珉望到母亲日益消瘦下去的脸,同那个小小的鼻子,女孩岳珉说:“妈,妈,天气好极了,晒楼上望到对河那小庵堂里桃花,今天已全开了。” 病人不说什么,微微的笑着。 “你咳嗽不好一点吗?” “好了好了,不要紧的,人不吃亏。早上吃鱼,喉头稍稍有点火,不要紧的。” 这样问答着,女孩便想走过去,看看枕边那个小小痰盂。 病人忙说:“珉珉你站着莫动,我看看,这个月你又长高了!” 女孩岳珉害羞似的笑着,“我不象竹子罢,妈妈。我担心得很,人太高了,要笑人的!” 静了一会。母亲记起什么了。 “珉珉我作了个好梦,梦到我们已经上了船,三等舱里人挤得不成样子。” 其实这梦还是病人捏造的,因为记忆力乱乱的,故第二次又来说着。 女孩岳珉望到母亲同蜡做成一样的小脸,就勉强笑着,“我昨晚当真梦到大船。今早上喜鹊叫了半天,我们算算看,今天爸爸会不会有信来。” “今天不来明天应来了!” 两人故意这样乐观的说着,互相哄着对面那一个人,口上虽那么说着,女孩岳珉心里却那么想着:“妈妈的病怎么办?” 病人自己也心里想着:“这样病下去真糟。” 姐姐同嫂嫂,从城北回来了,两人正在天井里悄悄的说着话。病人在房里咳嗽不止,姐姐同大嫂便进去了。女孩岳珉在天井中看了一会日影,走到病人房门口望望。只见到大嫂正在裁纸,大姐坐在床边,想检察那小痰盂,母亲先是不允许,用手拦阻,后来大姐仍然见到了,只是摇头。女孩岳珉不知为什么,心里尽是酸酸的,站在天井里,同谁生气似的,红了眼睛,咬着嘴唇。她上了晒楼,仍然在栏杆边傍着,眺望到一切远处近处,心里慢慢的就平静了。这时听到隔壁有人拍门,有人互相问答说话。女孩岳珉心里很希奇的想到:“谁在问谁?莫非爸爸同哥哥来了,在门前问门牌号数罢?”这样想到,心便骤然跳跃起来,忙匆匆的走到二门边去,只等候有什么人拍门拉铃子,就一定是远处来的人了。 可是,过一会儿,一切又都寂静了。 女孩岳珉便不知所谓的微微的笑着。日影斜斜的,把屋角同晒楼柱头的影子,映到天井角上,恰恰如另外一个地方,竖立在她们所等候的那个爸爸坟上一面纸制的旗帜。 一九三二年三月作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天上的风筝和小河周围的景色共同表现出盎然的春意,这与小说内在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B.作者对渡船和守船人的描写意在表现河上环境的安静,岳珉也受到这种景象的感染,心绪平静。C.之所以不让大姐和岳珉看痰盂 ,主要是因为母亲深陷自己沉重病情带来的痛苦和焦虑之中。D.岳珉听到隔壁有人说话时后的心理和动作,表现他急切盼望父亲和哥哥回来的心情。(2)、小说末尾写到,这里的影子恰如爸爸坟上的旗帜,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以“静”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六、语言表达(共12分)14、下列四组汉字中全是形声字且结构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钢休傍B邻灶飘C裹闷阀D怒案墓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A根据调查显示,今年的红包大战在参与人群的结构上显现出新的特征:最爱发红包的居然不是一、二线城市,而是三线城市。络红包在地域上,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蔓延。B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C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的坚决反对。D会议指出,要全力推动地籍管理和不动产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发新停旧”。16、下面的短语可以组成两幅七字对联,一为新春对联,一为教师办公室对联,请选取其中一幅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二选一即可)。 (3分)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上联_下联_17、某图书馆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书籍数字化服务,可以帮读者把纸质图书扫描并制成电子书。请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以下图示,向前来咨询的读者说明整个服务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得体、简明、连贯。(3分)答:_ _七、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融”有融化、融合、融洽等之意,冰雪化作春水是“融”,人际关系和谐是“融”,文化交流、思想沟通是“融”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认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xx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名句默写(6分,每格1分)(1)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 基础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5分)2、B。漫溯(s) 忸怩(n)戛(Ji)然而止 青荇(xng) 3、A。慷概(慨) 岐(歧)视 草霉(莓) 奥(懊)丧 追朔(溯)鱼翔潜(浅)底 愁(惆)怅 天纶(伦)之乐4、答案:B。B项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5、答案:B。