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细胞工程2.2动物细胞工程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案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学习目标1.归纳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2.归纳通过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过程及应用前景。方式一2003年,四川少年小林点燃鞭炮,导致面部、四肢被严重烧伤并感染。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小林的爸爸、妈妈向医生恳求“割皮救儿”,烧伤整形科主任魏平最终同意进行这场罕见的亲体皮肤移植手术。为了全覆盖孩子身体上被深度烧伤并发生感染的创面,医生把取自父子俩的皮肤全部剪成指甲盖大小的皮块,儿子和爸爸的皮肤相隔相嵌,估计父亲的皮肤至少能在其儿子身上存活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给儿子自身皮肤的生长带来了生机,孩子的痊愈指日可待。思考:1小林在皮肤烧伤之后,很容易得病,为什么?2选取植皮时,理论上选择谁的皮肤最好?为什么?3自身的健康皮肤是有限的,能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自身的皮肤?方式二古代神话里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1978年,美国科幻小说家罗维克(D.Rorvick)写了一本名叫克隆人(The Cloning of a man)的书,内容是一位富商将自己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一枚去核卵中,然后将其在体外卵裂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经过足月的怀孕,最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一个克隆人。现在,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克隆技术呢?一、动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的培养1动物细胞工程基础技术手段应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1)深入探索并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2)大量培养细胞;(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2.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2)过程动物组织块或器官单个细胞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3)相关概念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贴附在瓶壁上。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4)培养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并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5)应用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应用于基因工程:动物细胞是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受体细胞。应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判断某种物质的毒性。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如用于筛选抗癌药物等。归纳总结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几个要点(1)选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材料的原因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动物细胞培养时,一般选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其细胞的分化程度较低,增殖能力强,有丝分裂旺盛,容易培养。(2)将动物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的原因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容易培养,细胞所需的营养容易供应,其代谢废物容易排出。同时,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可使得在细胞水平操作的其他技术得以实现。(3)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的区别原代培养:是细胞悬液第一次在瓶中培养,即在没有分瓶培养之前的细胞培养。传代培养:是在细胞悬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瓶再进行的细胞培养。(4)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细胞株:传代培养的细胞能传到1050代,这样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细胞系:传代培养的细胞在传到50代后,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获得不死性,这种具有癌变特点的细胞称为细胞系。2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学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培养基性质固体液体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水、血清、血浆等培养结果新的植株或组织大量新细胞或细胞产物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制作人工种子生产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检测有毒物质;生理、病理、药理研究培养条件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取材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培养对象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散的单个细胞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特点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芽只分裂不分化;贴壁生长;接触抑制例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B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C癌细胞在培养瓶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D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需要使用CO2培养箱答案B解析由原代培养换瓶进行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A项正确;细胞的癌变一般发生于50代后的细胞培养过程中,B项错误;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失去了接触抑制,容易分散和转移,C项正确;动物细胞培养的场所是CO2培养箱,培养箱内含有95%的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为动物细胞提供适宜的气体环境,D项正确。例2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A培养基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不同,动物细胞培养一般用液体培养基,而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中还要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A项正确。特别提醒有关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三点提醒(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没有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2)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新个体,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只能得到细胞,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3)两种技术手段培养过程中都进行有丝分裂,不涉及减数分裂,都可称为克隆。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1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2分类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其中胚胎细胞核移植较易成功。3过程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应用前景畜牧业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保护濒危物种增加动物的存活数量医药卫生领域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医用蛋白治疗人类疾病转基因克隆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存在问题(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率非常低;(2)克隆动物存在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3)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争议归纳总结1细胞核移植的原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是细胞核的全能性,而不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因为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不能经培养直接发育成完整个体,所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能够得到克隆动物,说明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2供体和受体的选择(1)供体: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因为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保证了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2)受体:选择M期的卵母细胞,其原因是: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内存在激发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卵母细胞体积大,便于操作。