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6、答案:D。A项,“知”通“智”;B项,“振”通“震”;C项,“蚤”通“早”。7、答案:A。解析:A项,厌,满足。8、答案:D。左传中的“传”不同于“志”“记”,是解说经义的文字。9、答案:C。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10、答案:(1)、越过其他的国家把远方的国家作为自己的边邑,你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亡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实力雄厚了,你的实力就相对削弱了。(“鄙”“远”“陪”各1分,语句通顺2分)(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以为”“东道主”“共”各1分,语句通顺2分)11、(1)、BD(5分)(2)、对比(反衬):首联中 “远征难”与 “只等闲”构成强烈的对比反衬;颈联中“云崖暖”与“铁索寒”对比。突出了红军将士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强调了红军将士坚定的革命信念。比喻:颔联中把险峻绵延的五岭比作“细浪”,把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比喻成“泥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红军将士蔑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夸张:颔联中“逶迤”、“磅礴”极言其高大绵亘;“细浪”、“泥丸”极言其细小。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试题解析: 1、B项“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错,应是“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D项“三军是指海陆空军”错,红军当时还没有自己的海军和空军,“三军”在本诗中是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2、答案必须结合诗歌作具体分析,不能只有观点。12、(1)D。(3分)(2)答案:说明刘和珍是一个和蔼、善良的青年(2分),以刘和珍的和蔼善良反衬出反动派凶残的虐杀(2分)。(3)答案:“赞颂”。“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赞颂刘和珍君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反语”。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协调一致。解析:理解这句话,必须联系上下文乃至全文的思想主旨来理解。两种说法其实都有道理。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赞美刘和珍等革命青年,揭露段祺瑞政府的暴行,在这一点上两者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13、试题答案: (1)D(3分)试题解析: A 、“这与小说内在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错;B、“岳珉也受到这种景象的感染,心绪平静。”错;C、“主要是因为母亲深陷自己沉重病情带来的痛苦和焦虑之中。”错。(2)揭示了故事的结局。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岳珉等人等不到他的消息。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父亲的死与残酷的现实与急切的期待形成强烈对比,由此表明岳珉等人的等待是徒劳的。(答出第一点3分,答出第二点6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3)“静”是小说描写的环境特征和营造的整体氛围。“静”是身处乱世、遭遇不幸的小说中的人物的言行特征。“静”是小说的情节特征,小说情节平淡,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静”构成小说的艺术张力,表现小说的悲剧主题。在寂静的氛围、平淡的情节和娴静的言行下,隐藏着时局的动荡、人物命运的艰难、人物内心的焦虑期盼等不安静因素。(每点2分,前三点任答两点,第四点必答。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六、语言表达(共12分)14、答案: D解析: 均为上声下形的形声字。A中“休”为会意字,其余的为右声左形的形声字;B中“灶”为会意字,其他均为左声右形的形声字;C中“闷”为外声内形的形声字,其他均为内声外形的形声字。15、答案:B试题解析: A项句式杂糅“根据调查”或者“调查显示”。C项,结构混乱,“原因”和“是因为”句式杂糅;D项, 成分残缺,应在全面完成“发新停旧”后面加上“的任务”。16、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把握情况。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对联讲究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上下句字不能重复或词义不能重复。结构上要构成对仗关系,音韵上应讲究仄起平收。答题时结合对联的特点及考题的题干要求,选取和“新春”“教师办公室”内容相关的词语组合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