卵母细胞内卵黄多,营养物质丰富。3克隆动物的遗传特点克隆动物的亲本有三个,即体细胞核供体、卵母细胞细胞质供体和代孕母体。(1)克隆动物细胞核基因来自于体细胞核供体,因此,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体细胞核供体基本相同。(2)克隆动物的细胞质基因来自于卵母细胞,因此,克隆动物的性状与卵母细胞供体部分相同。(3)代孕母体没有为克隆动物提供遗传物质,因此,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代孕母体没有直接关系。例3(2017广东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把成年三倍体鲫鱼的肾脏细胞核移植到二倍体鲫鱼的去核卵母细胞内,培养并获得的克隆鱼是()A是二倍体B是有性生殖的产物C高度不育D性状与三倍体鲫鱼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克隆鱼的核遗传物质都来自三倍体鲫鱼,因此克隆鱼属于三倍体;克隆鱼的产生主要采用了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的产物;该克隆鱼是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染色体联会时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所以高度不育;该克隆鱼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三倍体鲫鱼,而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二倍体鲫鱼,因此其性状与三倍体鲫鱼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例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个体2为克隆动物,c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B动物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b细胞的母体完全不同C产生动物个体2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De细胞为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答案A解析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提供细胞核的是高度分化的体细胞,A项正确;考虑细胞质基因,应该是“有相同之处”,B项错误;动物的克隆实际上是无性生殖过程,C项错误;e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并没有完全完成减数分裂,D项错误。拓展提升判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两种方法(1)从概念上判断:有性生殖是指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而成的合子或有性配子直接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2)从培养细胞的种类上判断:组织培养中培养的不是体细胞而是有性配子或合子时,才属于有性生殖;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核移植都属于无性生殖。1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融合C动物组织培养 D胚胎细胞核移植答案A2(2017广东深圳高三模拟)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头野驴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驴个体的方法中能够成功的是()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可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一个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答案C解析由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目前动物细胞通过细胞培养或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还不能培养成动物个体;将野驴的一个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的是带有野驴基因的家驴;野驴的体细胞核中具有发育成野驴的全部基因,因此通过核移植技术,可使野驴“复生”。3(2015天津,6改编)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D三亲婴儿的培育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答案C解析三亲婴儿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A项正确;三亲婴儿的细胞核基因(染色体)来自母亲和父亲,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细胞核基因)不传给该婴儿,B项正确,C项错误;三亲婴儿的培育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D项正确。4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感染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D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促进优良种畜的繁育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是多方面的,许多重要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都可借助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也可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进行自身皮肤移植;还可加快优良种畜繁育;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实现的。5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如果要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可以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进行细胞培养之前,要对取自转基因奶牛的组织细胞进行分离,形成单个细胞,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_酶处理。(2)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3)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细胞增殖的方式是_,此外,细胞增殖还表现出_和接触抑制等特点。(4)将进行培养的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的目的是_。(5)将重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成的重组胚胎移入受体母牛后,该母牛就会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物质相同的犊牛,但也不是100%的复制,原因最可能是_。答案(1)胰蛋白(或胶原蛋白)(2)该种细胞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3)有丝分裂贴壁生长(4)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5)生物的性状受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解析(1)实践中常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细胞使其分散开来。(2)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适于作核移植的供体细胞。(3)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同时表现出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现象。(4)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的目的是使克隆出的动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供体细胞。(5)生物的性状是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生物的性状还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克隆动物不可能是供体奶牛100%的复制品。 对点训练题组一动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的培养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顺序是()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形成分散的细胞悬液A BC D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顺序为:选取幼龄动物个体的体细胞或早期胚胎组织作培养材料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制备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2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最好选用的培养材料是()A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B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C动物的受精卵细胞D健康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体细胞答案D解析健康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体细胞分裂能力强,而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分裂能力差,一般不用。3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条件有()无毒的环境无菌的环境培养液中需加血浆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需要O2加CO2维持培养液的pHA BC D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体外培养要求环境无菌、无毒,在细胞培养液中需添加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培养温度一般与动物体温相近。动物细胞培养还需要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可维持培养液的pH。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检测某种物质的毒性B可通过培养各种病变细胞,用于药理等方面的研究C可通过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病毒疫苗、干扰素等D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可构建人造皮肤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没有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题组二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可以用任何细胞作为受体细胞B目前科学家可以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D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50代以内的细胞答案C解析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常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不能经过培养获得动物个体;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是10代以内的细胞;克隆动物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供体细胞,其性别与提供细胞核的动物一致,因此可有选择地克隆某一性别的家畜。6核移植的受体细胞是M期卵母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M期卵母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BM期卵母细胞体积比较大,操作起来相对容易C可以把供体细胞直接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DM期卵母细胞对克隆动物的遗传特性没有任何影响答案D解析直接把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也是可以的,并且这样可以减少对细胞核的损伤,更有利于重组细胞的分裂;M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也会对克隆动物的遗传特性产生影响。7下列有关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多种动物中获得了成功,成功率非常高B克隆技术的各个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改进C大多数克隆动物还存在一些遗传和生理缺陷类的健康问题D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仍然存在争议答案A解析由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成功率并不高,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8下图是某克隆羊的培育过程模式图,则与获得该克隆羊接近的生殖方式和其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主要性激素分别是()A无性生殖;雄性激素 B无性生殖;雌性激素C有性生殖;雄性激素 D有性生殖;雌性激素答案A解析克隆羊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由于此过程是雄性羊供核,故得到的克隆羊为雄性,所分泌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综合强化9有关动、植物体细胞的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需用液体培养基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动、植物体细胞的离体培养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动物的体细胞离体培养用液体培养基,需要用CO2培养箱,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的体细胞离体培养一般用固体培养基,不需要用CO2培养箱,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10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进行细胞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C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在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答案B解析在利用肝组织块制备细胞悬液时,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分解细胞间的蛋白质,得到单个细胞;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为了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的污染,要求对培养液进行消毒、灭菌,也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合成培养基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11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基与植物细胞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动物细胞培养可发生遗传物质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如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需加入血清,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则不需加入血清;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在无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可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物体,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最终不能被培养成新的个体,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12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如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不能从该图获得的结论是()A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较大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对癌细胞来说,相同的培养时间内,培养基中有无血清,其细胞数目相差不大,说明培养基中有无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对正常细胞来说,在相同的培养时间内,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没有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数目,说明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的培养影响较大;在相同条件和相同的培养时间内,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数目差距较大,正常细胞达到一定的数目后不再增加,而癌细胞却能不断增加。13如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容器A中放置的是动物器官或组织,它一般取自_。(2)容器A中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进行的处理是_,然后用_酶处理,这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这样做的目的是_。(3)培养先在B瓶中进行,瓶中的培养基成分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_等,细胞增殖产生的新细胞会表现出_生长现象。当细胞分裂生长相互接触时,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称为_现象。需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分瓶继续培养,称为_。(4)细胞在C瓶培养,出现极少数细胞无限繁殖,其原因是_。答案(1)胚胎或幼龄动物(2)剪碎胰蛋白(或胶原蛋白)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3)动物血清贴壁接触抑制传代培养(4)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带有癌变特点解析(1)胚胎或幼龄动物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培养后可获得较多细胞。(2)为了增加细胞与培养液的接触,应使细胞分散开来,可先用物理方法剪碎,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3)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良好的天然营养物质;在培养过程中细胞会有接触抑制现象,需用胰蛋白酶处理,使之分散开,以便与培养液充分接触;若再分瓶培养则为传代培养。(4)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可能发生变异而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即具有无限增殖能力。14(2016全国甲,40节选)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过程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_的方法。(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4)与克隆羊“多利”培养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答案(1)XX或XY显微操作(去核法)(2)遗传物质(3)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4)已经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解析(1)提供体细胞的供体可能为雌性,也可能为雄性,因此图中A(正常细胞核)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或XY。常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来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2)取供体动物的体细胞培养,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因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